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富貴清流,雅俗人間

第六十八章 李尚書的風流際遇

富貴清流,雅俗人間 儒奕 3888 2021-07-13 00:10:28

  孟大人回到家后,郁悶得整個人頭重腳輕,面對老婆的笑容相迎,就跟臉被打腫了一樣。

  李尚書聽了孟大人酒席上的一番話,又著人帶著目的和線索去查探了究竟,發(fā)現(xiàn)孟大人說的過半屬實,不過也帶有不少個人意見,思索再三,決定還是不用唐元琎,至于下一步是保留原職,還是另作他辦,準備再聽后效。

  唐元琎不知道李尚書的計劃,他人已經(jīng)來到京城,準備要打點李尚書本人了,而且還屬于重頭戲。說起來唐元琎最近上打點,下打點,花的也是一個有求于他的商賈的錢,為了盡快把事辦成,唐元琎特意進京花錢找關(guān)系,借了幾位京官的名目,想把李尚書請到一家頗有特色的大酒樓吃一頓飯,據(jù)說那里不只有好酒菜,還有上房住宿。

  李尚書被唐元琎請吃席,絲毫沒有抗拒,反倒想親自會會這個人,看看他到底是怎樣一副德行。

  赴宴這晚,出門時恰好遇到長久問他去哪。父親這些年不怎么喜歡宴飲,晚上更不愛出門,久兒看見好奇,所以就問。李尚書就對兒子說了情況,末了添一句:“按路程算不遠,如果酒席過了一個時辰我還沒回來,你記得派人過去找我?!闭f完就走了。

  現(xiàn)場唐大人果然花了心思,就連李尚書愛吃什么菜都提前打聽到了。

  李尚書見到唐元琎時有點意外,按履歷推算,他們二人年紀相差不了幾個月,就唐元琎的面目身材看,是個俊男子,只是一臉風霜色,比起保養(yǎng)的溫潤如玉的李尚書,唐元琎看起來都像大個輩分。

  歷來文官不同武將,都是一步步熬資歷上來的,按理說唐元琎出身寒微,科舉入仕,為官前期升職很快,若不算莫尚書對他的打壓,他以前在官場上算是極混得開的一個人,能把大大小小的壞事做到不被人抓住絲毫把柄,也是有能耐的。

  大約人活到這一步,前無倚仗,后無接班,一生就是混到現(xiàn)在還是一切都得靠自己,老婆也不賢惠,人與人之間比較起來,也許多有無奈,可一個人無論有什么理由,都不該叫無關(guān)的人用血汗來供著他揮霍,尚書大人覺得自己沒資格替受害的人去原諒誰。

  才一坐下,發(fā)現(xiàn)席間果然還備了個付賬的,尚書大人心里有點想冷笑,所以就直腸子問唐大人來京找自己有何貴干。

  唐元琎也不敷衍,對李尚書說得很坦誠,就是想為前程走走門路,見面也給李尚書帶了禮品,是一盒頂級的廬山云霧茶,六絕特質(zhì),茶中極品,禮物說輕不輕,說重不重,初次見面也可以了。

  尚書大人猜這盒茶葉又怕是旁邊的人花了“不甘心”的錢,所以有點兒抗拒,但還是笑納了,不過隨即表示自己該盡地主之誼,這頓飯就自己來請,還讓旁邊的這位老兄弟點幾道菜,又說這老兄大老遠陪唐大人過來,唐大人怎么不介紹一下。

  官至尚書,見到一個都不必介紹的陌生人,還能這么隨和,唐元琎十分意外,立刻就說席間這位白員外是他好友。這位白員外更是喜出望外,受寵若驚,法律賤商人,商人哪怕再富有,見到小官都不會被放在眼里,沒想到這位位列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卻是這么好相處的一個人。

  其實終明一朝,老百姓的物質(zhì)生活、精神生活甚至階級地位相比其他朝代都好許多,畢竟太祖乞丐出身,對百姓的寬仁愛護是前所未有的。

  介紹完了,白員外和唐元琎立刻表示怎么能讓尚書大人花錢,尚書大人一再堅持都不行,說著說著,氛圍就成了老友相見一般了,隨即三人開始小酌慢飲,閑談暢聊,不過多是李尚書和唐元琎在說,白員外一旁看著。在談話的過程中李尚書更加意外,或許是尚書大人沒讓人覺得有壓力,敘談氛圍輕松,唐元琎言語間給人一種十分樸實良善的感覺,似乎還是很值得信任的一個人,李尚書心里就一直在想,是不是唐元琎擅長攻心術(shù),裝的太久,所以戲假情真。

