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娛樂天驕

第四十三章 扼殺在搖籃中

娛樂天驕 然也罷 2249 2021-05-29 07:49:00

  「過去的是一周,本該是平凡的一周,因為沒有發(fā)生什么國家大事也沒有什么重大新聞。但又是不平凡的一周,因為有這么一個人,他帶來了兩首曲。本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只是這兩首曲子,不知騙了多少眼淚?!?p>  「請不要懷疑我在信口胡謅,如果表示懷疑,可以自行去抖音上看看《相思》和《天下無雙》兩首曲子下的都有些什么評論。如果你有時間也有耐心,可以看下我摘抄的兩段評論。否則的話可以出門右轉,或者跳到文章末尾?!?p>  「第一段是來自《相思》的高贊熱評: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xù)。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p>  「第二段是粉絲留言,也是深情告白:看到這個歌詞,我想到了你。如果有機會,希望能親自唱給你聽。我知道我們之間有很多誤會可是沒勇氣對你說。算了吧,畢竟你一輩子都不可能看到了?!?p>  「《相思》一曲道盡相思,《天下無雙》滿含癡情。僅此兩曲,不談唱功的情況下,不說當下樂壇無可與之并肩者,可有能望其項背者?」

  「但僅僅是這樣嗎?如果有心深挖,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一些被隱藏的真相。而根據(jù)網(wǎng)友提供的一部視頻顯示,在《相思》之前還流傳一曲自彈自唱,已經(jīng)附上完整視頻鏈接,大家自行查看。#《滄海一聲笑》」

  「據(jù)對比,這首《滄海一聲笑》就是當初徐明江導演轉發(fā)的視頻為同款演唱,只是由現(xiàn)場不同的人拍攝。徐明江導演聽聞此曲后,力邀作者為《俠義江湖》全影配樂,目前已經(jīng)達成合作?!?p>  「不知各位網(wǎng)友們從中聽出了什么,又有何感想,但筆者感受到的是無盡的豪邁和灑脫。」

  「說了這么多,大家也知道了此人是誰。沒錯,他就是蘇文正。那個說出‘在座的都是垃圾’這種話的年輕人,那個被大家指責目中無人的年輕人,那個被無數(shù)網(wǎng)友譏諷謾罵的年輕人?!?p>  「只是時至今日,大家還覺得他是狂妄嗎?事實上,我和很多人一樣,對此保持懷疑。因為盡管事實似乎擺在眼前,但我們依然很難將這個帶著書生氣息的年輕人,和‘才華橫溢’這樣的詞聯(lián)系在一起,更何況此人還是文學專業(yè)畢業(yè)?」

  「當然了,我們不能說學文學的不能搞音樂,只是根據(jù)筆者了解的情況來看,似乎蘇文正的音樂細胞,是突然間冒出來的。根據(jù)他學校的多位同學陳述,在校期間,蘇文正從未表現(xiàn)過音樂方面的才能。」

  「這就不得不讓人心生疑惑了,是隱藏了實力還是突然覺醒,又或者背后存在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操縱一切呢?」

  「一介書生,能道盡相思也能書寫癡戀還能抒情豪邁,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作詞嘛,好與壞的區(qū)別,對于文學專業(yè)科班出身的他來說不是什么難事。但文字和音樂之間,是存在鴻溝的,從視頻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蘇文正還能自彈自唱,這就不是文科專業(yè)能解釋得了了?!?p>  「那事實是什么呢?我想即便是蘇文正本人出面說明,大家依然不能疑竇盡消。但筆者寧愿相信,是隱藏了實力后的爆發(fā),畢竟這樣才能說得通?!?p>  「要不然怎么解釋,一系列和音樂相關的作品,都是在那次視頻事件之后呢?你們都不行,那我自己來!」

  蘇文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都沒想好怎么解釋,但已經(jīng)有人幫他想好的說辭,雖然有些牽強。

  這篇文章,是景語菡熬夜整理出來的。為了盡可能的還原事情的真相,不惜將她老爸的人脈都用上了,才找到一部《滄海一聲笑》的完整視頻。

  文章首發(fā)在她自己的菡氏景語公眾號上,很快就突破了0萬+的閱讀量,然后被擴散后轉載在各大媒體平臺。

  景語菡最初也只是想分析一下蘇文正是如何能寫出《相思》和《天下無雙》這樣的詞曲來的,但隨著了解的資料越多,卻發(fā)現(xiàn)越發(fā)看不懂想不通。

  文章中沒有提及蘇文正的個人隱私,但從她了解的情況來看,蘇文正的人生很單調(diào),連戀愛經(jīng)驗都沒有,這和她預想的結果不相符。

  且不說作曲,她自己也只能憑感覺來說好不好。但作詞方面,景語菡始終不能說服自己,這是一個毫無情感經(jīng)歷的人能寫得出來的。

  但景語菡知道,懷疑歸懷疑,有些話是不能隨便說的,更不能寫。而且不能因為自己想不通,就隨便給人貼標簽。作為新聞媒體人,在言辭方面要慎之又慎。

  在文章廣泛傳播引起關注的同時,娛樂圈或者樂壇內(nèi)的人卻不關心蘇文正是什么人,他們在乎的是蘇文正的作品,因為從流傳出來的三首作品來看,實在讓人又愛又恨。

  愛的是每一首都是上上之作的佳品,這無疑能給樂壇帶來一股強有力的活力。恨的是水平太高,如果這樣的作品還能拿出很多,那其他人還怎么活?

  要知道,蛋糕就這么大,本來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能吃飽,但蘇文正這么一出手,明顯就不是一口的問題,他這是伸手至少要一半的節(jié)奏??!

  對一般歌手來說,如果不是吃原創(chuàng)這碗飯的,還能爭取一下跟蘇文正合作,你出詞曲我來唱,能掙錢就行。但對原創(chuàng)歌手來說,就很尷尬了。唱功不過,作詞拼不過,作曲更拉跨。

  而受打擊最大的是詞曲創(chuàng)作人,別說碗了,鍋都被端了!更過分的是,原本吃飽了的還會說之前吃的飯菜不香,都是因為鍋不好!

  雖然目前還沒有這種聲音傳出來,但不代表以后不會有,而且來的不會太慢。

  比詞曲創(chuàng)作人更焦慮的,是唱片制作發(fā)行公司。唱片公司靠什么賺錢?放在以往是賣碟,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靠賣數(shù)字音樂或者專輯。

  很多唱片公司,不靠挖掘新人,僅僅手里的版權就可以坐享其成。但現(xiàn)在蘇文正橫空出世,如果他搞出來一堆作品,讓原本的花重金砸來的版權變成了一坨屎,還上哪賺錢去?

  扼殺,這個人一定要扼殺在搖籃中,不能讓他崛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