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下山
當今武林論聲望名氣地位,公認有十大劍客,而十六歲提劍闖蕩江湖的薛衣人,便名列十大劍客之一,傳聞薛衣人一身劍術(shù)造詣之高,被稱作天下第一劍客也不為過。
無論什么人能成為薛衣人的弟子,自然是天大的幸事,但也是天大的不幸。
秋滿天因為成為薛衣人的弟子而興奮,可很快秋滿天便體會到成為薛衣人弟子的不幸了。
薛衣人認為秋滿天若能持之以恒,必然能成為可造之材。
正因為對秋滿天的期望極高,因此薛衣人對秋滿天的要求也極高,甚至于某些方面已達到十分嚴苛的地步,而原因——薛衣人不止想調(diào)教出一名超級劍客,而且想要調(diào)教出一個劍試天下的天下第一劍客,甚至于天下第一高手出來。
薛衣人在秋滿天十歲的時候,將薛家劍法毫無保留的傳授給秋滿天,等秋滿天用了十五天學得薛家劍法以后,薛衣人便極少對秋滿天口頭上指點,而是命令秋滿天用自己的方式苦修一年。
薛衣人傳授弟子的方式,重在于挖掘弟子的潛能,讓弟子在修習劍法的過程之中,尋到一條屬于自身的獨門用劍風格與方式。
昔年薛衣人修習劍術(shù)的過程也是如此。
秋滿天學得薛家劍法之后,薛衣人消失了足有一年,第二年殘秋薛衣人才來到孔雀山莊,驗收秋滿天的習劍成果。
薛衣人先看秋滿天演練了一面薛家劍法,但沒有指點秋滿天劍法之中的錯誤與否,等秋滿天演練完畢之后,薛衣人就提出實戰(zhàn)。
劍本來就是用來殺人的,一個人的劍法倘若不實戰(zhàn),那么也是紙上談兵,薛衣人最重實戰(zhàn)。
這是真正的實戰(zhàn)。
秋滿天、薛衣人兩人在楓樹林交手。
兩人所施展的都是薛家劍法,可薛家劍法在兩人手上的威力卻天差地別,在薛衣人手里,薛家劍法儼然成了一套無敵于天下的武功,在秋滿天手中,薛家劍法雖然精妙,但殺傷力并不算很大,放手里也不算很強。
兩人初次交手,秋滿天只出了三劍,便被薛衣人一劍劃傷擊倒。
薛衣人對秋滿天已手下留情了,否則秋滿天不是傷,而是死。
可薛衣人也沒有對秋滿天完全手下留情,因此秋滿天的傷口極深,這一道傷口足矣令秋滿天永生難忘。
薛衣人便是要秋滿天永生難忘,永遠不會再犯下類似的錯誤。
——行走于江湖之上,一旦犯下了錯誤,便可能永遠沒有改正的機會,薛衣人所傳授的一切功夫,都是為了讓秋滿天能在江湖上生存下來。
秋滿天最初有些震驚,乃至于生出了恐懼,可秋滿天畢竟是聰明人,因此很快明白薛衣人的用意。
寧愿多流血,而不愿意送命。
秋滿天的想法簡單而純粹,正因如此,秋滿天幾乎每次傷好了,便和薛衣人實戰(zhàn)。
每一次受傷之后,秋滿天也都會自我反思檢討,思忖如何破解薛衣人的招式。
秋滿天十一歲到十四歲這三年時間,薛衣人、秋滿天前前后后一共交手了三百一十五次,有時候甚至一天交手三四次。
最初第一年,薛衣人幾乎將秋滿天虐得痛不欲生,在薛衣人面前,秋滿天很難走過三招,雖然兩人用的同樣劍法招式,但劍招威力差距乃是天壤之別,用不堪一擊四個字來形容,實在再好不過。
經(jīng)過第一年不停流血的殘酷教訓之后,第二天的秋滿天實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雖說薛衣人擊敗秋滿天仍舊輕松容易,可秋滿天已不如第一年敗得那么凄慘了,但身上的傷口更多,流血更多,但其中一大部分都不是致命部位!
從表面上看去,秋滿天毫無進步可言,可事實上唯有秋滿天自己才明白,當他能避開薛衣人致命劍傷的時候,則代表他已精進迅猛了。
等到第三年,薛衣人已久將功力壓到和秋滿天同等的情況下,兩人劍招對決,這個時候秋滿天已能和薛衣人勉強過上三十招以上,有時候招式之間甚至可以你來我往,可是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秋滿天總是差了一點點。
三百一十五次決斗,秋滿天屢敗屢戰(zhàn),卻無一勝績。
若是一般人早已灰心或者喪失與薛衣人一爭高下的斗志了,其實薛衣人也擔心秋滿天喪失斗志,他深知一個武者倘若喪失斗志,那么也代表這位劍客已失去了進步的空間,他的弟弟薛笑人正是如此!
