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二次元

明日方舟之深海的呼喚

第三百零一章 爭執(zhí)時刻

明日方舟之深海的呼喚 君往何處zy 3074 2025-02-24 19:00:00

  博士靜靜地坐在客座上,看著不遠處分坐在兩邊正在不斷商討和爭吵著的執(zhí)政官們,也逐漸習慣了這種氛圍。

  這已經(jīng)不是博士第一次旁聽兩派內(nèi)閣會議了,這種級別的會議只有內(nèi)閣執(zhí)政官最信任的幕僚才有可能參與旁聽,且基本不會有發(fā)言權,換做是在貝蘿度格達談判開始之前,博士甚至不奢望自己能有機會參與會議,最多只是希望能夠從一些內(nèi)閣執(zhí)政官的口中聽到一些消息。

  然后現(xiàn)在博士的重要性早就已經(jīng)不可同當時相提并論,毫不夸張的說,當博士在金色大廳面對上百執(zhí)政官的質詢還能不落下風的時候,博士就已經(jīng)成為了阿戈爾幾乎所有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阿戈爾想要在博士面前隱瞞些什么都必須要多加考慮是否能夠承擔得起這個風險。

  也因此,即便是最涉及到利益問題的兩派內(nèi)閣會議如今也對博士敞開大門,雖然博士對會議中很多東西并不敢興趣,他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到現(xiàn)在這些執(zhí)政官們依舊還在為一些簡單的利益分配問題斤斤計較,但他似乎也早已習慣了這些人對待這些問題的作風。

  已經(jīng)不再是失望,而是無所謂了。

  不過聽了這么久,博士也多少聽出了一些重點,也就是兩派為何至今還在爭論不休,他們在糾結的其實是時間點問題,也就是大群的進化時間點。

  建構派希望的是能夠尋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點對大群進行一次傾盡全力的致命打擊,以求暫時削弱大群的威脅,為阿戈爾爭取更多的時間,現(xiàn)在來看地幔層探測計劃可能是一個機會,對生代蔓延的枝條發(fā)起一次毀滅性打擊是可以考慮的,但是這需要一個前提,即保證“樂土”空間的完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打擊失敗后有生存的機會。

  老實說,博士對建構派的打擊計劃并不抱有希望,他不止一次提出過整個阿戈爾的軍力,即便透支上未來的火力,也不可能對生代造成什么威脅。

  除此之外,目前建構派還有一個擔憂,那就是目前的時間到底還有多少,根據(jù)初步計算,現(xiàn)在至少還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樂土城才能徹底滿足阿戈爾的需求,且僅能容納約40萬人左右,一旦時間提前,那么這個數(shù)字必然會大幅度跳水,而根據(jù)原初派的時間規(guī)劃,地幔層探測計劃估計還有三個月就可以正式啟動,這根本不可能滿足樂土城的建設要求。

  現(xiàn)在建構派要求原初派延后地幔層探測計劃,但原初派也對此表示反對,因為現(xiàn)在的客觀事實是蔓延的枝條已經(jīng)蘇醒,這是無法改變的,不是哪一個派別就能忽視的細枝末節(jié)。

  而因為蔓延的枝條的蘇醒,現(xiàn)在地幔層探測計劃的時間掌控早已不在原初派的手里,主動權是在生代蔓延的枝條那邊,阿戈爾根本就沒辦法說是有什么延后時間的資格,而一旦蔓延的枝條在之前提前爆發(fā),那么現(xiàn)有無論是探測深藍之樹實驗室還是打擊生代的任何計劃,都將是無從談起,也因此,原初派的目的與建構派完全相反,他們想要盡快推進地幔層探測計劃。

  然而建構派則是認為原初派是故意提前時間,因為原初派打算避難的異維空間基本都是方舟型小空間,建設難度大大低于樂土空間,雖然方舟空間未來的文明發(fā)展上限大大低于樂土空間,且風險承受能力極低,但是由于空間數(shù)量眾多,蒲公英式的空間散布類型能夠增加人類這個種群整體的生存概率,避免被一網(wǎng)打盡,原初派就是抓準了這點才想要讓建構派在樂土城建設完之前就啟動計劃,好讓建構派全軍覆沒,而自己則能夠依靠方舟空間活下去。

  當然,原初派也有話說,現(xiàn)有打擊大群的成功率都已經(jīng)是非常小了,若拖延的時間太久,大群可能會進化到人類無法面對的程度,真到了那個時候,樂土城還不是需要提前封閉,不如提前發(fā)動打擊延緩大群的進化速度。

  蔓延的枝條屬于是較容易打擊的生代,畢竟位置明確,擴張性較弱,單次大當量打擊成功率相對更高,對其進行打擊是完全值得一賭的,雖然建構派也贊成這個觀點,但他們希望這個時間能推遲,原初派直接表示不可能。

