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踏青泛舟巧遇柴府
又是一年春來到,孩子們都長大了一歲,雅俗每天花一個多時辰,前后用了近三個月的時間,用心刺繡了一副長尾山雉白芍藥圖,總算大功告成。期間在女紅師傅手把手的指點下,不斷換針法,前后局部修改多次,真做到一絲不茍,雖說刺繡針法火候不夠,但是成品確實過關(guān),不說栩栩如生,配色甚是明艷,針工也精致,如此看來確實算一件上等繡品,多虧了女紅師傅的動手修改。
雅俗繡長尾山雉芍藥圖之初,本打算繡好了送給家里嫂嫂,為怕針線活被瞧不上,所以下足功夫,等繡好了,又舍不得送人,畢竟這是自己的第一份刺繡作品,思來想去,最后選擇送到母親那里,讓府里的針線女紅為自己做一條裙子。
成國公府里的針線女紅全是一等一的好手,裙子做出來時,雅俗試穿一下,合身得體。張夫人又命針線女紅用鵝黃色撒花蘇緞為女兒做了一件春衫,豆綠地云錦裁一件半臂,底下配上這緋色的繡裙,一水兒穿的瞬間明麗溫婉了許多,雖梳著小雙丫,頗有些絕色模樣。
雅俗特意和二叔家的小兄弟姐妹約好,準備挑個暖和的日子,到時候穿戴一新,大家一起踏青游春去。
到了踏青這日,顧嬤嬤為雅俗換上她自己繡的裙子,配著夫人準備的春衫半臂,再把于闐白玉蓮花項圈給戴上,通身一新,然后點齊人馬,再把廚房準備的滿滿六個大提盒吃食帶上,主仆一大陣乘車出門而去。
小姐弟見面時,雅嫻、長遠、雅量也都是一身新衣,雅量穿的要稍顯多一點,三個孩子脖子上都戴著金項圈,雅量的項圈成色足赤,下墜一枚小小的赤金龍鳳呈祥方鎖,質(zhì)地最金紅亮眼。雅嫻的項圈下面墜著一塊碧玉如意鎖,玉質(zhì)細膩,明凈通透。長遠的項圈最奢華,雙螭雕金鑲寶石,墜著大塊的嵌玉如意鎖,又戴著金葫蘆寄名符,手腕腳腕全是金鐲鈴鐺,總角上的金星十分能襯托出長遠的機靈可愛。
三孩子都是錦緞新衣,金玉配飾,衣服顏色式樣也是今春最時興的,集體由嬤嬤乳母和大丫鬟們陪著,護衛(wèi)們送著,高興乘車出門。
二夫人和大嫂一樣都不覺得小孩子能伺候好小孩子,放在屋里照顧不好小主子不說,沒得淘氣,所以一般近身伺候小姐公子的都是放在自己屋里先調(diào)教好的丫鬟,通常十歲左右入府,調(diào)教兩三年規(guī)矩,再分給主子。雅量長遠年紀小,并沒有同齡的書僮丫鬟,都是母親屋里給的大丫鬟,在十三四歲,雅嫻有個遇琴,外加雅俗一個江南。
江南第一次陪主子出門,特意換了松花妝面比甲,桃紅繡花長襖的一身新。雅俗送了江南一個金項圈戴著,這一身打扮,也絲毫不輸小官家的千金體面。不過她和遇琴等人都只是一旁看著主子幾個玩,偶爾幫忙遞些東西。
小姐妹兄弟四人所乘的飛檐寶蓋雙駕大馬車周圍,有二十護衛(wèi)分列前后保護,車內(nèi)數(shù)名嬤嬤丫鬟貼身照顧,另外還有兩車丫鬟嬤嬤跟隨使喚。
四人組來到京郊一處風景極優(yōu)美的帶有湖泊的公家園林里,果然大地回春,百花爭艷,滿園萬紫千紅開遍,嬤嬤們在花樹間為四位小主子設好矮桌椅,布好點心,一旁用兩個小茶爐燒水,煮好乳茶和甜茶,奉給幾位小主子,就退在一邊守著,順便也把江南帶在旁邊吃茶用點心,二十護衛(wèi)分設四周休息保護。
春天氣候溫和舒適,萬物復蘇,雅量的病也好了,以前在家里還有點蔫,但只要一出門,呼吸到新鮮空氣,頓時就精神不少。
若說先前在家里玩時,幾個孩子還能滿院子追逐跑一跑,也可以玩些小游戲和小玩具,再就是用稚子童語說一通彼此覺得好笑的話,然后集體樂一陣,今天出門四個孩子坐一桌,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就七歲,到了不常來的郊外,還要學著大人們風雅起來,突然就有一種別樣的畫風。
