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王牌銷售人

第8章:經(jīng)理違規(guī)招錄下屬

王牌銷售人 魏魏梓 3419 2021-06-01 10:00:00

  工廠字眼把張?zhí)炷壤亓诉^去,也拉回了沒改名前的張英菊時代。

  “沒有理想,何必遠方。沒有夢想,何必深圳?!边@句口號大概是每一個打工人來到深圳初始,并留在深圳的理由。

  “深愛人才,圳等你來”,在中國近40年的發(fā)展中,還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深圳這樣極具包容心,給打工的草根人群們一個又一個舞臺,讓他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無論出身、學歷、背景,均能公平競爭的留在這個城市。

  來了就是“深圳人”,張英菊是18歲來到深圳打工的。

  那時候的她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一天,像她這樣一個第一學歷只有初中文化,從工廠里走出來的打工妹,會成為SZ市最大的房地產(chǎn)顧問銷售公司的股東兼總經(jīng)理雙重身份,坐在深圳灣的這間豪華辦公室里,呼風喚雨,管理著幾千人的銷售團隊。

  “東西南北中,發(fā)財去廣東?!?p>  90年代,就是在這個口號的渲染下,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們懷揣著美好夢想,離開了他們熟悉的鄉(xiāng)村,南下廣東的廣州、深圳、東莞尋夢。

  此刻還沒改名的張英菊也在這個時代口號的感召下,在這股改革開放的洪流中順勢而下,成為眾多南下打工群體中的一員。

  20世紀90年代,張?zhí)炷人诘年儽毙∩酱?,并不開放。村里的姑娘們,多數(shù)讀到小學幾年級后就在家里放羊、種地了,能夠有機會上初中的人,尤其是女孩并不多。

