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黑與白的史詩
黑色和白色,永遠在人的認知力處于對立的地位。
可這是為什么呢?
為什么人們總是把黑與白放在對立的位置?
為什么人類鮮少去思考這個問題?
有的人說黑色是象征著沒有任何光線進入到人的視野,而白色則正與之相反,象征著所有的光都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可是為什么黑像征著黑暗,而白像征著光明呢?
為什么不是白像征著黑暗,而黑像征著光明?
人們仿佛是被某種模因影響了一般,就是固執(zhí)的認為黑色是負面的,白色才是正面的。
有沒有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
那如果是以一個這樣的背景來闡述呢?
古代的人類生活在黑的陰霾之下,凡是不聽從于黑命令的人會被掛在青銅的柱子上風干。
人們不得不忍受著,隨后在一代接一代的忍受中慢慢的麻木。
漸漸的,人們認為服從于黑的命令是絕對正確的,是不可以違抗的鐵律。
可是就在這時,黑的兄弟白覺得人類那唯唯諾諾的樣子可真是無趣,于是打算給他們自己懶得去碰的一些東西,想看看人類能不能變得有趣起來?
最開始是從青銅的君主那里順來的火焰,然后是從海洋的君主那里拿走的水。
幾位君王也是閑得無聊,大方的把這些東西給了白,也期待祂能做出一些能夠讓他們感受到新鮮的事情。
可是人卻在取得了這些彌足珍貴的東西之后沒有任何的進步。
于是玩心不死的白做出了最作死的行動。
白將自己所掌管的世界第五元素——精神賜予了人類。
可是就在祂做出了這個舉動之后,黑對祂的行為表示了不滿。
黑認為這是在加強那些奴仆種族的力量,很有可能沖擊到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
于是在一次爭吵后,白與黑決裂,帶領各自的眷屬進行了一場橫亙萬古的戰(zhàn)爭。
最后黑贏了,祂把白用鐵鏈捆在青銅柱上,扔進了火山。
可是,黑最后也死了。
被人類殺死了。
因為白給予了他們思想,他們開始不愿成為祂們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