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歷皇帝忌辰之后的二十多天,準確地說是二十三天,就是國姓爺鄭成功的忌辰。名義上,永歷朱由榔是大明皇帝,而鄭成功是藩王,儀注當然應該以皇帝的忌辰為重,但實際操辦的時候,鄭成功的祭祀典禮規(guī)模遠在永歷皇帝之上。這也難怪,畢竟整個東寧上下,都是鄭成功的親信部屬,幾乎所有人都從未見過永歷皇帝朱由榔長啥樣。
離開鄭成功的忌辰還有七天時間,姜承志一行人就跟著洪暄回到了安平鎮(zhèn)。永歷皇帝忌辰的時候,分散在臺灣各地的官員將領都奉命原地值守,但鄭成功的忌辰,幾乎所有的官員,能返回安平鎮(zhèn)的都陸陸續(xù)續(xù)回到了鎮(zhèn)上。
毛淵明早已請朱蒼酢寫了一份奏報,把進獻祭品和在祭奠儀式上誦唱的申請遞交給了陳永華。沒過幾天,陳永華就派人來告訴毛淵明,鄭經照準了“毛利國人”的申請,并且送了一張儀注單子過來,上面詳細寫明了忌辰當天的行程安排,以及“毛利國人”的位次——祭奠儀式在寧南坊延平王廟進行,項紹寬因為是世孫鄭克臧的師父,因此與陳夢球等人同在鄭經身后的第二班里,毛淵明、許緯辰和姜承志作為外洋人,和英國商館的代表在一起,其余“毛利國人”則只能在廟外觀禮。
毛淵明看完單子,順手遞給了許緯辰。許緯辰掃視了一眼,笑著說道:“咦?紹寬現(xiàn)在成了人上人了。”
項紹寬聽了一皺眉,緩緩說道:“這是鄭經的安排,咱們可還是革命同志?!?p> “哈哈,阿寬你別緊張,鄭氏有鄭氏的規(guī)矩,咱們服從就是了?!泵珳Y明也跟著笑了起來。
“對了,我們參加祭奠儀式,服裝要不要特別準備?”
“不用了吧,忌辰又不是熱孝,不需要穿孝服,何況我們也不是鄭成功的家人。”
“就是,而且就算需要穿戴什么,也應該由延平郡王府準備,當場分發(fā)給來賓,怎么可能讓來賓自己準備呢?!?p>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之際,許緯辰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便問李書同:“田箑跟著陸希星他們去了南洋,沒人會吹簫了,我們唱歌的伴奏沒問題吧?”
“應該沒問題?!崩顣孕艥M滿地說道,“有古琴和吉他就夠了,你不還要打鼓么?!?p> “也是,這首歌慷慨雄壯,有沒有蕭倒是影響不大?!痹S緯辰聽李書同這么說,也就放心了。
“行吧,那這幾天大家就休息休息,用空的話就幫老金搞搞熱氣球?!?p> 鄭成功忌辰的正日子是五月初八,已經是格里高利歷的1672年6月3日,天氣又比之前永歷皇帝忌辰的時候炎熱了不少,尤其是之前一日剛剛下過一場大雨,在太陽的照耀下,空氣中蒸騰著水汽,大家即使站在原地不動也會感到悶熱。
祭祀典禮依舊是在辰末巳初時分開始,所有人等按照事前安排的次序進入延平王廟。延平王廟的格局和寧靖王府相似,三進的院落坐東向西,以示心懷故國之意。自大門而入,第一進是前殿,陪祀甘輝、張萬禮等殉國將領,第二進是正殿,奉祀鄭成功神像,后面還有第三進的后殿,不知具體是作何用途。
項紹寬隨著禮部官員的引導,進入正殿前的院內站立。鄭經帶著鄭氏宗族在正殿里祭祀,殿外第一班是陳永華率領的楊英、柯平等朝廷重臣,第二班是馮錫范、陳夢蝶等王府近侍之人,第三班則是陳澤等將領。毛淵明、許緯辰和姜承志則只能和達克萊斯等英國商館的隨員們一起,站在前殿門前的院子里,更不用說其余的穿越者們都得在延平王廟的門外等候。
隨著禮部官員的高聲唱喝,祭奠儀式開始。先是由陳永華誦讀了祭文,然后鄭經和董太妃帶領鄭氏宗族向鄭成功神像跪叩行禮。項紹寬遠遠望去,見鄭克臧在鄭經身后跟著跪叩,旁邊還有個婦人牽著一個兩歲大小的孩童,心想這恐怕就是鄭經的次妃黃和娘和次子鄭克塽吧。
鄭氏宗族祭拜已畢,殿外的第一班和第二班眾人,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依次進入正殿叩拜,第三班的官員將領們,則只能在殿外叩拜。至于在第一進前殿前的眾人,更是只能在禮部官員的安排下,遠遠地磕了頭了事——許緯辰自然是又沒有磕頭,只是這一次站在一群英國人中間,別人也很難注意到。
待眾人行禮已畢,鄭經便問王守禮:“還有什么儀注么?”