  在湮滅打擊時間點無法達成共識之后,建構派也提出降低單次打擊力度,增加打擊次數(shù),這種低烈度的湮滅打擊與直接尋求殺死生代的毀滅性打擊不同,屬于姑息性打擊,不尋求殺死生代,只求遏制生代的進化,同時讓阿戈爾能夠在湮滅打擊中存活下來,進而有更多的時間建設樂土城。

  然而,多次姑息性打擊一旦失敗,生代對湮滅打擊的適應性進化速度也會加快,從長遠來看,這會讓湮滅打擊失效的時間點大大提前。

  還沒等原初派提出異議,建構派首席執(zhí)政官托勒密就對此表示反對,同時反對的還有安東尼,其余執(zhí)政官雖沒有表示明確反對,但也沒有做出贊成的表態(tài)。

  而一旦阿戈爾最后沒有在蔓延的枝條進化完全爆發(fā)之前進行湮滅打擊,再進行湮滅打擊已經(jīng)基本不可能再有機會了,也就是說,如果要采取湮滅打擊,必須在其徹底爆發(fā)之前發(fā)動。

  結果到最后,兩派也沒能就打擊的力度和時間點達成一致,也不免讓在場的眾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

  然后就是克洛維斯問題,即克洛維斯后撤問題。

  由于大群威脅日益加劇,阿戈爾一眾城邦都已經(jīng)開始大幅度后撤,首都福雷斯耶目前已經(jīng)后撤到距離伊比利亞海岸不到一百公里的位置了,其余核心城也都已經(jīng)后撤到了不到三百公里的位置。

  包括核心城赫佛琳,也已經(jīng)留下赫佛琳井口大幅度后撤,赫佛琳井口附近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能夠駐守的根據(jù)地。

  只有克洛維斯城,因為城邦規(guī)模遠大于其他城邦,且能源系統(tǒng)落后,導致后撤速度極其緩慢,距離其余城邦太遠,難以接應,放眼望去,克洛維斯已經(jīng)成為了阿戈爾遺留在前方的一座孤島。

  無論是考慮到大群的襲擊還是湮滅打擊的波及,克洛維斯的這個位置實在是太過危險,尤其是根據(jù)目前克洛維斯的后撤路線,如果要以距離最短的撤退設計路線,那么必然會有一個距離赫佛琳井口最短只有不到二十公里的位置,并且會有很長一段路線距離赫佛琳井口不到一百公里的位置。

  兩派目前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克洛維斯城必須保,因為未來的計劃還需要這座城邦,絕對不能放棄,即便是放棄核心城乃至首都福雷斯耶也不能放棄克洛維斯城。

  再三考慮過后,后撤路線只能以直線后撤,轉向耗費的時間太長了,但必須保證對赫佛琳井口發(fā)起湮滅打擊的時候與克洛維斯城的距離保持至少兩百公里以上,且優(yōu)先為克洛維斯城配備最先進的源石技藝穹頂,以當遭到湮滅打擊的破壞。

  兩百公里這個距離,其實是非常兇險的,即便是源石技藝穹頂也很可能抵擋不住戰(zhàn)略級湮滅彈的沖擊波破壞力,但考慮到克洛維斯城現(xiàn)在的位置,大概會在三到四個月左右的時間點到達距離赫佛琳井口一百公里范圍內(nèi),而這個時間點,正好是原初派計劃的湮滅打擊時間點。

  在考慮到這個問題過后,原初派終于做出了妥協(xié),將地幔層探測計劃最后的湮滅打擊時間規(guī)劃推遲到五個月后,這就是底線了,而且這會讓蔓延的枝條獲得更多進化的時間,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蔓延的枝條爆發(fā)從而使阿戈爾失去打擊的機會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博士:“怎么樣,一下聽到了這么多的絕密情報,是不是有很不一樣的感覺。”

  坐在博士旁邊的喬絲琳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作為代表阿戈爾與博士的直接對接人,喬絲琳獲準了參與旁聽內(nèi)閣會議的機會,由他負責隨時向博士解答一些疑惑,同時向兩派內(nèi)閣傳達博士的觀點。

  博士:“如果他們再不達成一些協(xié)議,恐怕也不太好過了,最近各個城邦都出現(xiàn)了示威游行,對貝蘿度格達談判的進度表達不滿,科學院內(nèi)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他們再怎么扯皮現(xiàn)在也得表態(tài)了?!?p>  喬絲琳:“你覺得他們能達成什么協(xié)議嗎?”

  博士:“我至今都還覺得他們一定有事在瞞著我,但我也不去過問,他們有他們的想法,只是單從今天的談判氛圍,我有一個不太成熟的觀點,你聽聽就好,我隨便說的。”

  喬絲琳:“什么觀點?”

  博士:“這次談判,可能會破裂。”

  喬絲琳:“……”

  博士:“你別往心里去啊,我也沒有證據(jù),除非他們還有什么其他計劃,不然以目前的局面,我看不出來有一個能夠讓兩派都能接受的結果。”

  喬絲琳:“連你都這么悲觀嗎?”

  博士:“畢竟有些事物,可能是永遠也無法改變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