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著書立傳
圖書館的大門一側,擺了一排的桌子。眾人注意到,凡是進門的書生,都先去那桌前驗了一下銅牌;而報書出門的人,也要拿銅牌走到桌前登記。眾人自然是不用的,溫奴帶著她們徑直走向通往二樓的樓梯。在樓梯口的一側,又有一塊藍底白字的木牌。這塊木牌上,說明的正是標點符號的應用與說明。若說前面的“置換辦法”讓王玄玉等人冷笑,這塊用來說明標點符號的應用的牌子,則讓這位老人家既臉色不好看,又有些沉默。
他教書育人了大半輩子,太知道斷句的重要性了。這標點符號一出世,天下一半的啟蒙之師可以不用教書了。
博老太醫(yī)也是第一次踏進這圖書館,見老朋友頓住不行,他不由暗嘆了一口氣:看起來,九殿下是鐵了心要讓世家難堪了??匆谎圻€蠻沉得住氣的溫奴,他笑問,“這是何時放在這里的?這樣的好物,為何只是放置在了圖書館里?”
溫奴先拱手,向博老太醫(yī)微微欠了欠身,“回老大人的話,這牌子自從圖書館建成就樹立于此。我家殿下說了,這標點符號的應用,或許還不成熟,只待天下學子一一驗證實行。”
“如何驗證實行?”身著廣袖疊領拖地長裙的謝琳瑯開口問道。
溫奴也向謝琳瑯微微欠了欠身,“回謝夫人的話,是通過學子們對照這些符號的應用,重新將歷代的注書釋卷進行加注。若是這些符號夠用,能用,且能讓進入這圖書館讀到新本的學子順利理解書中的意思,就算是成功了。我家殿下的意思,有了這標點符號,也能替好些大家省下些筆墨了?!?p> 呵,這是省筆墨的事兒嗎?王玄玉莫名覺得,溫奴這話,有些針對他。他看一眼看著溫和儒雅的小溫奴,倒是沒將眼前的人和任紅彥送到任紫琳跟前的小掌案聯系在一起。
“九殿下好魄力!”他冷笑。
溫奴微笑以對,“諸位請上樓?!?p> 二樓主要是公共閱覽室。眾人隨著溫奴進門,發(fā)現原色的長條木桌前,坐滿了身著各色長袍的書生。他們或奮筆疾書,或兩眼黏在手里的書卷上,或是低聲誦讀,默默記憶,沒有一個人注意到他們一群人進門。
“這里,主要是諸子百家的典籍,我家殿下收集了市面上現存的各種注釋版本,諸位若是有興趣,可以前去翻看?!睖嘏珵榇蠹逸p聲解說道,“不過,這里不許高聲喧嘩,還請各位謹記?!?p> 高聲喧嘩?這是將他們世家看做了什么?王玄玉暗暗冷笑一聲兒,轉頭示意庾泰帶人去找?guī)妆緯纯?。敢號稱收集了市面上現存的所有注釋版本,王玄玉不得不說,這位九殿下也是位敢說大話的高手兒。
庾泰接受到王玄玉的示意,拱手出列。和他一起的,還有幾個顯然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弟。
“相同的典籍,第一個代碼都是一樣的;如果注釋人不同,則第二個代碼不同。諸位,請。”溫奴又如此提醒道。
不大一會兒,庾泰就有些臉色不好的走了回來。他算是有些明白溫奴為什么要特意強調這里不能“高聲喧嘩”了。他抱回來的這一摞書,其實就是一本,那就是《孟子》。這其中,有三十七本注釋版,一本用標點符號重新斷句的新版。而那三十七本注釋版中,就有庾家都未尋到的孤本。
和庾泰一起走到書架里的幾個世家子弟臉上也有些不太好看。相比起庾泰來,他們的感受只深不淺。原本見這樓里的書生毫不關心他們這么多人進門,還在心里嘀咕裝模作樣的人,這會兒,心底只剩下嫉妒了。
這樣的圖書館,他們也想要。
王玄玉親自查看了三十八本《孟子》,臉色是越來越難看。這三十八本《孟子》,其中就有他的注釋本。他曾為自己能夠傳道受業(yè)解惑而自豪,可這會兒,心里只有難堪。
將書放回庾泰的懷里,他示意庾泰將書放回原位置,心下對任紫琳的認知有多了一層:九公主真是好手段啊,原本寧皇或太女對她是有忌憚的,但如今卻被她帶著將矛頭轉向了世家。有了共同利益,她們母女或姐妹倒能一心了。
可這利益聯盟,又能持續(xù)多久呢?原本想的應對之策肯定是不能用了,王玄玉不得不重新思考該如何面對任紫琳了。
到了三樓,溫奴仍舊是示意大家去拿書。不過,相比起二樓來,三樓的人明顯少了好多。甚至公共區(qū)域的長桌都只被占了兩三個。
帶著人去拿書的,仍舊是庾泰。這一次回來,他的臉色更為古怪。
王玄玉也不問,身后就從他拿回來的書里撿起一本。這本書并不厚,藏藍色的牛皮紙做封皮,倒也顯得有幾分莊嚴厚重。他隨便翻了一頁看,但很快,就將書合上,瞇著眼看蒼藍色書皮上的書名。
《諸氏脾胃論》。
