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過關(guān)口巧結(jié)善緣
祖逍任憑那幾名婢女嘰嘰喳喳地挖苦胡娘子,一臉懵懂地在旁邊靜聽。
等到里面的議論告一段落,吳娘子這才款款說道:
“念君也是個世家出身,如今流落他鄉(xiāng),著實(shí)可憐可嘆,何況妾又受了你的重禮。
這樣吧,出關(guān)之事就讓妾來想辦法,到時候就說是我的遠(yuǎn)親,如何?”
祖逍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架勢,“多謝夫人相助,此恩此德沒齒不忘?!?p> “受人錢財(cái),與人消災(zāi),你也不欠我什么。”
吳娘子說著頓了頓,忽然語氣轉(zhuǎn)為黯然,“只是妾還有個請求,此去可否幫我在長安打聽一下,是否還有滎陽吳氏的人活著。”
聽說她家族覆滅,想來心中還是抱著萬一的希望,期冀有族人躲過這場劫難的。
祖逍心中感嘆之余,也起了些憐憫之心,拱手道:
“夫人請放心,某必然會盡心打聽,只是若有消息,該如何傳遞過來?”
“這個你不用擔(dān)心,我在那邊也有幾個熟人,到時有什么需要,你盡管開口,或者還可以多少幫你一把?!?p> 她說的熟人,想必就是與甘平有生意往來之人,很可能也是前趙那邊的守將屬下。
說著便讓人拿給他一張紙條,上面果然有幾個地址和人名,不管用不用得著,祖逍都小心收好,又再三道謝。
“好了,你且去吧,等我的消息?!?p> 祖逍老老實(shí)實(shí)地告辭出來,等他走遠(yuǎn)了,環(huán)佩叮當(dāng),珠簾卷起,一名素服麗人露了出來。
“夫人為何讓他幫著尋找家人,將軍都沒能幫娘子打探到消息,此人不過是個破落子弟,哪有什么能耐?!?p> 一名容貌俏麗的婢女不解地問道。
吳娘子意味深長地一笑,“此人絕不簡單,這副字雖然真假難辨,卻能肯定是剛寫的。
有如此能耐,何必不與他結(jié)個善緣呢。”
“什么?剛寫的,那豈不是個贗品?”
一眾婢女大驚失色,更弄不懂自家夫人的心思了。
“我敢肯定,他是故意留下這個漏洞的,否則這幅字誰也辨不出真假來?!?p> 此時祖逍已經(jīng)回到了客棧,看來這位吳娘子還真是世家出身,只是不知為什么,情愿委身于一個平庸之輩。
此女心機(jī)深沉,必有所謀。
不過,那跟他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生活在亂世之中,第一原則就是不能多管閑事。
否則恐怕死的很難看。
眾人沒想到吳娘子的消息來得如此之快,第二天就有人給他們送來了通關(guān)的手令,并且親自護(hù)送出關(guān)。
那是個面目普通的中年男子,十分低調(diào),但守城的士兵一看見是他,連盤查都沒有,就揮手讓他們?nèi)绱酥嗟娜诉^關(guān)了。
看來身份也絕不簡單。
此人自稱也姓吳,一直將他們送進(jìn)了對面的關(guān)口,這才拱手作別。
“盧郎君,我家夫人請某轉(zhuǎn)告,千萬別忘了她的事情?!?p> 祖逍正色道:“還請夫人放心,某必定盡力而為?!?p> 一行人進(jìn)城之后也沒敢在此多做停留,祖逍想了想,還是去找了吳娘子名單上的一人。
那人名叫李韋,是一名貨棧老板,大約四十上下,一看就是個精明能干之人,看到吳娘子的字條,并沒有多說什么。
“請問諸位是準(zhǔn)備去何處?”
祖逍一拱手,“我等要去京城長安投親,想請李君幫忙弄幾張路引,到時候自然會有重謝?!?p> 說著旁邊的董昭便已經(jīng)遞上了一個錢袋,“辛苦了,給李君買點(diǎn)酒喝?!?p> 誰知那人卻用手一擋,搖頭道:“既然是夫人介紹來的,怎能收錢,這樣吧,你們先在此處休息片刻,派個人很我去辦路引?!?p> 幾人萬萬料不到對方會如此爽快,魯衡立刻主動請纓,跟隨那李韋去辦路引。
祖逍也不敢大意,使了個眼色,安排了兩個人在后面偷偷跟著,他們住進(jìn)貨棧的有十幾人,其余的人悄悄分散在街邊隱蔽處。
只等了半個多時辰,李韋和魯衡便回來了,果然帶來了官府的路引。
“還是我送你們出城吧,如今邊境上盤查嚴(yán)格,免得出了紕漏?!?p> 見李韋態(tài)度如此重視,祖逍不禁對那吳娘子的身份都有些好奇起來。
不過這樣的人,雙方又沒有利益沖突,自然不宜為敵,還是盡量交好,將來也多一條路子不是。
那李韋將他們送出關(guān)口,又囑咐盡量走遠(yuǎn)一些再停下來,這才與他們揮手道別。
祖逍等人自然也知道邊境上兇險異常,立刻分成好幾路,快馬加鞭的趕路。
到了黃昏時分,終于趕到了藍(lán)田,此處已經(jīng)離長安很近,氣氛明顯要輕松許多,就連進(jìn)城的查驗(yàn)也不甚嚴(yán)格。
祖逍等人并未住在一個客棧,他與王羲之還有董昭等五人一起入住,另外還有六人分兩批住在同一處。
其余人等祖逍讓他們自行安排,他們都是經(jīng)驗(yàn)豐富的探子,這些事情自然不用祖逍來操心。
安頓好馬匹,祖逍等人便來到大廳里去用餐,他們尋的這處客棧比較偏僻,生意平淡,店中伙計(jì)自然十分熱情。
“諸位郎君要用點(diǎn)什么,我們這里有上好的羊肉和湯餅?!?p> 祖逍點(diǎn)了五斤肥羊肉,又給每人點(diǎn)了一大碗湯餅,然后要了幾斤米酒。
店中難得見到如此大方的客人,伙計(jì)樂得眉開眼笑,腳不沾地的跑動起來。
這店子不大,掌柜的見今日客人多,也親自前來招呼。
祖逍掏出幾個錢幣拋給他,“掌柜的,我跟你打聽點(diǎn)事情?!?p> 那掌柜的低頭看了看,發(fā)現(xiàn)手中的居然是漢五銖錢,不由得滿臉堆笑。
原來晉代錢幣十分混亂,南方使用三國時期吳國所鑄造的大泉錢,北方則多用東漢和曹魏時期的五銖錢。
西晉自己鑄造了一批鐵錢,隨著亂世來臨迅速貶值,據(jù)說賤到有人拿去填堵泛濫的河口。
由于不再信任官府錢幣,民間如今開始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來交易。
所以絹帛和糧食才是硬通貨,此時所說的金,其實(shí)是銅,也有少量流通,而錢幣唯有前朝五銖錢仍然堅(jiān)挺。
由于漢五銖錢在市面上越來越少,因此也越來越值錢了,掌柜的自然樂得眉開眼笑。
“客人有何問題,某定然知無不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