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宗四年農歷八月十六,諸事皆宜,由于中秋剛過,街道的燈籠還掛著,孩童們三五成群的嬉笑打鬧,人們還沉浸在節(jié)日的歡樂中,就連穿著破舊的人臉上都是堆滿了笑臉,大家都不約而同的看向同一個地方。
從南門街的街頭起,便看到了穿著喜服的隊伍浩浩蕩蕩的走來,隱秘在人群后面的兩個人注視著這一切,其中有一人帶著面具看不出表情,但透過面具,便看到那雙眼睛冷得如深冬的雪。
由于隊伍太長,兩人看了一會還沒見到轎子,那面具男眼神又多了點不耐煩,一旁沒有帶面具的年輕人朝這個面具男揖了手后,轉身去了茶館,不一會兒又再次回到面具男身邊,拱拱手說道:“爺,里面請”
兩人來到茶館的二樓靠窗位置,這個位置把這街上的景象都盡收眼底,甚至還能看到南門的牌匾。
兩個點了茶和點心,不急不忙的喝著吃著,像是這市井之人看熱鬧的模樣。
這時,旁邊一桌的兩人交談起來,肥胖男說:“聽說這溫家庶女原本是嫁袁家的,怎么改成與皇家結上親了?這溫大人怕不是有什么想法不成?”
另外一個瘦一點的男子聽了思考片刻,回道:“聽說這穆王早年間得了一種怪病將年歲不永,而當今皇帝未立中宮,各家都想送女兒去宮里,倒是這溫大人看起來不太想與宮里有牽扯的樣子”
“如此說,那溫家倒是真的清流人家了”
“清流人家難說啊,只是不想趟宮里的混水罷了,嫡女嫁探花郎袁湘文,庶女嫁穆王,而這穆王且是個短命的,這以后的富貴.......”
兩人話里有話,全然不顧旁那桌,而這時街上人聲漸漸鼎沸起來,孩童們正開心的追著迎親對伍。
面具男一雙眼睛望向街上那隊伍,透過人群直直盯著花轎似要看穿花轎一樣,沒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待轎子走過后,兩人結了賬便離開了茶館,剛出茶館被人流推搡著朝轎子那邊去,面具男望著遠去的轎子,眼里多了一絲疑惑。
兩人隨著人流駐足觀看了一會后,便離開人群朝后巷去了。
來到巷尾一頂轎子旁,其中一人朝四周望了望,拱拱手問道:“爺是回府嗎?”
好一會轎子里才幽幽的傳出聲音:“不然呢?今天好歹是我成親的日子,新郎不在,好戲怎么開場?”
沒錯,這轎中之人便是這京都人人談論的主角,別人口中命不久矣的穆王。
一旁的年輕人是穆王的隨從,名喚子期,兩人趁著府中忙亂,溜出來去了趟金福寺,看完太妃后趁新娘還沒到,現(xiàn)下又趕緊偷偷溜回王府。
說起來他也是定好婚期的那天才知道,與他成親的不是嫡女溫玉,而是庶女溫婉,還聽說那庶女為婚事跳了湖,那天又剛好救了她,說來也是有緣。
由于新娘子昏迷,婚期也是拖了一段時間,那段時間穆王內心有種秋后再問斬的煎熬。
不是穆王不愿成這個親,只是他不想被束縛在這京城,成親對于他來說,是離開這個地方的阻礙,可沒有溫家還有李家,總能找到一家讓他乖乖被栓在京城的。
他不是沒想過反抗,可反抗的結果就是,自己的母親余太妃被趕去了金福寺,美其名曰替皇室祈福,要不是今天趁著辦喜事,王府里事多,他也不能溜出來去看望自己的母親。
那寺里何其艱苦啊,余太妃才去沒多久便瘦了一大圈,還患了肺疾,寺里也沒找郎中看,好在這次去看望的時候拿了不少銀子給那寺里,只是郎中說這病怕是以后會留下病根。
一路從寺里出來的時候,穆王便下定決心,離開這里的計劃要加快了......
其實說起來,這門皇親,便是從很早就定下來了的,那時溫相還只是個言官,剛從江南調往京城,也不知道是誰提了一句嘴,說是溫大人治家甚嚴,他家的女兒應該差不到哪去,這老皇帝便記下了。
坊間都在傳聞溫大人的女兒個個都神童,最大的女兒排行老二,是個庶出,名叫溫婉,4歲時就啟蒙了,5歲讀完了百家姓、千家書,說是6歲寫的字比一些有功名的讀書人都寫得好。
三女兒溫玉是溫大夫人所出,長得傾國傾城不說,還善音律,因是嫡出,家中寄了很大希望在她身上的。
四女兒溫晴也是個庶出,生母早年間去世了,但因長得極像生母,溫大人倒也比嫡女還偏愛些,聽說性子溫柔嫻靜,更是繡得一手好女紅。
于是老皇帝一連下了幾道旨,各種抬了溫家的官階,那溫大人也爭氣,也就十來時間便坐到了宰輔的位置,溫夫人甚至還得了誥命,這榮譽實屬罕見。
這老皇帝雖沒明說讓穆王娶溫家哪個女兒,但溫家?guī)缀跏悄J嫡出的三女兒要嫁穆王的。
于是在庶出二女兒溫婉及笄之年,便與一個遠房表親,也就是袁家,結了親。
可后來為什么變成溫婉嫁給穆王,這其中的原由穆王不得而知。
只是不知怎么的,嫡三姑娘剛與袁家的喜事辦完,溫家又悄悄的辦了場喪事,這喪事辦得蹊蹺,京城的人都眾說紛紜,可傳來傳去都說庶女的不是。
穆王聽到傳言的時候,第一個想法不是想著這庶女有多不妥,而是有多不幸,他甚至能感同身受,就像自己當初在宮里那般.......
明明自己什么也沒做,明明自己什么也不要,可總有人覺得你要了你做了,自然便是威脅了,何其可笑!
其實在他知道是溫婉的時候,他內心是有點不明確的感覺的,像是欣慰,甚至還有點期待,總之這個感覺不算太差。
此時的穆王坐在轎子里,他摘下面具,雙手用力揉了揉自己的臉,重重的呼吸了一口,他望著一旁的面具,俊朗的面孔透露著一絲疲憊,該來的還是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