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村兒的那些事兒

求學路

村兒的那些事兒 鵬仔兒 1333 2021-05-07 19:24:45

  白駒過隙,華子和果子都相繼成年了,按照現在的標準來看,順利的話,也要到了讀大學的年紀,由于家庭困難,華子雖然也去讀了書,但是稍微比果子晚了一點兒,耽擱了幾年,年紀就更大了。

  倆人的求學路還是比較順利的,五年小學,兩年初中,眼看就要去縣里讀高中了!

  小學和初中可以在村里、鎮(zhèn)里讀,一般情況下沒有過分搗蛋的行為,都是可以順利畢業(yè)的,好在華子和果子都是好孩子,順利畢業(yè)沒有問題。果子稍微調皮了點兒,不過這點兒調皮好動的性格也為將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這個秋天果子就要去縣里讀高中了,在那個年代,與義務教育不同的是,讀高中需要繳納學費,這筆學費到底值不值得繳,在當時是一個家庭的大命題。

  在那時,人們還沒有條件充分認識到讀書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按照當時的主流價值來看,只有勞動人民,也就是工人農民的地位最高。至少在人們心里,田間地頭勞動的人們才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主力軍,其他的一切都是要靠邊站的,不少人錯誤的認為讀書接受教育都是洋墨水,無法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無法為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而在農村這種觀點尤其盛行。

  這與小子的年代大相徑庭,等小子長大成人了,人們爭先恐后的為孩子讀書創(chuàng)造條件,讀書是一定要讀的,還要讀的好。

  “嗨,初中畢業(yè)就行了,拿得動鐵锨和榔頭就能干農活,有必要繼續(xù)讀書嗎?”

  “都讀到初中了,還是去讀個高中,不然半途而廢了!還可以去縣里面看看別人家的磚瓦房,漲漲見識嘛!”爺爺喝了一口白酒,嘖嘖嘴巴對奶奶說。

  “看人家的磚瓦房有啥用!又不是自己的,罕見孩子呢吧!”奶奶揶揄道。

  “看看別人的瓦房是比喻,主要是開開眼界,縣里老師的知識總歸還是比較全面的吧?!”

  “知識有個嘛用?學來能當飯吃嗎?!還不如早點去干活,早點娶媳婦!”奶奶有理有據。

  “反正還是應該去學,到時候大字不識一個,再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多丟人!”爺爺反駁道。

  “會不會寫字根本不是個問題,只要能干活,能娶到媳婦就行!”

  ……

  爺爺奶奶圍繞果子要不要去讀高中,又在一個傍晚時分的吃飯時間里斗嘴了。奶奶的想法很符合當時農村的理念,男孩子有力氣干活,將來娶了媳婦生孩子就算完成任務了。至于讀不讀書,都是無關緊要的,而且讀書也不能當飯吃,不能生產米面做吃食,確實看起來也是沒什么用的。

  爺爺的觀點還是支持果子去上學,繼續(xù)讀高中。爺爺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是要有一定的見識,至于這個見識究竟能帶來何種收益,雖然還沒有論據支撐,但是一種冥冥之中的感覺就是讓他有支持果子繼續(xù)讀書的想法。這種想法究竟是對是錯,雖然也是難以預測,但是爺爺就是支持。

  后來小子才了解到,一開始爺爺也是有打退堂鼓的想法的,因為每個學期的學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家里無法支撐。就像小子讀書的時候一樣,那時候雖然義務教育免費,但是還是有很多家庭買不起書本和文具……

  后來爺爺逐漸開始轉而堅定支持果子讀高中,還是在聽到孟壇子說縣里要糾正錯誤之后開始的,直到完全恢復退休待遇,爺爺徹底硬氣了,最終果子去了縣里。

  一開始,果子是不愿意讀書的,畢竟是調皮的孩子,讀書對他來說是束縛,讀書的渴望程度遠遠趕不上去田里抓田雞。

  來到高中,果子也不是“省油燈”系列,多年后據果子回憶,他辜負了很多實打實有真本事的老師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