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過年
張緒民這次回家,見了老伙計們也了決多年的夙愿,就領(lǐng)著家人滿身輕松的回城了。張緒民走后,張忠誠就來到老輩子家,讓老輩給選個黃道吉日把路邊的核桃樹給伐了,老輩子就問你這老老頑固,和張緒民爭了幾十年了,如今和解了。
張忠誠說:我以前是托大自負(fù)了,張緒民能放下身價,踏入我家門坎,和我一起憶苦思甜促膝長談。我就想通了,是我太固執(zhí)了,世道早變了,我還守著族長這個虛名,沾沾自喜,想要和他爭個高低,實在是我太狹隘了,我現(xiàn)在早已放下對他的成見,心里也豁達(dá)了。老輩子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你們兩家都是張家的子孫,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為了點虛名薄利爭了幾十年,現(xiàn)能夠和好也是咱們戶里的一件好事。
桂花從泗溝砍柴回來,就滿懷心思的來到林嬸家,昨天她找虎子和張福來,來到泗溝同學(xué)朱正廷坡上弄柴,在回來的路上,被朱正廷強(qiáng)留到家中吃飯,桂花和虎子和朱正廷不熟,不好意思去,被玉芬拉著同去了。
在他們吃完飯閑諞時,朱正廷談起去山西臨汾磚廠做磚的事,朱正廷己經(jīng)去過山西兩次,和臨汾那廠里的窯主要說好了,過完年后就領(lǐng)著人去,就邀請張福來入伙同去,張福來的為人他了解,入伙后就好找人手了,張福來還在思考要不要去,玉芬急的就答應(yīng)了,就開始商量找人的事,桂花在旁聽他們要找人,還缺個做飯的,就覺得自己能行,很想去?;丶液筮^來和林嬸商量。
桂花滿懷心思的,領(lǐng)著孩子們來到林嬸家,林嬸正在燒炕,桂花就和孩子坐在林嬸旁邊烤火。林嬸問她話她都一幅心不再焉的樣子。林嬸看她那樣,就擔(dān)心家里出了什么事。她說家里沒有事,心里有事,就支支吾吾的說了來意。
林嬸說,你這是讓我受難常,我應(yīng)承了你,你家這么多地,還有孩子都要我管,我人老了身體胳膊腿不行了,實在磨不過來。我要是不讓你去,你在家沒有錢花,拿什么養(yǎng)活孩子。又長嘆一聲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虎子的娃我能管,你的娃我也要管,就是再磨人(苦難大:)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孩子和你餓死,你就去吧,家里的事就交給我這老骨頭吧。
桂花說地里的活不用林嬸操心,到時候有娘家他大(爸:)和哥來照看。林嬸聽后說:即然地里活不用管,就讓虎子也跟著同去,也能給家里掙兩零花錢。桂花忙說:不行,他去了,地里活還不把你勞死。林嬸說:咱家的情況你又不是不清楚,年年靠你姐周據(jù),虎子和你去,有你照顧我放心,家里的地到時侯我找你姐來幫忙。
桂花聽林嬸這么一說,心里也心酸,婆婆的日子苦,她又幫不上力,還來給添罪受,又沒有別的辦法,這看不到頭的苦日子,也不知何時是個頭,想安慰她想不出話來,只能同意和虎子一同去,哄她暫時高興。她們娘倆說話時,小兒子在她懷里睡著了,她就想抱回去睡,林嬸讓她等會,邁著小腳(用布纏小的:)蹣跚的走進(jìn)臥室,拿出兩盒綠豆糕遞給孫子說:把這拿回去你娣兄份著吃。
桂花推辭的說:這個太多了,留一盒你和孩子們吃。林嬸說:好我的瓜娃里,這是你緒民大回家時送給我的,你就拿走吧,我還有。又叮囑桂花不要讓蓮花知道。桂花問:你沒給她嗎,林嬸說:她日子過的比我們都強(qiáng),什么也舍不得給我,這次我也不給她。
隨著爆竹聲的響起,新的一來又來了到,胡子還是沒有回來,桂花最后一點念頭也破碎了,年年過年時,別人家是熱熱鬧鬧的過年,她家是艱難的過難,去年借玉芬姐伍拾元過個年,今年胡子不在,年過的就更艱難了,她用賣蘿卜的錢買了個最便宜的豬頭,這樣肥的,瘦的,連孩子們最愛啃的骨頭都有了,娘家老娘送過來了幾斤粉條,還有林嬸給的兩斤豬油,就這樣將就過個年。
其實今年她沒啥心思過年,往常過年胡子都在家,雖然常和她拌嘴,爭吵。但吃飯時一家人熱熱鬧鬧坐在一桌,也有過年團(tuán)圓的氣氖,今年胡子不在她就覺得缺少點年味,就忍不住又去玉芬家了!
