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小捕快,劫個婚!

第九十章 身世

小捕快,劫個婚! 夜雨宜眠 2003 2021-09-06 19:45:00

  有陸家策劃謀反之事在前,如今時隔多年又突然冒出了六皇子一系的消息,皇帝難免有些心緒復(fù)雜。

  他奉先帝遺詔登基之時六皇子一系的勢力依然龐大,登基之初皇帝也是著實度過了一段不短的戰(zhàn)兢日夜的,隨后他在陸丞相以及董尚書等大臣的協(xié)助謀劃之下終于在登基后三年逐步鏟除了六皇子的勢力,然而皇帝安枕的日子沒過幾年,忽然有一天他回過頭去竟赫然發(fā)現(xiàn)昔日曾傾力輔助他登基、幫助他鏟除“奸佞”的丞相大人在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悄然成勢。

  為了轄制陸丞相皇帝又不得不扶植起了董尚書,如今董、陸兩家勢均力敵同時也勢同水火,這正是皇帝想要的局面,可是梅蕓等疑似六皇子殘余勢力的再次出現(xiàn)卻讓作為昔日奪嫡勝利者的皇帝突然開始反思起來。

  當年對于六皇子之事他是否做得太過了?還有,那時候董宏業(yè)和陸行知一心想要除去六皇子當真全部都是為了他嗎?還是他們其實是在未雨綢繆,在為他們將來建立自己的勢力提前踢開絆腳石?

  恰逢中元節(jié)祭祖在即,皇帝在疑心佐臣之時也順道想起了一點父子、兄弟之情,六皇子曾經(jīng)也是先帝最喜歡的兒子之一,皇上便命令梁大人暫緩了對六皇子案件的審問,梅蕓因此才等到了孟廉的醒來。但是今日一早皇上已經(jīng)帶領(lǐng)朝臣去太廟祭拜過了,再多的慨嘆也在祭祀前的這七日的時間里隨著每一聲的“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而又一次被無情地淹沒在了皇權(quán)的陰影里,梁大人從太廟回來之后便接到了開始著手提審梅蕓的命令。只是誰都沒有想到梅蕓還沒有被帶到梁大人的面前便突然中毒昏倒了,更令人吃驚的是孟廉竟將這已經(jīng)毒發(fā)不省人事的梅蕓給劫了去,還當真如他所說的那般帶著梅蕓跑來了皇宮,現(xiàn)在又倒霉地撞在了皇上的眼前。

  “衍之,你是怎么說服梁大人同意你把這丫頭帶出來的?”

  與孟廉一同跪在地上時候季桐還在心存僥幸,覺得既然孟廉能說服梁大人讓他把梅蕓帶出來,那他們現(xiàn)下用同樣的理由應(yīng)該也能說服皇上不去治他們的罪,至少也要向皇上解釋清楚他們季、孟兩家并沒有謀反的心思,可是季桐注定要失望了,孟廉是強行把梅蕓“劫”出來的,他哪需要找什么理由去說服梁大人!

  “小舅舅,這事咱們一會兒再說?!?p>  說實話能在此處見到皇帝孟廉也覺得有些意外,但是對此他可沒有一絲一毫的擔心,反而還在心底里暗呼慶幸。

  有皇上在正好可以免去柳無償再多做猶豫,蕓兒也可以早一點得到醫(yī)治!

  如今孟廉已經(jīng)記起了前世的一切,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梅蕓真正的身世,他相信只要讓皇上看到梅蕓的臉,莫說梅蕓沒有參與謀反,即便有,皇上也會看在梅蕓已故生母的情面上原諒她一二。

  其實前后兩世孟廉都不由分說地將梅蕓按照反賊的身份給抓了起來就是因為兩世他都堅定地認為梅蕓是楊熙將軍的后人。

  根據(jù)種種線索兩世孟廉都準確地猜測到了楊大、楊佑明等人應(yīng)是與十二年前因災(zāi)民暴動一案而被判抄家流放,又在流放途中遭遇劫殺致全家殞命的前威遠將軍楊熙有關(guān),但是在梅蕓與楊家的關(guān)系上孟廉卻又接連兩世都做出了錯誤判斷。

  傳言當年楊熙的夫人在楊熙將軍獲罪之際給楊家生了一個孩子,雖然都說楊夫人當時生的是個男孩,但是因為梅蕓被楊大等人尊為“少當家”,所以孟廉便猜測那傳言可能有誤,當年楊夫人生的應(yīng)該是個女孩,也就是梅蕓

  但實際上梅蕓并不是楊熙之女,當然也并非如楊大臆測的那樣是他好兄弟的遺孤。梅蕓和楊家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而且認真說起來梅蕓的父祖和楊熙將軍之間算是存著一些恩怨在其中的。

  梅蕓其實出身富貴,她的生父是孟廉的老師也就是那個昌河駙馬的同門師兄韓崎韓懷遠,如今官任冀州知府一職,而梅蕓的生母名叫沈婉柔,是曾經(jīng)的太子太傅沈留誠的嫡孫女。

  當年還是三皇子的皇上曾經(jīng)提出過想要納沈婉柔進宮做皇子妃,但是這事最終由于太后和陸家的共同插手而被沈家婉拒了,可越是被阻攔三皇子對沈婉柔的執(zhí)念反而越深,不過這件事情到最后還是由作為臣子的沈家背了鍋,先帝出手直接將太傅之子也就是沈婉柔的父親沈固隨便用一個無傷大雅的罪名貶去了冀州。隨后三皇子大婚娶了陸丞相之女陸霜做了皇子妃,沈婉柔也隨家人一道遠離了京城并在冀州與沈固的學生韓崎成了親這事才算告一段落。但是三皇子同梅蕓一家,還有沈家的糾葛卻遠沒有結(jié)束,而韓家、沈家與楊家的恩怨也由三皇子而生。

  嘉定二十二年北疆一場大戰(zhàn)楊熙從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守邊副將一躍獲封為三品的威遠將軍,這事本與梅蕓一家毫無關(guān)聯(lián),但是因為這是先帝在位期間北疆傳來的第一次捷報先帝便決定加開一科恩科以示慶賀。次年二月也就是十二年前的二月梅蕓的生父韓崎及其同門師弟也就是如今的昌河駙馬姜濯,還有梅蕓的養(yǎng)父梅長寧等人都相繼進了京,只是當時誰都沒有留意到與各地學子一同向京城進發(fā)而來的還有來自濟河沿岸的災(zāi)民們。

  當韓崎等人在考場內(nèi)奮筆疾書的時候梅蕓卻和其他家人在京城之外被無辜地卷入了災(zāi)民暴動之中死傷慘重。

  在那次事件中梅蕓的生母沈婉柔為保護婆母當場被刺身亡,梅蕓的祖父為護小梅蕓重傷不治,兩歲不到的梅蕓被心生惡意的災(zāi)民抱在懷里用來當做人肉盾牌,僥幸脫險后又被狠心販賣,輾轉(zhuǎn)到了豫州之后才被隋氏買下。唯一幸存下來的梅蕓的祖母后來也因為傷重再加上傷心過度積郁成疾沒過兩年便隨著韓家老爺子去了。整個韓家只有那時被關(guān)在考場里的韓崎和因剛出生不到百天當日被留在了城內(nèi)的梅蕓的幼弟兩個人幸免于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