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豐六年三月,秦將白凌率領大軍南下巴蜀,攻占巴國三郡,俘虜巴國王室,并防備著蜀國,與蜀國八萬大軍對峙。
同月,巴國宣布頭投降于秦國,秦國占領巴國全境,并解散巴國十萬大軍,巴王自殺,封巴王幼子為恩義伯,爵位縣伯,無封地。
鴻豐六年四月,秦王姜純率領四十萬秦軍,號稱八十萬大軍突然進攻韓國,韓國不敵,一連被秦國占領西南八郡,韓國大將申翎率領韓國二十萬大軍聯(lián)合魏國名將夏侯隼的十萬大軍防守韓國行都新鄭,與秦王姜純的四十萬大軍對峙。
同月,秦王命令秦國黎陽王姜燁率領十萬秦軍東進,一路連克七郡之地,最后被韓國宗室大將韓忠擋在崤山關之前。
秦韓暫時停止了戰(zhàn)爭,雙方對峙與新鄭崤山一線,而此刻,東方各國的局勢也有了不小的變化。
鴻豐六年三月末,齊王江白趁著魯國、景國、谷國三國內亂,而他們的宗主國趙國、楚國、周國大戰(zhàn)。
齊國大軍五十萬伐魯,魯國、景國、谷國三國聯(lián)合,又邀陳、莒、曹、許等四國出兵。
四月初,陳國、許國出兵救援魯國,五國聯(lián)軍共計四十萬大軍在魯國名將曹建、陳國名將陳奕文的帶領下對抗齊國大將田閭。
燕國攻打世仇齊國,起步兵二十萬,騎兵十萬大舉進攻齊國,齊國北境岌岌可危,一連被燕國奪下兩郡,就此,齊國丟失滄江之北,齊國宗室大將江天泰領兵二十萬駐扎滄江之邊,與燕軍隔河對峙。
四月中旬,田閭許以重諾換取曹國出兵攻陳,被莒國擋下,兩個小國打得你來我往,勢均力敵。
江天泰以齊國水師繞道滄江,從燕軍后方進攻,一舉斬殺燕軍八萬人,燕國南下無望,于是防守滄江沿岸,消化新得到的兩郡之地。
而位居江東的大戰(zhàn)也爆發(fā)開了。楚國派遣上將軍龍釧率軍八十萬進軍吳國,分三路進攻吳國,分別由上將軍龍釧領水軍十萬,步軍二十萬進攻淮南郡,大將鐘昧領三十萬步軍進軍江北,楚國水軍都督魯晟領水軍二十萬在瀾江與吳國水師對峙。
而吳軍也同樣分兵迎戰(zhàn),由于吳國方面是吳、越、荊三國聯(lián)軍,所以直接讓各自國家領兵對抗。
越國派遣上將軍石買領兵二十萬迎戰(zhàn)楚國鐘昧,兩軍在江北郡對峙,石買由于兵力不足,只能被迫全力防守,嚴防死守鐘昧的大軍。
荊國上將蔡侖領兵十萬進攻楚國南部,被楚國大將陸序擋在國外。
吳國上將呂朔提兵三十萬迎戰(zhàn)龍釧,但將領比不上楚國,所以也被迫龜縮城內,依靠城池防御楚國。吳國水師都督盧志軍率領十五萬水師對抗魯晟。
四月下旬,盧志軍采用部將潘篤的火攻之術,于夜間放取五百條小船,上面布滿了蔓草與火油,趁著風勢放入楚國水寨,一舉殲滅楚國水師十萬余人,魯晟被迫退往柴陵郡,并向龍釧求援。
而作為秦國東進,從而爭霸中原的最大的敵人周、漢兩國在鄧國土地上也開戰(zhàn)了。
四月上旬,周國趁著鄧國毫無防備,突然襲擊武關,從而打開了周國進軍中原西部的大門。周國老將黃飛烈率領百萬雄師進軍鄧國,分三路連克二十多城,一舉占領鄧國五郡之地,最后八十萬大軍匯聚于必經之路南陽城下。
要知道,鄧國原本只有十來郡,鄧國大將皇甫宗率領十萬鄧軍奔赴南陽,這是最后周國進軍鄧國都城宛城的最后一道防線。
四月中旬,漢國大將軍樊弛率領八十萬大軍進入南陽,分派韓閭、李林各自領兵二十萬奪回鄧國五郡之地,自己親率四十萬大軍配合十萬鄧軍防守周軍。
