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用盡全力過平凡的生活

相逢與別離

用盡全力過平凡的生活 素白淺語 1180 2021-05-07 15:26:34

  我們的一生,是一個不斷的在經歷相逢與別離的過程!父母與子女、親人與朋友、愛與被愛,都是一個個相逢與別離的故事。

  一、父母與子女

  當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那是這人世間父母與子女最美好的相逢!從此,父母的肩上多了責任,心里全是牽掛,眼里盡是柔情!心心念念,巴不得竭盡所能,把這世上自己認為最好的一切都給予孩子!對待孩子,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飛了!一路的陪伴,從呀呀學語到踽踽學步,一路不知疲倦的付出和滿含心血的養(yǎng)育!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一天天長大……

  為人父母的心情總是很矛盾的,比如:讓孩子吃愛吃的食物時,會一邊對孩子說:快吃快吃,多吃一點!看孩子吃得快了,又說:慢點慢點,吃慢一點!生怕孩子噎著。又比如:孩子剛學會走路時,心里就盼望孩子能夠搖搖晃晃的多走幾步再多走幾步,卻又會在孩子跌跌撞撞奔向自己時生怕孩子跑太快磕著絆著,情不自禁的說著:慢點慢點別摔著……諸如此類充滿愛意卻又自相矛盾的話,凡天下父母者,只怕盡皆如此說過,無有例外!

  然后孩子一天天長大了,就開始了別離的過程!第一天送孩子上幼兒園,看著那個小小的背影踏進幼兒園的大門,躲在孩子看不到的角落,聽著孩子無助的大哭,硬著心腸含著淚離開,然后揪著心終于等到孩子放學,看著孩子哭花的小臉,心疼不已的摟進懷里!從這一天開始,父母就開始了看著孩子的背影經歷一次次的別離與相逢!上小學,上初中,上高中,直至上大學,別離的時間越來越長,一次一次把孩子送到學校,眼看著那個小小的背影漸漸長大,漸漸從一步三回頭變成頭也不回的急匆匆走進學校!漸漸的羽翼豐滿、漸漸的漸行漸遠……

  這樣的別離,于父母而言,是一個既欣慰卻又會心酸的過程,欣慰孩子長大了!不停的別離是為了讓孩子奔赴更美好的明天,過上屬于孩子自己的更美好的主活!心酸孩子長大了,再也不粘在自己身邊了,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這人世間很多的愛,都會希望可以長相廝守、永不分離!而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例外!為人父母,無法也不能更不會以愛之名,把孩子留在身邊,束縛在以愛為名的牢籠里!在這一場不斷成長與別離的過程中,父母不斷的目送,不斷的和孩子相互分離、漸行漸遠,是不斷的成全、是為了讓孩子不斷的去學習知識、探索未知、探索生命的意義、找尋屬于自己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唯一不變的,是父母對子女深沉的無私的愛以及殷殷的期昐!

  當孩子考上大學,背上行囊,離開家鄉(xiāng)。父母會看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既欣慰又失落,但無論怎樣的失落、心酸和不舍,父母都不會叫住孩子前行的腳步!因為父母深深地明白,長出了翅膀的雛鷹終究要飛向廣闊的天空尋找屬于自己的領地!而漸漸老去的自己,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一次次的別離,是為了終有一天,哪怕是父母已然不在,孩子也能夠堅強獨立的在這人世間好好生活!

  都說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我想說,父母與子女的這一場相逢與別離,欣慰和期盼可抵這一路的心酸和不舍!

  二、子女與父母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從我很小的時候直至我長大成人甚至成家之后的許多年,從不曾想過,人生路漫漫,走著走著,會有那么一天,望著故鄉(xiāng)的方向,卻已無家可回!