小孩子們吟詩作對的話不會說,也沒有葉子牌可打,當然葉子牌、馬吊、推牌九等在家里屬于不良游戲,有這東西,但是不讓碰,象棋圍棋倒是鼓勵提倡,但幾個只是掌握走子法門的孩子,今天也沒想到帶這東西來。
幾個小姐弟坐一桌,吃吃這個點心,再吃吃那個點心,說說是什么餡料的,比一比哪個味道更好,然后甜茶和牛乳茶交換著喝,邊吃邊評論點心茶水如何,然后交流各自玩過的特別好玩的東西,一樣有趣的聊了半天。
一旦坐久了,幾個就坐不住,長遠先離開位子,想去看看花,姐妹三個隨即一起下桌,動作稍慢的雅量不自覺就跟著走,嬤嬤們一發(fā)現(xiàn),立刻全起身跟上,江南也忙跟上近旁,護衛(wèi)們看見連忙起身整齊追上,只留幾個人看護行李。
幾個小孩子在花園里轉(zhuǎn)著追著玩,開心急了,玩著玩著全跑起來,連雅量跑起來也飛快驚人,長遠玩活了,忍不住邊跑邊打個幾小拳,雅嫻天天不是上學就是練琵琶,今天難得放飛一回,笑得前仰后合,頭上的金鑲玉鈿花都有些松散,最小的雅量一路見到個大花樹就繞一圈的跑著玩,雅俗跑步的速度耐力更十分驚人,江南后面追的直喘氣。
大家跑著跑著就到湖邊,嬤嬤們一看見水,嚇得全飛奔過去,準備把幾個小孩子趕緊帶離水邊,無奈三小的就想玩水,嬤嬤越說不能玩就越想玩,急著紛紛拉住勸哄,護衛(wèi)們也趕緊圍上來。
三個小的牛脾氣都犯了,這會子完全不聽勸,堅持要玩玩水。嬤嬤畢竟不是父母,不敢對主子怎么樣,拉扯也怕給弄疼了,怕有誰回去一個狀告了,正在無計可施,又叫雅嫻小姐給勸勸。
雅嫻還想玩呢,這會子讓違心幫勸,也覺得詞窮,忽然看見湖邊有船,靈光一閃,忙招呼弟弟妹妹一起看。
三小的看到船,又不想摸水了,都想去坐船玩,于是就請嬤嬤幫弄個船劃著玩。兩府這次出門為首的兩位嬤嬤一商議,覺得不給小主子玩也不行,不如大家伙就一起上船,替小主子劃船,也好近身看護,既省事,也不會出亂子。
計策議定,先雇了四條帶頂棚的大船,兩條能全坐下,有點擠,幾個小孩子也玩得不開,所以多雇兩條,小主子和幾個為首的嬤嬤一船,其余三船左右護著,每個船上都有會水的護衛(wèi)坐鎮(zhèn),這樣主仆就可以一起劃船下水了。
纜繩一解開,船離了岸,幾個孩子高興的又唱又笑,歡樂拍手,童年的快樂莫過于此。嬤嬤替雅嫻緊緊頭發(fā),穩(wěn)穩(wěn)鈿花,也為雅俗雅量理了理小雙丫。
船四周有護欄,玩不到水,幾個孩子就四處張望,發(fā)現(xiàn)湖面上還有一條船,不過這船沒有頂棚,是一條氣派的長舟,舟上一個搖櫓,兩位男仆,一位童子,共同服侍著一位十一二歲大的少年公子。遠遠看去,那公子一身錦衣銀帶,精神蓬勃,骨架方正,雖就十一二歲的模樣,坐在那里卻頗有幾分豪貴氣勢,只在童仆的服侍下,靜靜品著茶。
原本船舟相互離得有些遠,李家下人心系主子安全,也刻意回避,始終與周圍一切保持距離。不過那舟人似乎對這家產(chǎn)生了興趣,慢慢不出一盞茶時間,彼此已經(jīng)清晰的呈現(xiàn)在對方視線里。
幾個孩子見那舟人過來了,便遠遠瞧了瞧,沒有什么特別,都沒在意。護衛(wèi)們擔心是歹人,紛紛劃過來,準備驅(qū)趕對方。
雅嫻作為四人組的老大,比弟弟妹妹多幾分責任心,始終注意對方舉動,察覺的也比別人多,那位少爺雖漫不經(jīng)心喝著茶,余光卻分明在打量這邊,一股裝模作樣的氣勢,想靠近又不敢,雅嫻覺得好笑,所以突然主動沖著對方大聲招呼:“哎!你今天也出來坐船呀?真巧呀!”弄得四周一齊看過來,沒明白咋回事。