周軍暗自出兵四十萬,在名將楊迪的帶領下全殲漢國二十萬右路軍,主將李林、大將周慈、英曲、莫艾等數十員戰(zhàn)將戰(zhàn)死。最后,漢軍只得全力防守。
不若于十大上國的漠北金國也大舉南下,一舉滅掉了宋國的小弟云國,威逼宋國雁門關,宋王大怒,派遣名將岳磊率軍四十萬迎戰(zhàn),準備收復云國三郡。
岳磊領兵北上雁門關,第一天斗將,岳磊手下大將陸文虎連戰(zhàn)金國三將,最后與金國大將博爾忽戮戰(zhàn),敗北,岳磊收兵防守。
第二天岳磊再次斗將,派遣大將陸文虎、張顯宗,兒子岳洙出戰(zhàn),金國不甘示弱,博爾忽、呼文博、哲哲兒三將出戰(zhàn),大戰(zhàn)三百多個回合,張顯宗不敵呼文博,宋將敗退,岳磊龜縮不出。
草原深處的遼國、申國相互大戰(zhàn),距離中原遙遠,不提。
明國大將藍轂收兵十萬投靠武國,配合武國三十萬大軍伐明。武國大將軍廉珀攻占明國八郡之地,然后整頓兵馬迎戰(zhàn)明軍。
明國上下舉國震怒,派遣軍方第一將,天下名將榜第四的徐獻領兵五十萬反擊,麾下有猛將榜第五的常超、第十的唐平以及陳超、吳奇、雍靖等猛將。
四月下旬,徐獻以五萬鐵騎奇襲武國糧道,一舉燒毀武國大軍三十萬石的糧草,這可是足夠三十萬人人吃馬嚼也夠一個月的糧草。
五月中旬,徐獻派遣唐平率領十萬大軍佯攻榆關,藍轂連忙率軍南下防守,不料再次中了徐獻之計,被圍困在虞山,十日后,藍轂兵敗自殺,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武國方面當即退出大軍,防守榆關一地,消化新得的三郡之地,其余五郡都在榆關以北,武軍無力防守,只得撤出,撤出之日,燒毀了各郡存糧,明國儲存七年糧草被毀掉一半,三年內經不起大戰(zhàn)了。
晉國、鄭國在韓國北方,鄭國還是秦國的小弟,在秦國的支持下,鄭國起兵二十萬攻打晉國,在名將瑕叔盈的帶領下,接連攻克晉國六郡之地,最后被晉國名將郤轂率領十八萬兵馬阻攔在赤水一帶。
晉國與秦國接壤,秦國與三月中旬派遣秦國涼州牧蒙吉率領十萬大軍、嚴州牧蕭衍率領十萬大軍陳兵秦晉邊境,讓晉國西部二十萬大軍不得動彈。
晉國總共十八郡之地,這一下子就被占領了三分之一,這還得了,晉王再次征集十萬大軍共計二十八萬大軍在郤轂的帶領下瘋狂反撲。
西域烏孫國出兵三十萬進攻笞國,笞國“不經意”的發(fā)現(xiàn)了烏孫國的陰謀,于烏孫國出兵的前一日,集結了二十五萬大軍北上,與烏孫國一決雌雄,準備一統(tǒng)西域。
在各大上國、中國猛烈的交戰(zhàn)下,許多小國也不想落后,由冀國為首的河北六小國(冀國、代國、平原國、東萊國、瞿國、薛國)聯(lián)合發(fā)兵衛(wèi)國,衛(wèi)國不敵,聯(lián)合中山國,雙方合計五十萬大軍在沂水一帶開戰(zhàn)。
中山國上將軍章曲掘開沂水,水淹六國大軍,一舉滅殺二十萬六國聯(lián)軍,但中山國上將軍章曲由于淹死了太多的百姓,被中山國排擠,最后落得個自刎而死。
鴻豐六年十月,秦王姜純宣布休戰(zhàn),調遣秦國上將軍百里儈領二十萬秦軍坐鎮(zhèn)崤山等七郡,設立岱州。
西南八郡設立岡州,派遣上將軍公孫啟領兵二十萬鎮(zhèn)守,自己領五萬兵馬返回咸陽,準備渡過寒冬再行開戰(zhàn)。
岱州刺史郭琦、州牧韓奕,岡州刺史呂不棄、州牧凌燕均。兩州各自招募十萬大軍作為府軍防守韓國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