  二人說到后來似是熟了,李尚書就試探唐元琎,開口喚他唐兄。

  唐元琎聽這一聲“唐兄”確實震撼,一位妥妥的寒門貴子人生墮落至此,唐元琎這輩子是瞧夠了世人冷眼,上頭的笑他人,下頭的笑他家,脊梁骨一輩子就是生給人戳的,此刻聽李尚書呼他為唐兄,他是多想這人真就是他“堂弟”呀!雖然也想改口喚李尚書為李兄,可惜叫不出口,這個人舉止再隨和,可他那股深入骨髓的尊貴之氣,從頭到腳的一種身居高位者的淡然,都叫人望而生畏,唐元琎慚愧自己高攀不上這個人,所以一直只稱李尚書。

  李尚書想了許久,終覺對這人有些狠不下心,孟羽豐知道的和自己調(diào)查的也許有誤。這時又上來一道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唐元琎特別介紹這是一條三斤的黃河鯉魚,金鱗紅尾,活蹦亂跳,特意準備與李尚書補身體。

  尚書大人有心勸唐元琎放棄,于是一邊下筷,一邊笑道:“唐兄,這次大老遠來京城,對這里的飲食口味可還習慣?”

  唐元琎似是十分高興道:“京城首善,軟紅香土,前日去穿香十里街吃的醬烤羊肋排真是人間至味,以后若有機會留在京城,一定常去。”

  尚書大人又道:“看你口味偏南方一些,和我一樣喜食魚蝦?!?p>  唐元琎嘆道:“下官年少家貧,最惦記的也就是水里的小魚小蝦。”

  李尚書笑道:“我倆口味挺像,你不怎么喝酒?!?p>  唐元琎:“我酒量不行,肝不好,不能喝,半斤酒下肚能醉昏過去?!?p>  李尚書:“唐兄你這還真不如我,如果白酒氣力不大的話,我差不多能喝個一斤不倒?!?p>  唐元琎:“尚書您的酒量可比下官好太多了,下官一般遇到酒桌上的應酬事,必得格外小心?!?p>  李尚書:“可以好好吃美食就行,下次換我請你?!?p>  李尚書決定用一頓飯打發(fā)了唐元琎。而唐元琎聽這話還以為自己好事要成功了,連忙端酒敬李尚書。

  李尚書一看唐元琎神情,就猜到他心里想什么,不過還是讓他高興點吃飯吧,所以李尚書也笑容滿面的端起酒杯回應。

  尚書大人因為事前知悉一切,太過自信,可他不知道,唐元琎今日給準備的禮物可不是一盒茶葉和一頓飯這么簡單,席間這個付賬的,這次可真是心甘情愿來的,因為白員外也是送禮的,而且還要借唐元琎的關(guān)系,才能見到李尚書呢!

  李尚書這桌的小酒開始喝沒多久,席間氛圍還正融洽,此時白員外家里的大管家,帶著白員外的女兒白雪柔在后面偷看,雪柔之前聽說李尚書四十歲(家人瞞報),所以心里有準備,可今晚突然瞧見真人,這模樣看起來頂多不過三十的樣子,樣貌身型,無論哪一處都滿足了一個女子對美男子的要求,尋常難出閨門的白雪柔,生平就從未見過如此俊美的男子,別說這人是尚書了,就算是平民百姓,她也容易產(chǎn)生好感。

  唐元琎找不著求自己的人,就找了個自己能幫的人,白員外地方大富,本是極其精明,他的錢可不是那么容易能花到的。

  唐元琎告訴白員外,當朝的吏部尚書品性良善,眾知他為人寬和,且這位尚書家中就已經(jīng)娶過一位商賈之女為良妾,若是雪柔能抓住機緣,白家必能趁此機會結(jié)一門貴親。

  白員外還有兩個的兒子,如今都在學經(jīng)商,就這妙齡十七,如花似玉的女兒白雪柔最得白員外喜歡,如今要把愛女與人為妾,白員外心里也深受考驗,原本白員外覺得對方若是個四品官就劃得來,但是得有根基有能耐,似唐元琎這樣的貨色不行,擺明了自家生計都難保,白員外一生火眼金睛,看人看商機,眼光都毒著呢!

