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柳綠娓娓道來的復述,眾人或是一小口一小口的緩緩飲酒,或是聽到心怡之處痛飲一大口,亦或是聞得壯懷激烈之處仰頭一飲而盡者皆有之。但是無論哪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心中的那根所謂的刺漸漸柔軟,大多最終慢慢融化消失不見了??v然還留有模糊印跡的,起碼也不會影響心境,妨礙將來的人生道路或修行之途。
柳綠的復述停止后,場中短暫出現(xiàn)了一段時間的沉寂。然后大家就看到了從前大家熟悉的那個,一心撲在門派事物上的張友仁又回來了。他單手舉起酒碗對著掌教真人紅敬天和大長老顧道安示意了一下,然后仰頭猛灌了一口問道:“這次萬仙陣我們有多少弟子參與其中?隕落了多少?”
“因為掌律使大人以前就經常在大家面前提起這事。因此大家就都知道這件事情的性質和利弊。因此在沒有門派主動出面干預的情況下,我們這個連弟子帶雜役近萬人的大派,僅有十分之一不到的弟子參與其中。有幸去而復還者十不存一,僅有不到百人得勝安全而歸。”大長老顧道安緩緩解釋道。
張友仁聞言點了點頭,端碗抿了口酒繼續(xù)隨口問道:“可有人上門來說服我派弟子前去萬仙陣?”
掌教真人紅敬天思索了一下緩緩道:“這倒沒有,只是修道界傳言正道修士齊聚萬仙陣,行輔周滅商順應天時之壯舉。門內就也有人躍躍欲試,門派既未打壓阻止也未鼓勵贊成。于是就自發(fā)的去了千余人。據(jù)后來回來的弟子介紹,修道界其它門派的情況也大抵如此,倒是三山五岳的截教門人,在書院一個叫申公豹的弟子極力攛掇下紛紛傾巢出動聲勢浩大。結果最終大都死傷殆盡,或是被西方教派網(wǎng)羅到旗下?!?p> “你們做得挺好!”張友仁平淡說道。
“可是,其實我們什么也沒做呀。”掌教真人紅敬天和大長老顧道安疑惑道。
“本就應該是順其自然的事情,無需任何刻意的推波助瀾,也沒有人能阻止其前進的腳步和方向?!睆堄讶实倪@句話讓所有人似懂非懂陷入沉默。
大師姐白靈兒喝了口酒,然后使勁的撓撓頭,歪頭目光怪異的看著張友仁問道:“師弟你們到底在說什么呢,云遮霧繞的如同打啞迷。能不能好好說話,說點兒咱妖獸的智商也能聽懂的話。就那種直白的,形象生動的,深入淺出的那種?!?p> 張友仁習慣性的伸出手想要摸摸自己這個大師姐的腦袋,又突然覺得有些不合適,畢竟已經不是當初纏著自己一起去蹲茅廁的那個小丫頭了。何況還是在自己媳婦面前,哪里敢自己找死。
于是把伸出去的手轉向酒碗,自顧自干了半碗酒,這才笑著解釋道:“那就說點兒你能聽懂的吧。你們大多數(shù)人是天生修道的,屬于大道三千悟通一門便登仙的道家一脈。我是既要修道又要修法的,算是靠近法家一脈。各家自有道義不同。別家的道義暫且放在一邊不去說?!?p> “道家講究道法自然,自自然然一切都是原來的樣子。不把萬事萬物據(jù)為己有,不夸耀彰顯自己的功勞,不主宰和支配世間萬物,而是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的自由發(fā)展著。這種放任就如同荒原牧羊。按照道家的道法自然之說,就是無拘無束任其自由自在的在荒原上馳騁自生自滅。冷暖自知風險自擔聽憑自然安排。這羊群就有如天下眾生?!?p> “而法家的思想就是圈定邊界,到處設籬笆,比如懸崖邊上設一道,怕羊一不留神跌下懸崖。大河邊上設一道,怕羊不慎落水,溺水而亡。容易被狼入侵之處設一道,害怕羊遭到惡狼偷襲。四周圍再圈上一圈最大的邊界籬笆,防止羊走得太遠離開了水草豐美之地找不到回來的路餓肚子?!?p> “由此可見法家與道家正好相反,人為參與性質比較明顯,可謂是替天下蒼生操碎了心。但毫無疑問出發(fā)點絕對是好的。它對眾生可謂是既有保護又有限制,還兼顧著給眾生劃底線。它允許眾生自由自在,但必須是在它劃定的底線之內的自由。至于這種人為的好心好意的干涉到底是好還是壞呢?那就有待于長時間的歷史去考證了。”
“雖然人們每一次人為的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行為,都在或長或短的時間之后,遭到了自然無情的報復和反噬。但是也擺脫不了人為改變自然所帶來那些短期好處的誘惑。人們總是麻木在違背自然規(guī)律而帶來的那些暫時的好處里不能自拔?!?p> “這其實并不奇怪,因為這種約束劃線的行為本身就是有利有弊的。而且還一直根據(jù)條例法令的合理性來判定這一歷史時期眾生的文明程度。不可否認這種人為的干預如果初衷是好的,并且融入了足夠的智慧是能夠惠澤天下蒼生很長時間的?!?p> “最重要的是要看我們人為立法干預的是哪個方面的自然規(guī)律。如果是對人性方面的干預通常來說都是利大于弊。