胡子沒回家桂花心煩,張福來也心急,桂花來他家時談?wù)摵拥氖?,張福來就說,晚上領(lǐng)著桂花找族長張忠誠商談此事。
張忠誠是村里的大戶人家,過年時客人一波接一波接連不斷,雖然家庭現(xiàn)在未落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親戚朋友們還是很多的,以前過年時,他家更是風(fēng)光,族里的晚輩們都要來給族長,拜年磕頭的,現(xiàn)在新社會了,就取消了那些規(guī)矩,也沒有那些禮數(shù)了。
張福來和桂花晚上過來時,張忠誠才送走今天最后一家拜年的客人。見張福來提著禮包進(jìn)來就說:咱們自家人,你來就來,還拿什么東西干嗎?張福來笑著說:這過年里,我們晚輩總不能空著手來找長輩吧!張忠誠說:你也太講究了,你能空手來看我,我就高興。他接過張福來的禮包,放在中堂下的長柜上一堆禮包中,讓他們快坐。張福來就說了來意,張忠誠說:此事也不大,正好過年族里人都在,就叫大伙開個會,叫族里的人都來商量這事情。
開族會是張家族里的傳統(tǒng)習(xí)俗,以前張家族人遇事時就到祠堂開會議事,除四舊時,張家祠堂被拆了,建成了隊里的公房和打麥場,如今沒有了祠堂張忠誠就把族人請到家里來議,現(xiàn)在雖然族里沒有那么多規(guī)矩了,也約束不了人了,張福來一說開族會,張家大小人物都來了,擠滿張忠誠家中的客廳。家中沒有那么多板凳,晚輩們就自覺的胳蹴在木柜前,或靠在墻角邊。
張忠誠也沒想到還能來這么多人,心里很是心慰,說明張家人心還是齊的,還是有凝聚力的。就讓芳芳快去燒水,桂花聽后就跟著去幫忙。
張忠誠開始先說:今天要議這事不大,就沒有邀請金家的金震山。隨后他就講了胡子的事情,讓大伙都說說看怎么辦。人們就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這時桂花和芳芳抬了一大盆雞蛋水讓大伙邊喝邊議。桂花和芳芳先給長輩們舀上,晚輩們也說的口渴了就自己動手舀了。
最后他們商量出三個辦法,一是報警,張鎖子的親戚在西府那邊有關(guān)系,可以讓警方幫忙杳尋,二是讓人去省城找張山娃,他是張家在省城最大的干部,看能有什么關(guān)系找到人,最后就是自己尋人去找,讓老輩子帶兩個晚輩去找。
這三個辦法都可行,最后決定還是找人去找最現(xiàn)實點,大伙們顧慮,胡子在家都是不務(wù)正業(yè),要是在外面又干啥壞事,報警找的話,不是給胡子挖坑,讓警方抓去,胡子家就完了。就決定最后實在找不到時再報警。老輩子就說:要我找的話,以我的修行和能力怕是不行,得去秦王山松云寺,找我的摯友黃老仙出山。
大伙就決定于張福來陪老輩子去一趟,請黃老仙出山,找人花的消桂花拿不出,就由族里大伙先湊出,過后胡子找回來,再想辦法還給大伙,族人們都同意,有力成的多出,沒力成的少出,幫著桂花把這事扛過去。
張福來見大伙這么的熱心,就坐不住了就說用不著大伙出錢,他這幾年還攢點錢,夠找胡子用,他們是一起長大的兄弟,他就陪黃老仙出山走一趟,拴子哥聽到說,他也是胡子的堂兄,也上算一個,陪看張福來同行。還有人也要求同去,大伙覺得張福來他倆去找人就夠了,再多人去花消太多也沒必要。
秦王山是秦嶺山脈的支脈之一,東西走向,位離縣城西60里外的洪河鎮(zhèn),主峰海撥2078米,是南山地區(qū)境內(nèi)海撥最高的山脈,山勢崢嶸,挺撥峻秀。奇峰林立,高聳入云,引人入勝。兼華山之氣勢,融黃山之峻秀。是道家,隱士的修煉隱居的勝地。
松云寺坐落在秦王山腳下,有棵形似浮云,狀如蒼龍的勁松,相傳當(dāng)年王莽廢漢稱帝,追殺皇族劉秀,劉秀逃入秦王山,被追的無路可走,就躲在松樹下,對松樹說:松樹,松樹,今日你若是能保護(hù)我逃過此劫,日后我飛黃騰達(dá)時定封你為神樹,保你千年不老。說罷突然天就降大雨,淋著追兵們無法追蹤,都去躲雨了,劉秀也就化險為夷,逃過此劫,日后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光復(fù)漢室,定都洛陽,尊奉漢元帝。
劉秀稱帝后,為保答松樹的救命之恩,封松樹為神樹,為樹建寺廟封位,稱樹為神樹,稱寺為松云寺,派人日夜守侯,又刻篆立碑鉻記此事。后來寺周圍也遷來了許多逃難的人,和守樹的后人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松云村,一些奇人異士也來隱居于此。
張福來議事回家后,想著少不了玉芬的一番數(shù)落,沒想到玉芬是個深明大義明事理的人,并沒有說他,只是讓他出門尋胡子時多加小心,遇事不要自己撐能,要多和拴子哥商量。又感慨不能去山西做磚了。張福來說:孰輕孰重咱要理的清,胡子的是大事,現(xiàn)還不知道人在那里是生是死,咱賺錢的機(jī)會多的是,不在乎這一時,我會處理好朱正廷這事的,會讓朱正廷滿意的。
西北農(nóng)民
寫了五章了張福來還沒有動身,都是被桂花的日子耽擱了。想起林嬸的日子心里不由的想流沮,也是農(nóng)民對西府之行亳無頭緒,不知從何寫起,爭取讓張福來早日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