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和黎敏的關(guān)系并沒有像王進奇和小楊姑娘那樣保密,他們選擇公開,大家也接受了這種新東西。是他們戰(zhàn)勝了世俗還是世俗根本比較軟弱?其實主要是他們之間有愛,上帝說愛能戰(zhàn)勝一切,世俗在真愛的面前也只能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被世俗戰(zhàn)勝的都是那些不堅定的愛情。
長話短說。話說趙慧麗把鄭魯帶到她家見過趙慧麗的父母之后,他們對鄭魯?shù)挠∠蠛芎?。鄭魯?shù)男蜗笫堑湫偷膶W者氣質(zhì),淺度近視,有時戴眼鏡,有時不戴眼鏡。鄭魯和趙慧麗的母親很有緣份,很談得來,他們時常探討一些哲學問題,把東西方哲學家談?wù)摿藗€遍。他們經(jīng)常用微信開視頻會相互用外語聊聊天。后來久而久之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辦個外語角,在外語角里面,他們還可以幫助一些學生成員和社會成員解決一些社會心理困惑。
說干就干,他們在籬笆網(wǎng)上登記了一個外語角,并注明可以輔助學習英語和法語,但是主要是解決一些社會心理困惑問題。所以,有段時間鄭魯經(jīng)常接到有人要參加外語角的電話,鄭魯也欣然接受他們的加入。不過,在幾個月的運營中,鄭魯還是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一是很多男生是沖著找對象而來的,一開始見有很少一些女孩子,就不常來,后來見女孩子逐漸多了后,就經(jīng)常來,當然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二是一些受邀請的朋友反而覺得這種外語角是和小咖啡店合伙的,騙成員的飲料消費款的,其實鄭魯和趙慧麗母親找的咖啡店和他們沒有任何生意往來,任何的費用都是青風公司董事會撥款搞的外語小說網(wǎng)資助的,社會上的人受騙太多,所以戒備心很強,動不動就懷疑這個是騙人的,那個是騙人的,事實上這些公益事業(yè)的東西在美國、加拿大很普遍的,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社會心理;三是有些成員對外語角活動方面提出了過多的苛刻要求,經(jīng)常對組織的活動形式提出意見,但是他們?nèi)煌浟诉@是一種公益活動,而不是商業(yè)活動,所以沒有那么多的高要求;四是有些會員對于鄭魯辦這個外語角非常懷疑舉辦的目的,懷疑是否免費以及免費的目的,直接詢問鄭魯免費辦這個外語角的真實目的,鄭魯一時語塞。反正是五花八門,鄭魯有時也自己反思,感覺國人享受免費的東西都有點怕了,很多免費的東西都是背后有商業(yè)目的,但是如果有一個真正免費的東西或者服務(wù)提供在面前,很多人都望而卻步了。這不得不讓鄭魯想起一件國際事件,在911事件當天,很多飛機迫降加拿大的紐芬蘭機場,在機場附近的加拿大家庭都自愿地免費地為各個受難乘客提供洗澡、干凈衣服等等。對于鄭魯來說,這個外語角的舉辦也把國人對于免費一詞的理解摸透了,在中國免費一詞在國人的心目中可能已經(jīng)不是無償提供的意思了,可能是在讓顧客無償獲得東西的同時需要付出點啥隱秘的東西,國人的戒備心很強。
在外語角里,鄭魯和趙慧麗母親被問及最多的就是關(guān)于婚姻和工作,他們感覺現(xiàn)在的大學生對于工作的關(guān)心度要大于婚姻的關(guān)心度,畢業(yè)之后的工作的著落是現(xiàn)在大學生首要關(guān)心的事情。其次就是加班,996等等,現(xiàn)在的大學生已經(jīng)普遍成為了社恐,很多人害怕工作,因為他們聽說一工作就會面臨無盡的加班加點去完成任務(wù),有時更要工作到凌晨2、3點。鄭魯深深地感覺到這個社會的現(xiàn)實投射到校園里會產(chǎn)生多大的效能啊,他也覺得這個社會應(yīng)該對勞動者更寬容些,不應(yīng)該動不動就解雇,而且也應(yīng)該降低錄用標準,不必一定追求錄用高學歷人才。鄭魯體會得到他們的焦慮,怕失業(yè)、怕工作、怕婚姻、怕生育,其實每一項都對國人是一個挑戰(zhàn),在精力、金錢、體力方面都是一種未來的消耗戰(zhàn),使得很多人望而卻步。
因此,針對在外語角運營過程中遇到的是是非非,鄭魯和趙慧麗母親決定合寫一本書記錄這些點點滴滴,并取名《心靈家園》,他們覺得很有意義。在《心靈家園》那本書里可能會出現(xiàn)種種他們遇到過的問題。比如“婚姻是什么,為啥彼此恩愛卻最后離婚”,又比如“努力讀書之后,為何成績還是不理想”。他們的回答是這樣的:
“婚姻是什么,為啥彼此恩愛卻最后離婚?”
“愛情是美好的,但是現(xiàn)實中往往是彼此相愛的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組織家庭,有些人組織家庭了,卻最終走向離婚。婚姻是一種契約承諾,承諾責任和義務(wù),有愛才會承諾,但是承諾不等于就是愛情保鮮膜。往往不斷翻炒和加熱的食物不會壞,所以愛情也需要不斷去呵護,光有承諾是不能把愛情永久保存的?,F(xiàn)實中的一些愛情往往是一方深愛另一方,而另一方卻不太深愛對方,像這種愛情更需要雙方呵護和維護。愿有情人終成眷屬?!?p> “努力讀書之后,為何成績還是不理想?”
“努力讀書只是過程,但是成績是讀書技巧、身體狀況、老師教學水平狀況等多方面的綜合結(jié)果,不是一個方面的問題,所以努力讀書作為一種過程并不能保證結(jié)果一定是理想的。反過來說,我們讀書并不是為了成績而讀,而是為了掌握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中去。我們應(yīng)當去讀書,享受這一過程,而不是為了成績?nèi)プx書,后者就變味,成為本末倒置了。為成績而去讀書是我們每一個讀書人都應(yīng)該避免去走的道路。往往是忘記成績這種功利性東西之后,讀書更努力和扎實,成績也會變得更好?!?p> 鄭魯和趙慧麗母親的這本《心靈家園》將解開很多人的心里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