薛衣人不希望秋滿天重蹈覆轍。
不過薛衣人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秋滿天雖然敗,但斗志還在,勝利的信念反而越來越堅定,但每天沉思的時間也越來越多。
有一天,秋滿天向薛衣人詢問:為什么每次交手,到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弟子總是欠缺那么一點點?
秋滿天很早之前就有疑惑,他經(jīng)過多次嘗試改變,而后又經(jīng)歷了將近五十場實戰(zhàn),重傷足有十七次,可仍舊沒有任何改變,這才詢問薛衣人。
師父領(lǐng)進門,修行看個人這個觀念早已在秋滿天心里,根深蒂固了。
薛衣人沒有任何驚訝,事實上他早已等待秋滿天來詢問他了,他也早知道秋滿天必定在實戰(zhàn)之中一次一次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其實薛衣人想過直接告訴秋滿天,不過思忖一番以后,薛衣人并沒有告訴秋滿天。
原因很簡單:他希望秋滿天能做到已天地為師以自己為師,而不局限于自己這個師父的高度,自我反思,永遠是最好的老師。
對于秋滿天的疑惑,薛衣人給出了回答。
“你的劍法已經(jīng)很不錯了,而且也有了屬于自己的風格,但還欠缺一點——實戰(zhàn)。”
秋滿天愣了一下:實戰(zhàn),這三年來我們不是天天實戰(zhàn)嗎?
不過,秋滿天很快領(lǐng)會了薛衣人的意思。
秋滿天看著他道:“師尊的意思是我還沒有進行過真正的交手?”
薛衣人點了點頭,道:“武林之中那些名滿江湖的劍客都是通過自己的本事,通過一場場血戰(zhàn)殺出來的,只有通過一場場真正的生死搏殺,劍術(shù)才能有脫胎換骨的變化,得到真正的精進,這些年來我所傳授你的所有本事,都只不過是為了在江湖搏殺打基礎(chǔ)而已。”
秋滿天深吸了口氣,道:“因此我如果還想繼續(xù)提升,就必須在江湖上闖蕩,否則必然難以成為江湖上第一流的劍手,是么?”
“不錯!”薛衣人淡淡道:“當初你父親要我傳授你劍術(shù),我最大的遲疑也正是在此:你們這些武林世家子弟的武學天賦雖然不錯,但真正在江湖上闖蕩歷練過的人實在不多,而不經(jīng)過生死搏殺,很難成為最頂尖的劍客?!?p> 薛衣人看著自己的得意弟子道:“你的武功劍法已到了一個瓶頸了,想要再有進一步提升,只有兩條路可以走?!?p> “哪兩條路?”
“第一,呆在孔雀山莊苦修內(nèi)功,內(nèi)功一旦突破,你的劍法威力自然也就大幅度提升,從而或多或少彌補一些實戰(zhàn)經(jīng)驗方面的不足!”薛衣人道:“第二,收拾包袱行囊,在江湖上走動闖蕩,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領(lǐng)悟劍法真諦?!?p> 秋滿天沉默了一陣,問薛衣人道:“師尊認為徒兒應(yīng)該選擇那一條路?”
薛衣人目光如炬,盯著他,道:“你學劍的目的是什么?”
秋滿天不假思索道:“我想讓世人提起孔雀山莊,想到的不只是孔雀翎,而是我的劍,更是我們秋家人?!?p> 薛衣人道:“孔雀翎是公認的天下第一暗器,也正因為你們孔雀山莊擁有孔雀翎,才將暗器世家唐門都壓倒,而你若想你的劍超越孔雀翎,那么你就必須用劍壓倒天下的劍客,否則又有誰會認可你的本事呢?”
“是的!”秋滿天不再迷惘了,神情也堅定起來,對薛衣人道:“師尊,過幾日我便下山到江湖上闖蕩。”
薛衣人雖然并沒有想過干涉弟子的道路,可弟子能選擇他認可的第二條道路,薛衣人也十分欣慰。
薛衣人道:“還不必著急,等你十五歲之后再到江湖上闖蕩,這段時間為師還傳授你一些本事以及一些江湖上的經(jīng)驗?!?p> 秋滿天自然無不遵從,江湖多風波,多險惡,秋滿天闖蕩江湖不為求死,而為求生,求強大,本事越多自然越好。
就這樣,秋滿天在山莊又呆了一年,這一年秋滿天學習得更家刻苦,十五歲剛滿,秋滿天帶著小小的行囊下山闖蕩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