  不想最后唐元琎居然為白員外家搭上個正二品的吏部尚書,這在平民百姓眼里可是“天官”,雖然年紀大了點,但男人不同女人,年紀大也沒關(guān)系,有能耐就行,白員外自己就是四十得子,何況文官需要熬資歷,品級高的年紀都大,似這樣的年紀當上正二品,已經(jīng)算年輕了,所以白員外對唐元琎提出的打點花銷,無不慷慨,各種手段,言聽計從。今日見到李尚書本人,白員外就更震驚,想不到李尚書都上五十的人,模樣看起來居然這般年輕俊美,而且白員外肯定這人確實是吏部尚書,不是臨時找人假扮的。

  事前白員外為怕唐元琎耍詐,早就著人先進京探聽蹲守,找到了尚書府邸,確定唐元琎聯(lián)絡的是尚書本人,就連今日李尚書從家出來,一路上都有人尾隨看著,防止途中換人。

  酒席至半時,店小二這邊又上了一道新菜,油煎香鴨肝,也為新菜配了一壺竹葉青酒,白員外親手給李尚書斟酒,閑談有半個時辰,李尚書和白員外差不多算熟了,所以很自然的與白員外碰杯干了,多數(shù)人一生只有一面之緣,常與人為善總是好事,畢竟誰都不欠誰。

  竹葉青酒乃千年名酒,以最佳汾酒為底酒,配上十余種名貴藥材精釀而成,口感醇美清甜,極為滋補,一口喝完,仿佛一股溫泉流遍全身,通體舒暢,再佐以極肥厚細膩的香鴨肝,可謂絕配,唐元琎緊接著也給李尚書敬酒,氣氛頗輕松。

  尚書大人酒量不太好,但是喝幾杯絕沒影響,竹葉青是養(yǎng)生補酒,才喝完兩杯,李尚書忽覺燥熱,想脫衣服,就說自己身體不適,要離開片刻。尚書大人確實一瞬間懷疑自己有沒有被下毒,但是看這位白員外一臉關(guān)心,且就這人席間的表現(xiàn)來看,肯定不是被唐元琎牽著鼻子走的,似乎還主導權(quán)很大,所以就想是不是自己不適合喝藥材補酒。

  白員外和唐元琎立刻送“身體不適”的李尚書去了酒樓里的上房,旁邊跟著一圈忙活的人。

  進房間一看,分明被提前布置過,紅綃羅帳,焚香插花,桌上茶酒果菜樣樣精選,盤碟均是名貴細瓷,酒壺也是鏨花銀壺。

  白員外扶著李尚書坐在床上,白雪柔立刻就近身過來伺候,隨即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下雪柔一個人陪著李尚書,白員外出門后就順手把門從外面給關(guān)上了。

  李尚書突然意識到不好,自己不是中毒,而是被下了催情藥,立刻就想跑,可突然酥軟的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難怪會喝竹葉青,根本嘗不出來其它的藥味。想到海峰一眾人都守在馬車邊沒進來,今晚就是為了要試試唐元琎的水有多深,也太自信自己會幾下子,所以決定“單刀赴會”,還特意不叫海峰跟著,久兒得有半個多時辰才會來,于是尚書大人決定裝糊涂,先把這半個時辰熬過去再說。看看身邊的女子,長相清秀,模樣干凈,打扮的也很用心,髻側(cè)簪了對白玉鴛鴦簪,戴幾朵花翠,耳邊垂著鑲珍珠金流蘇耳墜,絳紅地五彩花綢緞衣裙,桔色纏枝紋寬袖褙子,云頭綠繡鞋,是個佳人。

  李尚書怕今晚自己若是把持不住,一旦真的發(fā)生了事情,那就留下個行為不檢的把柄,若對方是個“死士”,完事了就以死證明清白,更完蛋了,此事一旦落在政敵手里,這么大個錯漏,不死也脫層皮,因此必須得防著。

  李尚書想了會兒,便說自己渴了,讓這女子去倒杯茶來。雪柔一聽,立刻就去倒茶,小心端過來遞給李尚書喝。李尚書見這丫頭還算有規(guī)矩,不似那等輕薄之人,就接過茶盞喝一口,然后問這女子叫什么名字。

  雪柔嬌聲回答:“小女名叫白雪柔。”

  尚書大人一聽姓白,再看看她的臉,這不是白員外的女兒么!頓時心里冒火,如此看來,對方的真正的目的就是要自己當冤大頭,再納個妾。

  既然明白對方的目的就好辦了,李尚書又問雪柔幾歲了,雪柔嬌羞的回答十七。尚書大人一聽更火,自己比她大三十多呢,太不像話了!想當年初遇小慈,二人都處于青茂年華,郎情妾意,皆難自禁,可是如今到這年紀,再看這些小姑娘,已經(jīng)沒有當初那股沖動的感覺了,或許好美色之心不改,卻真的不是用心在乎,尚書大人想了幾遍,終于想到緩兵之計,決定使出渾身解數(shù),用禮義廉恥來訓斥這丫頭一頓,就算叨叨半個時辰也不在話下,于是一口喝完盞里余下的茶,清了清嗓子,正襟危坐,立刻就要展開訓話儀式。

  計策很好,可現(xiàn)實有些糟,尚書大人才一開口,話還沒說出來呢,藥性突然發(fā)作,立刻就意識不清,雪柔連忙關(guān)心問著。

  未知尚書大人能不能脫身,且看下章分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