長遠會意,立馬接上說:“大哥,今天天氣好,小弟這廂有禮了?!边呎f邊沖對方作揖。
舟上的公子似乎被雅嫻長遠無聊的舉動驚到,露出淡淡訝然的表情。
雅俗雅量明白過來,都被兄姐逗笑了。李府下人面面相覷,領(lǐng)頭的嬤嬤只好笑著哄勸說:“好了好了,快坐好,人家公子知道你們的好意了?!?p> 怕玩鬧過了,失了府里的體統(tǒng),嬤嬤們忙示意把船劃開點,這么大湖面,隨便往哪兒劃,別再遇到了。誰知那條船好像與這邊一路的,就在水上慢悠悠追著。
公子一直側(cè)身笑著盯向這幾個看起來明顯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公子,無論船舟的前進軌跡如何變,公子就是調(diào)整姿勢一直看向李府公子千金坐的這條船。兩個白玉般的小女孩被護在嬤嬤懷里看不見,便向那位姐姐頻頻遞微笑示意。
好不容易玩累了上岸,接著故事又來了。
這座園林常有富裕的官宦人家來游玩,頗有生意機會,雖然園中有公家護園管制,但不妨礙那么幾家有關(guān)系的商販來擺個水果點心攤。
李家四人組看了一眼點心攤不過爾爾,便沒上心,對他們而言,外面這些吃的實在不如家里好,他們關(guān)心的只有風景。哪知走著走著又遇到那位公子。公子春風滿面迎來,大聲招呼:“小兄弟,小妹妹們,到這邊來,哥哥買點心給你們吃?!?p> 有趣的自來熟妙不可言,雅嫻一聽便笑著答應了,三小只隨后也跟了過去。李家家仆都沒料到,正要上去阻攔,不過看那位公子帶了二三十人隊仗,排場不凡,估計應是體面人家,便止住驚慌。
江南也在雅俗后面緊緊跟著。那位公子把大家?guī)ヒ粋€面點攤邊,讓都隨便挑。攤販見這位客人大方,便不停笑著介紹花樣。這些糕點未必多好吃,花樣卻極為好看,姐妹們都開心比著看著,最后一人選了一個漂亮的托在手里。
江南從小就受過體統(tǒng)的規(guī)矩教導,人小機靈,頗有分寸,見這位公子雖然高身闊面,可論氣質(zhì)長相與府里幾位公子相比真心不如何,又插在三姐妹中間,直勾勾瞅著雅俗雅量兩個,便生出幾分警惕,走上前隔開位置,極力護好自家姑娘。
公子見江南主動湊在身邊,模樣打扮甚是俏麗,可相比這三個卻很不如,心想若非不得寵,應該是庶出,便不理她。
雅俗見江南在身邊,讓她自己挑一個。江南從不隨便伸手,就站在雅俗身邊隔開外人,點心也不要。雅俗便選了一個遞給江南,江南只得拿在手上。
公子見江南擋在面前有些礙事,便看另一邊的雅嫻,見雅嫻生的粉妝玉琢,一雙玉手纖長柔軟,不覺滿心幻想。雅嫻也被這兄弟逗樂了,兩人便說了幾句。
公子讓書童付完賬,又要買果子給大家吃,幾人都很肯定說不要了,向小哥哥道謝后飛快離開。
雅嫻幾個到一旁,說不能白吃人家的,得還個什么禮物才行。長遠看見遠處有賣風箏的,笑著說:“還個風箏,讓他慢慢放?!睅讉€孩子和嬤嬤拿了錢,買了個大風箏,讓長遠送去。長遠追到那位公子,笑著把風箏一送,轉(zhuǎn)身就跑了,連對方的姓也不問。
這位公子是制平侯府世子柴靖宇,制平侯膝下上有兩女,獨靖宇一個男孩,所以對此子嬌愛萬分。靖宇自小仗著父母寵愛,在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又愛與姊妹玩樂,對閨房之事色色周全,今日游園有了這樣的奇遇,回去向父母一說,便要將那幾個女孩打聽出來。
柴侯夫婦以為是有心圖謀侯府之人,連忙查了下去。他柴氏一族在朝廷多官署處人員廣布,相互扶持,一榮俱榮,只是這些年缺少皇帝信任,始終沒有把持重要部門。
接著秋天故事,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