  兒時貪玩之心甚重,每每放學后并不會直接回家的,那時我們家離學校很近,在家里都能清晰的聽到學校的預備鈴聲,以兒時的腳程,充其量不會超過十分鐘就能到校,有時起床得晚了,聽到預備鈴響,急急忙忙的跑出家門,一路飛奔到校,也能趕上正式上課的鈴聲,而預備鈴到正式上課的鈴聲響起,期間只不過間隔5分鐘而已。就這短短的幾分鐘的上學路,我卻往往放學后可以走上半個多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在路上和一同上學的小伙伴嘻笑打鬧各種玩,不亦樂乎!直到耳邊響起媽媽熟悉的呼喚聲,媽媽站在家門前,大聲的喚著我的小名,讓我回家吃飯,聽到媽媽呼喚的我才忙不迭的一邊大聲應著,一邊往家里跑去,氣喘吁吁的放下書包,胡亂抹一把臉上的汗,就坐下狼吞虎咽的吃飯,而爸媽也只是一邊給我夾菜,一邊嗔怪說:一天天的總貪玩,連飯也不知道回家吃,總要喊了才會回來,這時我總是習慣性的看向一旁的哥哥姐姐,姐姐是老大,懂事得早,放學就回家了。而哥哥,和我差不多,也是一路玩回家的,這時的我就常常一邊往嘴里塞飯,一邊含糊不清的說:哥哥也和我一樣!哥哥也總是瞪我一眼,剛想說什么,卻又被爸媽的話攔回了,爸媽就說快吃飯快吃飯,吃完了去寫作業(yè)去……

  那個時候的我無憂無慮,那個時候的爸媽年輕有力氣,天天早出晚歸,臉朝黃土背朝天,總有干不完的農活,卻從不叫苦叫累。那時候每當暮色四合,炊煙升起,家里總是歡聲笑語……

  后來,姐姐出嫁了,哥哥成家了,再后來,我也嫁了人有了自己的另一個家,我們三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平時家里就只有哥哥一家和爸爸媽媽,逢年過節(jié)或者孩子放假,我和姐姐回到家,喊一聲爸爸媽媽,叫一聲哥哥嫂子,孩子們攏在一起玩,也還是熱熱鬧鬧。再后來,為了生活,哥哥一家離開了家鄉(xiāng),去了昆明,家里就只剩下爸爸媽媽了。我偶爾抽空回去,到了家門囗,叫一聲爸、媽,爸媽總是一臉驚喜的迎出來,還是喚著我的小名,把家里各種平時舍不得吃的東西翻箱倒柜的找出來做給我們吃……,年復一年,春天的花兒開了又敗,冬天的霜雪下了又化,父母的頭上漸漸添了白發(fā),父母的臉上漸漸刻滿了皺紋,父母的力氣也越來越小了!但我還是有家可回!

  再后來,爸沒了,家里只剩下了媽媽。爸沒了之后,沒過多長時間,媽媽就隨哥哥去了昆明生活,從那時,家里的房子就這么空著了……,都說親人在哪里,路就在哪里,可我,還是很想回老家,還是很想念家鄉(xiāng)路邊山坡上盛開的野花,還是很想念暮色四合中炊煙裊裊的那個家……

  這之后有好幾年,除了偶爾清明時節(jié)去父親的墓地看一看,我再沒回去過故鄉(xiāng)的那個家,因為我不知道去了要怎么辦,那里大門緊閉,家里空無一人……,有一次,我去貴陽,坐著車,路過了家門口,只匆匆掃了一眼,心里卻忽然的抽痛起來,時值夏末初秋,涼風清瑟,老房子靜靜的在風中貯立著,門,緊鎖著,院里的雜草長得很茂盛,目之所及,有的草甚至長得比我還高了,初秋的風吹過,那些草一陣搖晃……身邊的朋友對我說:你看,你家!我答應著:嗯!喉頭卻突然哽咽,是呀,我家,可我家已不是昔日的我家了?。?p>  如此過了好幾年,忽一個初春,母親在電話里跟我說,她想回老家。后來母親真就回了老家,我們一家三口回去看望母親,路邊山坡上依然盛開著野花,到了家,門前的雜草被母親清除了,大門敞開著,母親迎出來,刻滿皺紋的臉上漾開溫暖的笑,依然喚著我的小名:回來了??!我應著,喊了一聲,媽!進了家,灶里的火燒得正旺!

  人生無常,有些人,不會永遠站在原地等我們!有些門,不會永遠為我們敞開!如果我們注定終將失去,那我們是否應該在擁有時倍加珍惜!光陰猶如河中水,流去不流回!身為子女,我們不得不接受父母由青絲變白發(fā),漸漸老去!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在父母還健在,多回家看看,為他們多做一點力所能及之事,畢竟,父母在,我們,還有家可回!

  

素白淺語

當父母青絲變白發(fā),當呀呀學語的孩子正值芳華!我們感嘆時光的流逝,也感恩這一場相逢與別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