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那石碑上,可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秦風,你來看!這石碑上的四個字??墒恰⑸窦缐?!四個字!”
“什么?”秦風一愣,原本他沒著急過去,就是看到那墻邊只有四個字,并沒有太多的東西,所以,秦風。才沒有直接過去,而是。先看了壁畫。而這個時候,秦風,聽到殺神祭壇四個字,不由得也是一愣!趕忙,快步就跑了上去!
抬頭定睛看向了石碑,看清楚那四個字的時候不由得,微微點頭!
“老爺子,這確實是殺神祭壇四個字,由此可見,這里確實說的是他!難道,這次我們要探查的是他的墓,或者說,是他的神墓不成!”
“你們兩個夠了!”玉如櫻,終于忍不住了!這兩個人,這么半天就一直在打啞謎,就像有什么話,見不得人,一樣!
“額,哈哈哈,老爺子,咱家大小姐,生氣了,你給咱們家小姐,講講他的故事吧!”
“哈哈,行了吧,秦風啊,老頭子我老了,而且,我說啊,咱家大小姐,也不愛聽,否則怎么可能,跟著我這么多年,連他也不知道呢?所以啊,你們小兩口的事情,還是你說吧!”
“哈哈,那。小婿可就不客氣了!”
“賢婿請!”
“你們兩個有完沒完!”
“如櫻啊,又調皮,我們說這人,可以說,是我們東方,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殺神!他的名字,你應該聽過,他就是白起!”
“白起,秦國的那個?”
“嗯,對,就是他,秦國白起!相傳白起,羋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陜西眉縣常興鎮(zhèn)白家村人。戰(zhàn)國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后代。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余座,為秦國統(tǒng)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于杜郵。作為國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tǒng)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名列武廟十哲。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國力就已經(jīng)十分強大了,秦昭王十二年,秦國制定了東進擊敗三晉圖謀天下的大戰(zhàn)略,強將成了秦國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繼續(xù)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順應時勢出現(xiàn)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
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擔任左庶長,領兵攻打韓國新城,今河南伊川縣西。
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韓魏聯(lián)軍扼守崤函以阻秦東進,秦國的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二國。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實擊虛、先弱后強的戰(zhàn)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lián)軍后方,多次擊破聯(lián)軍分隊及后方留守之軍,逐漸將韓魏聯(lián)軍主力包圍于伊闕,最終滅韓魏聯(lián)軍二十四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又渡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此戰(zhàn)白起一戰(zhàn)成名,因功升任國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發(fā)兵攻魏,一舉奪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為秦的東出崤函奠定了基礎。
秦昭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聯(lián)合攻下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白起攻打趙國,奪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而在秦楚丹陽、藍田之戰(zhàn)后,楚國國勢走向衰微。伊闕之戰(zhàn),秦軍大勝,秦國意圖展開南面攻勢,繼續(xù)削弱楚國。秦昭襄王寫信給楚頃襄王,要率領諸侯與楚“爭一旦之命”。楚頃襄王只得同秦講和,并娶秦女為婦。以后的秦昭襄王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楚頃襄王都與秦昭襄王政治會盟,表示服從于秦。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2年,楚國出現(xiàn)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頃襄王聽說后覺得稀奇,就召來詢問。此人卻是一位主張合縱的縱橫家,他用楚國過去的光榮歷史和今天的恥辱激勵楚王。楚頃襄王也有向秦報仇之志,于是派使臣前往各諸侯國,進行合縱伐秦的活動,秦國聽聞后決定予以楚國更大的打擊。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1年,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給秦講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0年,秦國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今襄州,而后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qū),自斷后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9年,秦軍穿插到楚軍背后,大破楚軍,攻占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焚燒了楚王的墳墓夷陵今湖北宜昌縣西南,向東進兵至竟陵,楚軍潰不成軍,退卻到陳今河南淮陽,楚頃襄王將陳作為都城,仍稱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國巫、黔中郡。
楚頃襄王遷都到陳后,聚集楚東地的武裝,僅得10余萬人,向西雖奪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個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經(jīng)過秦國一連串的打擊后,楚國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被秦滅亡。
秦國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能撫養(yǎng)軍士,戰(zhàn)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白起名震天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4年,白起率軍攻打救援韓國的趙、魏聯(lián)軍,大破聯(lián)軍于華陽今河南新鄭北,擄獲韓、趙、魏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魏將芒卯敗逃。又與趙將賈偃交戰(zhàn),溺斃趙卒二萬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5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公元前264年,白起攻打韓國南陽太行道,斷絕韓國的太行道。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3年,白起攻占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上黨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絕斷。韓國國君韓桓惠王命上黨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馮亭不愿降秦,同百姓謀議道:“上黨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絕斷,我們已不可再為韓國百姓了。秦兵日漸逼近,韓國不能救應,不如將上黨歸附趙國,趙國如若接受,秦國憤怒必攻趙國。趙國受敵一定親近韓國。韓、趙聯(lián)合,就可以抵御秦國了?!庇谑桥扇藞蟾孚w國。趙國國君趙孝成王與平陽君趙豹此計議。平陽君說:“還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帶來的禍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處?!彼J為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
趙孝成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二人勸趙孝成王接受馮亭的上黨郡,他們說:“發(fā)動百萬大軍作戰(zhàn),經(jīng)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趙孝成王又問平原君:“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派武安君白起來進攻,誰能來抵擋?”平原君回答說:“別人難與白起爭鋒。廉頗勇猛善戰(zhàn)、愛惜將士,野戰(zhàn)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勝任?!?p> 于是,趙孝成王聽從了平原君計趙勝的計謀,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今SX省高平市西北,以防備秦軍來攻。
趙國接受上黨,為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zhàn)點燃了導火索。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1年,秦國大將王龁攻韓,奪取上黨,然后攻趙。
據(jù)史料記載,趙國大將廉頗在長平布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是空倉嶺防線,第二道是丹河防線,第三道防線是百里石長城。三道防線東西數(shù)十里,星羅棋布,互相連接。秦軍與趙軍的第一,次遭遇戰(zhàn),發(fā)生在第一道防線以西的山谷。混戰(zhàn)中,秦軍斬,殺趙國前鋒,突破空倉嶺,攻占趙軍前線重鎮(zhèn)光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