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娟與方文博到達甑從書府上時,真巧遇到甑家二房的兩個兒子帶著媳婦與孩子們出來了,看這情形,估計也是帶著妻兒回娘家拜年。
葉娟他們是小輩,見到甑從良與甑從善兄弟二人得率先見禮。
雖然不喜歡他們,可禮卻不可廢。
二人躬身施禮,說著新春祝福的話。
此時對方如果是個知禮數(shù)的,親近的上前扶一把,就是不親進的也得說兩句場面話吧。
可這兩家人,連大帶小都高高的昂著頭顱,哼一聲都沒有,居然就這么從他們身邊插身而過了,仿佛沒看到他們這行人似的。
葉娟無語,與方文博對視后搖了搖頭。人啊,還得有自知自明,可千萬別把自己太當回事,誰離不開誰啊。
門口這事他們沒放在心上,直接入內去拜訪老夫人了。
清輝堂是老夫人的院子,此時正堂里坐著不少人。
甑元楓、甑元柳還有甑從書夫妻,以及甑從安與甑從輝家的幾個兒女們均在位。
搬家時甑元文一家并沒有跟著過來,如今仍留在海安城。所以此刻人雖多卻比去年少了不少,缺的還有甑從慧幾個姐妹們。
葉娟與方文博先向眾長輩們磕頭拜年,接著又與平輩的甑從書兄弟見禮互拜,之后才坐下來接受甑從輝家?guī)讉€小輩們的拜年祝福。
一翻折騰后,眾人這才坐下來好好敘話。
葉娟直接被老夫人拉著在她的右邊踏上坐下了,而她右手邊,坐著的是身懷六甲的毛雪瑤。
二房薛氏見此不由得撇了撇嘴,心里很不屑,“真是個上不得臺面的鄉(xiāng)下丫頭,居然坐在長輩們上首。”
她雖憋屈卻也不敢放肆。
去年過年老太太暈了幾次,她提心吊膽了一年,就怕她忽然就那么去了。
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她可千萬別走了,要不然他們家得有麻煩,來個三年喪期,以為她相公能不能復出都是問題。
今年過年是分開過的,老太太提前派人到她家通知的,他們也就是昨天過來拜年才住下來的。
來這之前,她曾被甑元柳再三告誡過,如果她再出言不猻氣著老太太,他決不會顧及夫妻情面,也不會看在孩子們份上,將會直接休了她,所以她只能先做個鵪鶉了。
而且今年三房人不在,她也少了比較與聊天的人,反正過了今天也就正月十五再來一次,以后能不來就不來了。
上首,老夫人正細細詢問著葉娟怎么安排過節(jié)的,又問了昨天初一去了哪家拜年,以及拜年時又遇到什么人什么事等等,她邊上的毛雪瑤適時的插些話,一時歡聲笑語不斷。
甑元柳看著那三人聊得歡,臉上掛著笑容心內卻不以為然。
雖然他也看不上那二人,可此刻看他們居然能哄得老娘敞開心懷,他也能放下面子搭理一二了。
這門干親其他不說,就這方面而言倒是合他心意,他希望他的老母親能健康百年。
葉娟眼角瞄了下,踏下左手邊坐著甑元楓夫妻,甑元柳夫妻坐在他們對面。
甑從書、方文博、甑易(甑從輝長子)坐在甑元楓下手,而甑從安則站在甑元楓夫妻后面,正慵懶的抱著臂,似乎在瞧著甑鎧與甑昊兄弟(均為甑從輝兒子)兩搞怪。
她又掃了薛氏一眼,那人似乎坐那神游。
而神游中的薛氏,此刻卻忽然想起她的女兒們了。
她這個人在家里比較受重視,爹娘雖對她不如兒子卻也很看重她,不然也不會把她嫁給前途光明的甑元柳,可她也不知道怎么就長歪了,對自己三個女兒并不太好,還嚴重的重男輕女。
三個女兒說親在他們起勢前,所以嫁的對象并不顯赫,甚至連佳婿都稱不上。
為了圖對方是個舉人門楣,也為了對方家族的強盛,她把長女許人做了填房,女婿年紀都快跟上甑元柳了,而且對方還是甑元柳的同窗。
為了財,她又把次女許給了一個富商,沒權沒門第就算了,她居然給此女找了一個滿院子是小妾的花花腸子。
雖然是正妻,可滿院子妾室庶子庶女,日子能好過?
小女兒按理是她的最小孩子,不是心頭肉總歸也能疼點吧?可她偏偏為了大兒子,就差把小女兒給賣了。
那時甑元柳都已入仕,雖然只是個七品小官,可家里不窮,有他自己兄長經(jīng)商稱著,根本就不用拿女兒去換利益。
但薛氏就這么做了。
她被二女兒嫁拐著的遠方親戚鼓動,就把女兒許給一個四品官為貴妾。
這個四品官雖然年紀不大,卻還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發(fā)妻。
他要納貴妾,也不過是為了幫助發(fā)妻打理后院照顧幼子并且為他開枝散葉罷了。因為那發(fā)妻自生下他唯一的長子后就一直纏綿病榻,最多也就能打理自己而已,卻遠不能協(xié)助他打理后宅內外。
一個當官的,官還不小,為他稱門面的后宅夫人必不可少,可發(fā)妻去了還好,再娶個填房也就是了,可偏偏那原配還占著位子,而且長子也是她所出,最重要的是,這夫君的心也在她身上,這樣的妾,哪怕是貴妾,誰家會把識文斷字又能掌家理財?shù)呐畠核瓦M這個火坑去?
這位四品官也是沒辦法了,納普通妾,一般好人家里的女兒肯定不會同意。
就是許若貴妾,也是尋么了好久。
這位四品太太雖然不愿意,可她也無法反抗,普通妾室無法出面幫著夫君打理里外不說,還怕夫家真把她給休了。沒有辦法,她染惡疾,這都不用找理由了。
就這么托關系找門路,這才找了出身較高又能識文斷字的甑元柳家幼女。
而這個四品官,為了納到合心意的愛妾,就給搭了臺,允若薛氏,給她長子說了京城王氏家旁支的女兒。
這三個女兒,唯一的共點就是同嫁一地,同在青山郡,娘家指望不上,也就她們自己互相守望了。
而甑元柳,在三個女兒說親一事上,居然沒有任何異議,不得不說他這人也是個冷心冷肺的。
這就是甑從書與甑從安從來都不認可他的原因,自己女兒都不問了,更何況他們這些隔房子侄們?
室內正歡聚一堂時,老夫人房里的仆婦進來回報,說良大爺與大奶奶回來了,還帶著一群王家人過來拜年。
眾人聽了不由一愣,這甑從良不是帶著妻兒回王家拜年的嗎?怎么又返回來了?看這時辰,估計還沒到王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