  張英菊的兩個姐姐很早就輟學外出打工,也正是在她們的資助下,她才得以讀完中學。

  但隨后因為母親患重病,剛剛讀了高一的張英菊不得不被迫退學,離開學校。

  也許天生就是不安分,張英菊從初中同學那里打聽到可以去深圳打工。當她把這個興奮的消息告訴父母及姐姐們時,立刻遭遇了他們的一致反對。

  父母反對,是擔心張英菊去那么遠的地方不安全,也擔心家里的農(nóng)活沒人做。

  兩個姐姐反對,是因為她們希望張英菊接過養(yǎng)家的重擔,因為她們兩個已經(jīng)談了對象,很快就要嫁人了。

  嫁人后的姐姐們無論是經(jīng)濟還是勞力,都是無暇顧及父母了。

  家里除了兩個姐姐,張英菊還有個正在讀小學的弟弟,弟弟的學費也需要人去掙。

  看著家徒四壁,張英菊覺得留在家里,根本就是死路一條,弟弟的書也不能讀完。她不想弟弟重復自己的路,她是多么想讀書,卻因為沒錢不得不含淚輟學。

  因為遭遇父母和姐姐們的反對,無可奈何的張英菊只有求助同學,跟他們借錢,湊夠了去深圳的路費。

  春節(jié)后,正月十五后的一個深夜,張英菊跟隨同學走了幾十公里的山路,他們先是到達縣城,然后再坐上了縣城開往西安的火車,再從西安坐上去往深圳的長途綠皮火車。

  1998年3月,張英菊乘坐的這趟綠皮列車,從西北一路往東南,開進了深圳,這是她第一次踏上南方深圳這個城市。

  90年代,春運期間的羅湖火車站,擁擠的站臺,擠爆人的悶熱車廂,成為幾代打工人的永恒回憶。

  此刻北方的城市還比較寒冷,但深圳早已是春暖花開。

  下了火車,張英菊脫了外套和毛衣,仍舊感覺很熱。

  30多小時的火車旅程,讓張英菊經(jīng)歷了冬、春、夏三個季節(jié)。

  張英菊的第一份工作是同學介紹的,跟她們同在布吉的一家港資玩具廠打工,每月加班加點工資280元。

  剛來深圳的工廠歲月,很辛苦,但這一切,并沒有改變張英菊對夢想的追求,她覺得自己改變不了出生,但可以通過奮斗來改變未來的命運。

  然而工廠的那段歲月并沒有給張英菊帶來好運,相反是噩夢連連。

  因為離家的寂寞,她在工友老鄉(xiāng)的聚會中,結(jié)識了第一個所謂的男朋友胡軍,卻也因此留下了終生遺恨。

  張英菊的好運是從離開工廠和胡軍開始的。

  2000年3月,張英菊搬離工廠宿舍區(qū),斷掉跟同學、老鄉(xiāng)等所有熟人的聯(lián)系后,離開關外布吉,準備前往關內(nèi)的羅湖福田找工作。

  “你好,泰華地產(chǎn),請問有什么可以幫你?”20年過去了,張英菊仍舊清楚地記得那一天,她在福田八卦嶺職業(yè)介紹所門口旁的報刊亭里,買了一張報紙,照著上面的招聘廣告,用公用電話,勇敢地撥通了報紙上的一家又一家的招聘電話。

  “請問你們公司是不是在招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我是…….看了深圳特區(qū)報的招聘廣告,想來……應聘的。”張英菊拿著報紙,鼓起勇氣,在電話亭里,結(jié)結(jié)巴巴地打出了報紙上的第10個招聘電話。

  每次問完,她都是滿臉通紅,心理想到的結(jié)果,就是肯定會被再次拒絕。

  “你稍等下,我轉(zhuǎn)給我們經(jīng)理接聽。”接電話的女孩說完,就撥分機號碼,把電話轉(zhuǎn)給另外一個人。

  “有希望了,只要給我機會,我就一定能行……”這是唯一的一個沒有拒絕的電話,也讓張英菊看到了希望,她在心里暗暗祈禱,也給自己打氣。

  “你好,前臺說你要應聘我們公司的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短暫停頓后,電話那頭出現(xiàn)了一個男人的問話聲音。

  “是的,我想應聘。”張英菊聽到男人洪亮的聲音,有點膽怯,但還是快速回答,她知道對方給她這個機會太不容易了。

  “你多大了,你之前做過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嗎?”男人繼續(xù)問。

  “我今年20歲,之前沒有做過?!睆堄⒕詹桓胰鲋e,老實回答。

  “我們要招熟手,招聘廣告也寫的很清楚,你都沒有經(jīng)驗,怎么還敢來應聘?”男人聽出電話那頭女孩的誠實,不忍心拒絕,也在思考著是否給她一次機會。

  “我聽說做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可以賺錢,賺很多的錢,我要賺錢,所以我想來學習做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睆堄⒕詹辉俸ε?,已經(jīng)都失敗了9次,也不怕這一次了,于是她毫不掩飾的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賺錢是每個打工人的共同夢想,電話對面的那個人當年來到深圳,也是這樣的夢想。

  張英菊要賺錢的欲望感染了電話那頭的男人,他準備給她一次面試機會,也想看看電話那邊這個弱小的女人是什么樣子的。

  “好,你下午帶著簡歷過來公司面試,到了跟前臺說找陳經(jīng)理?!?p>  “好的,謝謝,我一定準時到?!睆堄⒕者€沒說完,對面的男人就已經(jīng)掛了電話。

  直到下午來到泰華地產(chǎn),張英菊才知道上午接電話的那個男人就是陳杰陳經(jīng)理,她未來的直屬上司。

  掛了電話,張英菊按照招聘廣告上的地址,轉(zhuǎn)了兩次公交車,在下午一點,終于到達泰華地產(chǎn)位于上海賓館對面的,四方大廈22樓辦公室,見到了讓她前來面試的人。

  “你只有初中畢業(yè)?在工廠工作了兩年?”看著一張白紙上,手寫的簡歷上,拼湊起來的簡單幾行字,陳杰瀏覽一遍后,皺起眉頭問;

