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九二年三月初五,暴雨,靈臺,風滿閣。
司徒王允受董卓命令到靈臺籌備三日后的出兵誓師出征祭禮,同來的還有尚書仆射士孫瑞。
二人端坐在亭中對弈,王允心無旁騖的盯在了棋局中。而士孫瑞則有些走神,他默默的注視著在暴雨中穿行勞作、絲毫不敢怠慢的徭役勞工們,不覺得感嘆:“哎!自從去年歲末以來,太陽便陰晦不照,淫雨連綿,這種暗無天日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盡頭???!”
王允將手中白字落在棋盤上,淡淡的說了一句:“快咯!”,他看著自己這一著起死回生的險棋,面露喜色。
士孫瑞全然不顧棋局的勝負,警惕的看了看四周,方才小聲的追問:“有多快?”
王允微笑著搖了搖頭,指著棋盤說:“士孫大人!你看!縱是你的攻勢遮天蔽日,只要我這一子落定,汝滿盤皆輸咯!”
士孫瑞這才回過神來,盯住了棋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長安城,蔡邕府。
蔡琰神情復雜的看著不遠處的王乙和貂蟬,密切的注視著他們之間的一舉一動。
“主人,你還好嗎?”
“我不是你的主人,從一開始就不是,你和我都是平等的有感情的人”,王乙說完看向了遠處的蔡琰對貂蟬說:“我夫人對我很好……”
貂蟬沉默了一下,苦笑著說:“文姬確實是個好女子,主人能這么說,那紅昌也就放心了。”
“……他對你好嗎?”
“呂將軍對我很好?!?p> 二人再度沉默,只能靜靜地看雨。
良久,貂蟬方才開口:“我給您講一個故事吧?。俊?p> “好”
十年前,在上巳節(jié),名門望族有一才子與一宮中女官在上巳節(jié)相識,兩人一見傾心后,便私定終身。時間一長,此事被天子知曉,重重的懲罰了二人,并絕情的將二人分開。二人實在忍受不住對彼此的想念,便約好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里私奔。
天子震怒,派出了時任羽林衛(wèi)校尉的董卓去追捕二人,二人面對董卓的圍追堵截,走投無路之下,躲進了一個破廟。
破廟里,一個小女孩剛因瘟疫失去了父母,也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等死。二人本就是善良之人決定救她,最后由男子提議由他引來追兵,由女子帶小女孩去治病。女子帶著小女孩逃到了潁川郡男子弟弟的家中,女子和小女孩得救了,男子卻被董卓當場格殺。
得知這一噩耗的女子為男子生下了一子之后,便在悲憤中自殺殉情。從此被救的小女孩便將董卓視為仇人,她就這樣一直在仇恨和怨念之中長大,直到今天她馬上就可以替自己的恩人報仇了!
貂蟬的故事講完,王乙表情凝重的問:“那對才子佳人是我的父母,而小女孩是你對嗎?”
貂蟬此時早已熱淚盈眶,她默默地點了點頭,取出一只龍紋香囊道:“這是令慈當年送給我的,現在我將它交還給你……”
香囊出現在王乙眼前的一瞬間,他的胸口產生了劇烈的反應,那是一種揪心的痛疼感,他顫抖著手不敢去接。貂蟬急忙要去扶他,但是她離他越近,他的心便痛的更厲害。
“夫君!”,蔡琰急切的跑了過去扶住了王乙,她關切的問:“夫君!你沒事吧?你的臉色怎么會這么難看?你別嚇我!”
王乙苦笑著搖了搖頭:“我沒事,可能是前幾天風寒還沒好,這幾天又太累了…”
蔡琰心痛的撫摸著他的胸口,一抬眼看到了貂蟬手中的龍紋香囊,有些訝異的問:“你這香囊……”
“這是主人母親的遺物,我剛才想把它交還給主人,剛拿出來他就這樣了?!?p> 蔡琰眉頭緊蹙,又見王乙難受的厲害,便對他說:“夫君!文姬先扶你到房中歇息吧!”
王乙點了點頭,蔡琰便又對貂蟬道“紅昌姐姐先在此稍待”,貂蟬有些懊惱和自責,這個香囊能讓王乙有這么大的反應是她始料未及的。
蔡琰小心翼翼的將王乙扶到床上,又替他蓋好了被子溫柔的說:“夫君,安心休息便是,文姬去去便回?!?p> 王乙無力的點了點頭,欲言又止,最后說出一句:“謝謝你了!”
蔡文姬鼻頭一酸,淚水差點涌出來,急忙轉頭擦拭,又轉頭說:“夫君放心,我是不會為難蟬姐姐的!”
王乙聽了她的話,心中莫名的感動:世間竟有如此溫柔體貼、知書達理的女子!
蔡琰再次來到院中時,貂蟬卻不知何時沒了蹤影。只有那只龍紋香囊掛在廊中,隨風飄搖,她將這只香囊握在手里。又從自己身上取下另外一只一模一樣的香囊,兩只香囊放在一起時,同時發(fā)出了兩種不同顏色的微光。她疑惑的佇立在原地怔怔的出神。
二日后,長安靈臺。
從文武百官再到飛熊軍,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董卓身邊的那個名不見經傳的男人的不屑。
王乙站在了靈臺中央,眾目睽睽之下,他有些緊張和發(fā)怵,他顫抖著從懷里掏出了一張紙。
底下的人開始恥笑他,不愧是不學無術的家伙,連誓師講話都要找人代寫照著念,就連董卓也被他逗的咧開了嘴。
他紅著臉,清了清嗓子,氣沉丹田,慢慢的調整著自己的呼吸,開始發(fā)力:“諸君!諸位飛熊軍的將士們!兄弟們!大家一定以為我手里拿的是演講稿,但是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這不是!這是一封休書!”
“???出征之前寫休書干嘛?”
“這人腦子壞了吧!”
底下一片嘩然,眾人交頭接耳的小聲議論著,最錯愕的就是他的老丈人蔡邕了。
王乙沒有理會他們,反而提高了腔調:“如今匈奴劉豹逐兄篡權,復掠邊境,像你我一樣的邊境漢兒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昔冠軍侯霍去病曾有言:匈奴未滅,無以家為!我王乙今日便效仿驃騎將軍,在諸君,在諸位飛熊軍將士面前休妻,立下誓言不降匈奴,誓不回還!”
說罷,他默默的走下臺階向蔡邕叩首,把休書舉到了頭頂:“請岳父大人轉告文姬,待我得勝歸朝再到府中風光迎娶!”
蔡邕難以置信的看著他,良久,才顫抖著雙手接過這封“沉甸甸”的休書。
“不降匈奴,誓不回還!”
“不降匈奴,誓不回還!”
靈臺下,眾人們發(fā)出了山呼海嘯般的響應聲。
“將士們!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