首頁 現(xiàn)實

村兒的那些事兒

推舉

村兒的那些事兒 鵬仔兒 1309 2021-05-01 08:31:59

  從舊縣鎮(zhèn)受排擠回到劉窯廠村時,爺爺經(jīng)過了村南頭的無敵溝,那是一條人工開挖的河渠,渠內(nèi)水源充足,荒草茂密,已經(jīng)是仲夏了,過了無敵溝就能來到劉窯廠的地界………

  遠遠望去,土地上的冬小麥快要收割了。當然那些麥子的品質(zhì)也是參差不齊的。華北平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一年只栽種兩季還是分田耕種后慢慢形成的慣例,而如今所有的田地都是大家一起耕作,在當時被稱為大鍋飯。

  大鍋飯的目的是為解決生產(chǎn)資料不足的問題。當時的農(nóng)村閉塞、貧困,吃飯問題時有發(fā)生。每家每戶都無法獨立建立起自給自足的生產(chǎn)資料供應方式。因此東家有把鋤頭,西家有把鐮刀,便只好全部集中到村集體,大家一起耕作,一起吃飯。農(nóng)村的勞動人口被劃分成各種生產(chǎn)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這都是農(nóng)村的基本生產(chǎn)單元。

  小白面果子上門后,爺爺著實高興了一把,又可以找點事情做這是其一,做了大半輩子書記回來后面子受損又有機會解釋這是其二。

  在小子的印象中,爺爺并非是一個需要靠地位、輩份做加持來滿足虛榮心的人,很多時候就是一腔熱誠。小子有時在想,在如今需要金錢鍍金、熱誠被當成多管閑事的時代,不知道爺爺會作何應對……

  “這是湊啥熱鬧呢?!”爺爺笑呵呵的來到村集體的管理組織辦公室———村大隊。

  一進辦公室的大門,就看到了不少人坐在桌子邊等著他,這讓爺爺很不好意思。都是鄉(xiāng)親街坊的,那里需要這樣的陣仗。

  “俊山老大哥,你來了我就放心了,我還怕你不愿意來干活呢!”小白面果子迎著爺爺落座后,高興的說。

  “嗨,要來!要來!能做活就來!干一點是一點!”

  “老大哥,你也別想那么多了,俺們都知道舊縣鎮(zhèn)的事兒,這每個人心里頭都有一根秤,好不好他們說了不算!”小軍嬸嬸接過話茬勸道。

  “揍是揍是!有嘛大不了的事兒,他們就是眼饞地慌,在他們那里當個頭頭,還受他們氣了!不如回來!真滴!”

  ………

  讓爺爺沒有想到是,小白面果子主動后退,大家一致推舉爺爺為劉窯廠村的書記,就這樣大家鼓個掌也就定下了。

  一方面,爺爺能夠理解大家的心情,畢竟這幾年一直當書記,多少還是有點經(jīng)驗。另一方面,能夠獲得大家的肯定也是很讓人放松的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又經(jīng)過一系列的變故與流離,爺爺也意識到了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在領(lǐng)導方式上不再和稀泥,是非曲直不能人為添油加醋。和稀泥看似一時解決了問題,卻會扭曲心靈,讓問題越發(fā)棘手。

  再就是,身邊不用再培養(yǎng)什么得力助手,只要愿意干活的都是得力助手,不愿意干活的,只要不搞破壞就行……

  小子深度回憶,那些和爺爺打豬草、抓豆蟲的日子。爺爺很老后逢人講的那些道理,貌似就是上面的意思吧!已經(jīng)相當模糊了………

  走馬上任后,爺爺也許也會再次想起從縣里被人沖擊辦公室的那些日子,帶頭吼叫砸桌子的那個小李不就是和稀泥、重點培養(yǎng)的結(jié)果嗎?也不知道眼下怎么樣了……

  小李還在其次,最讓爺爺感到納悶的是,無敵溝旁側(cè)村里的土地不可謂不豐饒,有水、有肥,但那些種下的高粱、麥子、芝麻等作物卻零散異常,水源地就在旁邊,卻也顯露作物打蔫的跡象,究竟為什么那么不勤快?這是不是小白面果子離開的原因?他沒有指出村里有什么問題和難處,爺爺還未可知,但可猜測幾分。

  只是,這個疑問已經(jīng)不只是爺爺一個人的疑問,在某些鄉(xiāng)村,人們冒著殺頭的危險,正在偷偷摸摸進行著新的嘗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