因為所有人都是天生自帶善惡兩種屬性的物種。若是按照自然規(guī)律任其自由發(fā)展,那么惡的一面就會給其他人帶來威脅。因此就需要劃線圈禁人性中的惡念。例如看見街上的女子好看,看上一眼或是心里惦念都在線內。但是如果上去強搶侮辱那就觸碰了底線是要坐牢接收懲罰了。見到人家生意賺錢,自己在他隔壁也開一家,憑借自己的良好信譽,優(yōu)質的服務質量打垮競爭對手,這就在規(guī)矩之內。若是下黑手使絆子搞破壞,打砸搶燒人家的店鋪,這就違反了行業(yè)規(guī)矩觸碰底線了。也要被規(guī)矩所懲處。像這種給險惡的人性劃線立規(guī)矩就屬于應該人為立法干預的方面?!?p> “再比如有個世俗強盛的大王朝,立法規(guī)定從朝堂到民間都必須執(zhí)行一夫一妻制。這種人為的干預法令就很好。好處無限之多就不一一累述了。但是他的政令里也有極大的敗筆反例。在王朝艱難困苦缺乏糧食和物資,壓力過大時居然人為的干預國民數(shù)量的增長,人為的立法控制每家每戶的人員出生數(shù)量。結果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就出現(xiàn)了嚴重的人員年齡結構脫節(jié),王朝人員老齡化和老無所養(yǎng)等一系列嚴重問題。這就是對自然規(guī)律人為干預的一大敗筆。這方面的自然規(guī)律就不該人為干預?!?p> “對于大自然的人為干預一般來說都是弊大于利的。通常來說出于征服大自然為目的的人為立法干預大自然的行為結局都是悲慘的。出于保護維護大自然為目的的人為立法干預大自然的行為,發(fā)生悲劇的可能性就會很小?!?p> “例如一個小王朝,由于糧食不夠吃,想要出兵征伐又沒有軍糧。于是國王就下令砍伐了國境內所有的林地改種糧食。又將所有的草皮也都翻挖改成良田。于是在不久以后,本來風調雨順的國境內,經常受到颶風、暴雨、冰雹、山洪、泥石流、風沙等極端惡劣氣候的侵襲。最后不但沒有成功得到糧食,還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全國土壤沙漠化,和邊境的沙漠連接在了一起。被大自然給殘酷滅國了。這就是人為立法干預大自然的悲慘結局?!?p> “同樣也是一個小王朝,流經這個王國的一條河流很寬闊,水產資源異常豐厚。不僅沿河居住的國民能夠果腹,還可以提供給距離更遠的其他村鎮(zhèn)。促進沿岸經濟流通發(fā)展,帶動運輸食品等諸多行業(yè)發(fā)展。但是后來這個國王逐漸發(fā)現(xiàn),每年春季是河魚的回游繁殖季節(jié)。如果能在三四月份禁制捕撈作業(yè),那么其余的月份里控制漁網(wǎng)網(wǎng)眼的大小,不進行網(wǎng)孔細密的絕后式捕撈,那么河里的魚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于是大王就頒布了王朝禁漁令,規(guī)定每年三四月份為休漁期。不許下水捕魚,同時全國禁制使用網(wǎng)孔細密的絕后網(wǎng)捕殺魚苗。像這種出于維護保護大自然的政令就是人為干預大自然的成功范例?!?p> “綜上所述,我的意思就是說,但凡涉及到人性本質的問題,我們就要劃出底線進行人為的干預和約束。其它關于涉及人的自然發(fā)展問題就要謹慎觸碰尊重自然?!?p> “當遇到大自然方面的問題,若是想要征服大自然的想法和決策都要謹慎執(zhí)行。盡量不要人為立法干預大自然的自然發(fā)展。若是以保護和維護為目的,那么我們可以謹慎的短期立法人為干預。在實踐中謹慎觀察效果,要對大自然保有最起碼的敬畏之心?!?p> 大師姐白靈兒趴在桌子上無精打采的仿佛要睡著了,顯然這番解釋沒有提起她的興趣。皺眉說道:“聽是聽明白了,就是不感興趣。對了,剛剛你提到了各家道義的事兒,這個我感興趣。說說諸子百家的道義區(qū)別唄?!?p> 張友仁放下酒碗想了想道:“以前和爹娘聊起過這個話題。當初就以道祖菜地里生蟲除蟲來戲說各家道義,倒是簡單易懂。各家道義盡皆體現(xiàn)在他們對同一件事看法的不同上。就拿除蟲來舉例:怕將來人們吃菜吃到蟲子而去抓蟲的是儒家;怕自己將來吃菜吃到蟲子而去抓蟲的是墨家;認為有蟲子那就必須得去抓的是法家;認為我愿意抓就抓不愿意抓就不抓順其自然的是道家;除蟲后開示別人這就是做惡的下場的是佛家;看見蟲害卻裝作看不見的是官家;眼看你把蟲子吃進嘴里也不提醒你,靜靜觀察你是會惡心嘔吐還是會中毒身亡的是陰陽家。把想像自己去捉蟲過程的壯舉夸張的記錄下來,并且其中夾雜著大量自己感受推薦給別人觀看的是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