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趙元勛

第四十八章 熱火朝天

大趙元勛 無語道尊 2083 2021-07-09 17:00:00

  修橋鋪路,搞公共工程,這是一件慈善公益之事。

  對于這個時候的人,尤其是那些鄉(xiāng)紳地主來說,這可能夠讓自己在地方上留下美名的好事。

  更何況,他們本身在鄉(xiāng)里也有許多田地,還是屬于大頭。

  因此,一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后,也都沒有吝嗇,紛紛捐錢出資。

  尤其是聽說會按照出錢多少,將名字鐫刻在石碑上,以此紀念之后,掏錢更爽快了。

  最讓人沒有想到的,還是陳氏族長,這一回居然出了五千錢。

  陳謙自己也出了兩千錢,在這事上面,他還是很大方的。

  如此一來,僅花了兩天時間不到,手中募集到的錢居然達到了三十萬!

  再加上鄭縣令答應的那八萬錢,幾乎是原本定額的兩倍了。

  無論什么時候,那都是有錢好辦事啊!

  一下子,陳謙的腰也直了,說話也利索了,擼起袖子,便準備開干。

  此時七月剛過,正值八月初,天氣是還挺熱的,但已經(jīng)是漸漸的進入秋季了。

  這個季節(jié)去搞工程最合適,因為雨水不會太過厲害,天氣干爽。

  當然,如果再過一個月的話,那可能會更好一些。

  但問題是,十月開始,百姓們要進行耕作不說,同時還得參加武備。

  因為秋高氣爽,正是北方鮮卑南下?lián)屄拥暮脮r候,大趙邊塞各縣必須加緊戒備才行。

  其實不單單是大趙,基本上從秦漢新以來就是這樣!

  這已經(jīng)是成了一個慣例了。

  在國家安危面前,其他的事情都得先擺在一邊才行。

  修水渠雖然重要,與這個可沒法比。

  到時候,基本上所有的青壯都沒空來做事了,搞工程幾乎就沒有希望了。

  一旦再拖到了十一月,那時天氣已經(jīng)是開始變冷。

  陰雨綿綿,可能再來一場早雪的話,這工程便只能夠拖到第二年去辦了。

  要是一朝不幸,今年遇到旱災,大家?guī)缀蹙椭荒軌蚴鞘譄o策,眼睜睜的看著。

  這條水渠大概有四十里長,起于水陽鄉(xiāng)忠孝里西面的山腳下,在那個地方與雁門水相連接。

  而后,沿著這山腳往北直行。

  等到了豐和里之后,便拐了一個六十多度的大彎,再沿著雁門山主脈山腳下向東一路延伸過去。

  一直到了水陽鄉(xiāng)最東北角的雁山里之外,才拐角向東南方向直線而下,又與雁門水接在了一起。

  水渠所過之處,承接了從山里來的各條山溪。

  所有的水流都先匯集到了水渠中,再流向各里的田地之中。

  同時,在豐和里西北方向利用地形,挖出了一個湖來蓄水。

  乍看之下,這條渠就像是長弓,而雁門水就好像是弓弦。

  整個水陽鄉(xiāng)除了水間里之外,其他七個里都給圍在了這水渠里面。

  為了保證水量,他在水渠兩端都設計了一個水門。

  平時的時候,水門開一半,讓水流可以正常的匯入雁門水。

  一旦是洪水爆發(fā)的話,則將水門全部打開。

  那樣,洪水便會從水渠兩端泄入到河流之內(nèi),隨著河道排走。

  反過來,若是干旱之時,則將水門全部關閉。

  從山上流下來的所有水,都被截留在水渠范圍之內(nèi),大家也都有水可用。

  之所以會這樣設計,完全是因為過往除了水災旱災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村民們的爭水問題十分嚴重。

  在陳謙的記憶中,有一年山左里與懷仁里就因為爭水而大打出手,傷亡了不少百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一次除了設計這條主干渠之外,還設計了許多的支渠。

  這些支渠與干渠也用水門連接,而后通往各里的田地之間。

  但水門卻并不掌控在各里手中,而是直接由鄉(xiāng)嗇夫控制。

  如此一來,旱災之時,誰也不能私自關閉水門,遏制下游用水。

  尤其是,支渠上面不得再私自截流。

  一旦被發(fā)現(xiàn)的話,將被嚴懲。

  如果能夠完全實現(xiàn)他的這個設計,那么,水陽鄉(xiāng)日后就能夠做到水旱從人,不受水旱之災的影響了。

  除非,真遇到了那種稀罕的災情,超出了這水渠的承載能力。

  否則的話,基本都沒有可擔憂的了!

  剩下的水間里因為正處于雁門水的南岸,他們的情況又不一樣。

  所以,陳謙給他們設計的,乃是一段沿河的堤壩,用來抵擋雁門水上漲之時的風險。

  這件事情太過重大,他也不得不全力以赴的去做才行。

  開工之前,先召集了幾個里正,將事情都給交待得明明白白的。

  并且,還給每一個人都劃分了負責任的區(qū)域。

  本來,這些里正以為自己只負責本里就行了,沒想到陳謙把他們對調(diào)了。

  大家相互錯開,自己所在的里由其他里長負責。

  這樣一來的話,誰也別想偷奸耍滑。

  畢竟,你要是對別人那邊的工程不上心,到時候別人一樣對你!

  陳謙自任總指揮,負責整個工程的調(diào)度安排,尤其是與縣里的對接。

  八月初三,據(jù)說是個好好日子,適宜破土動工。

  他帶著百姓們祭過神之后,便正式開工了。

  因為這件事情關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所以,水陽鄉(xiāng)的百姓們都十分的積極。

  但凡是做工的人,陳謙都包他們的吃喝,而且每人每天十五錢工錢。

  錢雖然不多,但因為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大家也都沒有說什么。

  整個水陽鄉(xiāng)的青壯加在一起,除去那些服役的之外,大概還有五百多人的樣子。

  陳謙也沒有讓他們分散開來干,而是各自分工之后,從最西面開始干起。

  幸好這只是修水渠,又不是太復雜的地形。

  否則的話,這點人工和預算,那根本就是瞎扯淡!

  工程一開始,便進入到了熱火朝天的狀態(tài)。

  那響亮的號子聲,甚至遠傳數(shù)里之外。

  高柳縣的人們再次被他這大手筆給震驚了!

  誰也想不到,這年紀輕輕的嗇夫,居然這般硬氣,整出這么一件大事來。

  外鄉(xiāng)的不少百姓因為正是農(nóng)閑之時,所以,有不少還跑過來詢問能不能做工的。

  這可是好事,陳謙二話不說便答應了。

  畢竟,人手越多的話,這工程越早了結(jié)不是,對于大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