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學的時候,老師布置寫周記,真不知道周記要寫什么,我就開始編故事了。每一篇周記,我都把它當成一個小作文來寫?!兑幻跺X幣的故事》、《再別警局》、《貂蟬珍藏日記大公開》、《周瑜和小喬的互贈情書》、《贊美》、等等,好幾篇,有小詩、也有短文。雖說拿不出手,但都保留至今,記憶猶新。
后來,我寫了一篇《穿越演義》,寥寥草草的幾百字,把中學同學的名字編進故事里,再加上喜愛《三國演義》的緣故,形成了“長篇章回小說”的雛形。從那之后,每到周末,便一發(fā)不可收拾。我們的語文老師,每次看到我寫的“短篇文言文小說”末尾“且看下回分解”,都會期待著我會怎樣編寫下去。雖說我寫得不怎么樣,但這也是對我的一種鼓勵。就這樣,我堅持不懈地寫到了高中畢業(yè)。
自從上了大學,到大學畢業(yè),種種原因,一直很希望把“未能完結(jié)”的作品寫完整。從前兩年開始,我才打算繼續(xù)完成。因為以前的作品,是結(jié)合了中國各個朝代的比較知名的歷史人物,拼湊而成的,但寫到最后實在是不知道從哪下筆繼續(xù)寫了。于是,我在原有的雛形上進行加工,重新創(chuàng)作“章回小說”。因為小時候特別喜歡《三國演義》,電視劇看過,小說翻過,但最主要的還是玩過游戲。日本光榮公司出品的《三國志》系列游戲,是我喜歡玩的三國題材的游戲。在這個系列游戲的第十三代里有《英雄十三杰》劇本,小說的藍本就是以這個劇本來創(chuàng)作的。
剛開始寫的時候,只有三國的人物,總感覺缺少點什么。中學小說雛形里還有日本人物,那我加些進去吧。日本光榮公司出過《信長之野望》系列的游戲,是以日本戰(zhàn)國時代為背景的,歷史人物也不少,我也玩過,并且《三國志》第十二代里也有《信長轉(zhuǎn)生》的劇本。我玩這兩款游戲的時候,以自己為主,設(shè)立了一些新角色,于是我就直接把我和我創(chuàng)立的角色,與《演義》和《信長》里的人物相結(jié)合,加到新創(chuàng)作的小說里面了。經(jīng)過不懈努力,最終完成了這篇小說。
說到小說名字,剛開始我用《三國志13》的劇本名稱《英雄十三杰》來命名,叫《英雄十三杰演義》。后來加入了日本歷史人物,“十三杰”的稱呼就有局限性了,就以現(xiàn)在的名字為名稱了。
小說里的一些段落參考了《三國演義》原文改編的,如有雷同,純屬借鑒,絕非抄襲。
寫得不是特別好,希望各位老師、各位大咖們多多批評指教,不勝感激。
筆者 2020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