這本書,博智軒倒是知道一二。諸氏,本是寧國的小世家。非濟城人氏,其祖遠在管城以北。諸氏太祖也是太醫(yī)出身,最善內經調養(yǎng),可惜諸家發(fā)家時間不過三代,便遇上了戰(zhàn)亂。戰(zhàn)亂中,諸氏幾乎慘遭滅門。就連博智軒都以為,《諸氏脾胃論》再也見不到了。沒想到,這圖書館中,竟有收錄。
王玄玉顯然也是知道諸氏的。他皺著眉,去看扉頁上的書序。只見這書序又與眾不同:諸氏簡介。下面用了近千字對諸氏的來歷、傳承、擅長以及他們在三國中做出的犧牲與貢獻,進行了簡單的闡述。這還不算完,第二頁是一張折疊頁。展開了,正是一張折疊在書中的、諸氏的家譜。在諸氏家譜的正下方,又有一句話:諸氏雖因戰(zhàn)亂而滅族,但其血性風骨永存,其醫(yī)學精神不滅,其愛國氣節(jié)不滅,凡讀得此醫(yī)書之人,當銘記諸氏為大寧、為大寧醫(yī)學所做出的貢獻,感念諸氏,銘記歷史。
看到這句話,王玄玉的手不禁抖了起來。博智軒等人見狀,連忙扶其坐到一旁。
“你啊,”博老太醫(yī)一邊急忙為老友扶脈,一邊嘆氣,“年紀不小了,當時刻銘記平心靜氣?!?p> “平心靜氣?”王玄玉將書送到博老太醫(yī)的眼前,“這若是你博家的傳記,你能平心靜氣?”
博老太醫(yī)將書接在手里,前后翻看了一番,不由也眼角微微濕潤,“三國戰(zhàn)亂,消亡我世家。那是天罰,也是人禍,但,那不是消亡……好!好??!不負我世家之血灑遍了我大寧的疆土?!?p> “如這樣的書冊,圖書館里已經收藏了幾十本?!睖嘏谂赃呍俅屋p聲道,“殿下說了,這將會是圖書館記下來幾十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凡是我大寧的人雄,都應當被人們銘記在心,感念在懷。不過,這也將會一項繁瑣、繁重的工作,進展可能不會太快。”
“只要有人做,不會有人嫌慢?!敝x琳瑯馬上說道,“敢問這位小公子,九殿下這圖書館是只收納那些已經……”
“不,”溫奴微笑著回答謝琳瑯,“謝夫人說錯了,這圖書館不是九殿下的圖書館,而是寧京的圖書館。它屬于我大寧所有百姓。第二,我家殿下說了,只要是我大寧的英雄,有關他們的故事和傳承就有資格陳列在這圖書館里?!?p> “好!”謝琳瑯幾乎是立刻道,“三國戰(zhàn)亂,我謝家子弟損傷大半,殿下這里若是沒有人手,我謝家愿意整理好了他們的傳記和傳承送上門來?!?p> 庾泰不由看了謝琳瑯一樣。他知道,她的重點在于傳記,而不是傳承。
“這當然好。”溫奴一下就應承了下來,“不過,還請謝夫人知道,所有入圖書館的書,都是要經過審核的。當然,我們絕不可能無故阻攔。”
這話一出,王玄玉和庾泰也不由心動了。不過,既然溫奴應承了謝琳瑯,就不可能拒絕王家和庾家。他們二人暗暗對視一眼,都知道任紫琳這是又在世家打開了一個缺口???,誰又能拒絕這樣為家族和族人著書立傳的機會呢?
“太女這圖書館辦的好,我王家的有些藏書,愿捐圖書館一份。”
“王家有此心意,那是再好不過了?!睖嘏耘f是溫柔以對,“不過,倒也不是必須捐的。若是王老肯借,在下就感激不盡了?!?p> 現在,圖書館已經有了活字印刷術和木板水印書,印制的速度已經跟上來了。就是紙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不太適用于快速印刷。
在場的都是人精,溫奴這話一說出口,他們立刻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這,可是他們所有人都還不曾知道的新消息。一時間,大家都有些沉默起來。
“這位小公子,是不是四樓以上,我們就能踏足了?”一直帶著人動作的庾泰,拱手輕聲問溫奴。
溫奴對他微微欠身以作回禮,“庾公子真是心細之人,是的,四樓以上,涉及到技術機密,只能請諸位暫時止步了。不過,若是諸位愿意一物換一物,也是可以到四樓抽一本書,或者由專人為您選一本書下來的。”
“一物換一物?”庾泰是真心的有些好奇,“敢問小公子,這四樓的圖書,到底是什么?”
“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之物,不過是些印刷術,造紙術之類的雕蟲小技?!?p> 這話,是九殿下說的嗎?她竟然將印刷術、造紙術稱為雕蟲小技嗎?庾泰和一眾世族人都沉默了。他們也都明白了,何為“一物換一物”。其實,應該是“一技換一技”吧?
“這一物換一物,可有具體的說法?”
陌上蒲
日常表白不再擁有,愛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