  “是的,我上了高一,但是家里窮,沒錢,讀不下去了。”張英菊低頭說出輟學原因,也似乎向陳杰表示,她當年也是考上高中的,如果有錢,她也有機會考上大學。

  聽張英菊說考上高中后,沒錢,才沒法繼續(xù)讀書時。陳杰抬起頭,看著眼前這位身高大約1.6米的瘦弱女孩,然后同情的掃去了一眼。

  但隨后陳杰又覺得有點為難,即使這個女孩的學歷能過關,但是她的形象,實在跟公司招人的要求相差甚遠。

  女孩身上的著裝給她打上了濃重印記。

  盡管進城兩年了,但張英菊身上那股鄉(xiāng)土氣息依舊保存著。

  此刻的她,上身穿著一件火紅色的套頭毛衣,下身穿著一條肥大的黑色褲子,腳上穿配的是一雙寫著耐克字樣的白色運動鞋,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仿制的三等品。

  在陳杰的眼前,此刻的張英菊看起來真是怪怪的。

  他又濃重地看了她一眼,心里在想,到底是什么樣的信心,能讓她敢于前來面試,這個需要外貌顏值的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職位呢?

  然而盡管全身搭配不協(xié)調(diào),但這絲毫沒有掩蓋住張英菊的那張稚氣的臉和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這雙眼睛期待地看著對面的陳杰,眼神似乎懇切的希望他,能給她一次機會。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樸實的形象讓同樣來自農(nóng)村的陳杰暗生憐憫,凝思片刻,他終于決定破格錄用這個并不符合公司規(guī)定和他理想中形象的,在他面前說話還結(jié)結(jié)巴巴的女孩。

  而且陳杰還暗自發(fā)誓,他要親自培養(yǎng)她成為一名銷售高手,讓她賺錢來改變現(xiàn)有的境況。

  2000年,深圳的地產(chǎn)公司招聘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他們雖然對學歷要求不高,但對外形條件要求很高,不僅要外貌號,而且要能說會道。

  形象好是讓客戶先記住他們,記住后再靠口才來說動客戶,留住客戶,最后達到成交目的。

  “你明天就過來上班吧。新員工入職要培訓一周才能上崗,好好學習,我希望在這一周內(nèi),你能有所改變,這也算對得起我對你的破格錄取。”陳杰的這句話讓眼前忐忑不安的張英菊定心了,她終于有了一份新工作,而這份新工作的到來,也意味她將擺脫底層工廠生涯,徹底與過去告別。

  “謝謝陳經(jīng)理,我一定努力學習,不給你丟臉。”張英菊在感謝中難掩激動的喜悅,隨后欣喜地準備出門離去。

  “對了,張小姐,你有正裝嗎?最好是西服套裝之類的衣服,公司要求所有男員工穿西裝白襯衫配領帶,女員工西服白襯衣加褲子或者短裙。”臨出門時,陳杰瞄了一眼張英菊身上的著裝,善意地提醒她。

  “我還沒有,不過陳經(jīng)理,我現(xiàn)在就去買衣服?!标惤茉趶堄⒕諑祥T走出的那一刻,仍舊不知道自己這么做到底是對還是錯?

  如果對的話,那他陳杰就是為房地產(chǎn)銷售行業(yè)培養(yǎng)了一名優(yōu)秀的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如果錯的話,他或許會害了這個女孩。

  然以陳杰幾年用人的經(jīng)驗來看,如果女孩眼里充滿對金錢的渴望,那反而會成為激發(fā)她斗志的原始動力。

  至此,陳杰就成了張英菊在房地產(chǎn)生涯中的啟蒙老師和引路人。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圓,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是可以分割的切線,只要你勇敢的切開了,那它就能給你一個口,幫助你走出來,圓了自己的圓。

  張英菊顯然就是那些個不甘于命運,從圓里走出來的女人之一。

  10年后的2008年,此刻已經(jīng)功成名就的張英菊,也把戶口從陜北農(nóng)村調(diào)入深圳,成為了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有房有戶口的“深圳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