“回王爺,’毛利國人’還有一曲頌歌,要為國姓爺獻唱。”王守禮躬著身子,笑嘻嘻地答道。
鄭經點了點頭,說道:“此事我記得,就請他們上來吧?!?p> 于是王守禮連忙吩咐小太監(jiān)到外面?zhèn)髡?。時間不長,一眾穿越者便來到了正殿門前,仍然像上次在鄭經生日宴上那樣,排列隊形,李書同、蘇沐汀和許緯辰架好了樂器。
在場的官員將領比上次壽宴時要多一些,有些人聽過“毛利國人”唱歌,有些人沒有,但都屏息凝神,想聽聽這次能唱出什么曲調來。
毛淵明見大家準備好了,便向前跨出一步,拱手向著鄭經說道:“王爺,這首歌專門獻給國姓爺,請王爺、太妃和眾位大人欣賞?!闭f罷又向李書同點了點頭。
李書同點頭會意,馬上撥動手中吉他的琴弦,蘇沐汀和許緯辰也跟著李書同的旋律開始演奏。一段慷慨激昂的前奏過后,緊接著后兩排男聲氣勢雄渾的和聲“啊……啊……”,一個頓挫之后,前排男聲開始合唱:
“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面對冰刀雪劍風~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蒼天賜給我~的金色的華年;做人一地肝膽,做人何懼艱險,豪情不變年復一年;做人有苦有甜,善惡分開兩邊,都為夢中的明天。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血淹沒人間~安得太平美滿,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一曲唱罷,全場鴉雀無聲。鄭經愣了許久,沒有說話。
這一次鄭成功忌辰之前,穿越者們進行了充分的訓練,這種整齊并且有序的分聲部和聲唱法,在明代宮廷里都不一定能辦到。鄭經號稱延平郡王,其實一輩子僅僅在福建沿海生活過,更不可能聽過這樣有品質的合唱。至于周圍的官員將領,平日里看戲文,一把胡琴一面小鑼兩三個演員就可以開唱,更不可能聽過這種氣勢排山倒海的大合唱,只是鄭經沒有表態(tài),大家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喝彩。
寂靜了半天,鄭經緩緩問道:“這歌叫什么名字?”
李書同連忙笑著回答:“向天再……”
許緯辰馬上打斷李書同的話,向著鄭經朗聲說道:“王爺,這歌叫作《大英雄鄭成功》!”
“大英雄鄭成功?!”這個回答讓鄭經一下子又陷入了沉思,“放馬中原……北國……江南……豪情不變……年復一年……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王爺,王爺……”王守禮看鄭經半天不說話,輕聲提醒他。
“毛先生,請你們給本藩再唱一遍!”鄭經忽然大聲命令道。
“再唱一遍?”李書同聽到鄭經這樣的命令,一下子愣住了。毛淵明趕緊向他打手勢,李書同這才反應過來,揮手示意伴奏再次開始。
“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又一遍唱罷,圍觀的眾人還是不敢出聲,靜靜地等著鄭經的反應。
“好!唱得好!”鄭經的聲音不大,但在一片寂靜之中,很輕易地傳到了眾人的耳朵里。當場立刻爆發(fā)出了山呼海嘯般的頌圣聲:
國姓爺英雄蓋世!
王爺英明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