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陰沉沉的天空中下起雨來。
深秋的雨沒有夏日那般喧鬧,來的無聲無息,蒙蒙細雨顯得格外的輕柔,輕輕的、斜斜的,交織在一起,整個長安城中好似霧茫茫的一片片,只是輕風細雨帶著臨近冬天的寒意,一絲一縷都好似滲進了人的骨子里。
從客棧過來醫(yī)館的李寬緊了緊身上的衣服,隨意翻過一篇書頁,這是他前兩日從李進寶那里拿來的話本《韓信傳》,半文半白,白話語言并不十分純粹,讀起來晦澀難明,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話本特色。
不像唐中期以后,話本小說遣詞造句都比較淺顯易懂,種類也繁雜多樣,有歷史傳記,有民間愛情傳說,尤其已鬼怪的愛情傳說為多,且話本中總少不了佛教,其實這跟唐中后期崇尚佛教,大力發(fā)展佛教有極大的關系。
現(xiàn)在的話本小說還多以歷史人物衍生的故事為主,在娛樂性上別說跟后世的小說相比,便是與后來的一些古典文學作品也沒法比較,但無聊時翻翻也算打發(fā)時間的不錯的法子,只是今天李寬的心思似乎沒有在話本之上,腦海中總是會浮現(xiàn)起李進福此前跟李世民說話的場景。
他倒不是怕李世民聽到那些話后拿他怎樣,主要是覺得李進福張口就來的習慣不太好,其實關于這點,他平時說過很多次,每次說過之后,倒也能管一段日子,可李進福的這個習慣卻總也改不了。
以往倒也沒什么,反正一些個言語出不了芷竹院大門,只是如今在客棧做事,迎來送往的,若再是什么事都張口就來,難免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該如何讓李進福有個深刻的記憶,從而改掉什么事張口就說的毛病,李寬一時間有些犯難。
罰重了吧,他于心不忍。
罰輕了吧,又沒什么效果。
就在他考慮怎樣才能拿捏好尺度時,姬仲陽帶著徒弟劉素云走近了醫(yī)館,身后還跟著一言不發(fā)的薛文仲。
見李寬坐在椅子上愣神,姬仲陽笑了,“李少爺,你的書拿倒了?!?p> 李寬回過神來,下意識就把話本倒了過來,然后才發(fā)現(xiàn)此時的話本才是拿倒了,不禁朝姬仲陽翻了個白眼。
姬仲陽哈哈大笑,“你想什么呢,書有沒有拿倒也不知道?難道是因為之前來的那三位客人,瞧著不像是普通人?!?p> “姬師父慧眼如炬,那三人的確不是普通人?!毖ξ闹僖粋€馬屁就拍了上去。
可惜拍到馬蹄上,只見姬仲陽扭頭瞪著他,氣呼呼道:“小王八蛋,誰是你師父,你給老子磕頭了?你就叫師父?!?p> 薛文仲也不還嘴,只是討好的笑著。
“你是怎么看出來他們不是一般人的?”劉素云有些好奇的問道。
“這有什么難的,那三人進門后,那桌行腳商人便有意識的挪動些位置,呈護衛(wèi)的姿勢,而且那些所謂的行腳商一看就知道是行伍之人,各個身手都不弱,能讓他們護衛(wèi)的人自是不一般?!毖ξ闹俳忉尩馈?p> 聽薛文仲這么一說,如果說李寬此前只有九成把握,確定那個頗為貴氣的男子是李世民話,現(xiàn)在便有十成了。
至于那些所謂的從嶺南過來的行腳商,不用想也知道是李世民安排,當然,那些人跟他自然牽扯不上任何關系,是李世民用來對付嶺南馮家的。
其實朝堂之上,對嶺南馮家一直是兩個態(tài)度,一個態(tài)度是朝堂上的舊臣,認為嶺南馮家是忠臣良將,應該以安撫為主;另一個態(tài)度則是出自秦王府一系,認為嶺南馮家威脅到了李唐皇室的統(tǒng)治,應該出征滅掉嶺南馮家,當然了,這也是李世民的態(tài)度。
只是嶺南馮家這些年一直安守嶺南,雖然被稱為嶺南的土皇帝,但也沒有任何逾越之舉,出兵嶺南沒有任何借口,如今一眾操著嶺南口音的商販來到長安,且大搖大擺的打聽李世民的情況,這便是一個借口。
再結(jié)合之前那年紀較大的文士看那些人的神情,怕是今日過后,朝堂上便會響起再次出兵嶺南的聲音。
再往深處想一想,他能想到這些李世民的計策,想必遠在嶺南的馮盎大抵也是能想到的,因為他不信馮盎沒有派人來長安打聽李世民接下來的動作,而知道李世民故意在派遣操著嶺南口音的士卒在長安城打探消息,散布謠言,也就知道李世民對嶺南馮家的態(tài)度如何了。
這些消息傳回嶺南,馮盎肯定要作出相對的舉措。
不管是投誠也好,還是反擊也罷,于李世民而言都將會有一個不錯的結(jié)果。
若是投誠,馮家自然要拿出投誠的誠意,可以削弱馮家積蓄的實力。
若是反擊,不僅能借助此事轉(zhuǎn)移大家的注意力,或許還可以一舉拿下馮家,拔出扎在心中的那根刺。
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不愧是腹黑的李世民。
想到此,李寬喃喃自語道:“果然是他啊。”
“是誰?”
“如果我沒有猜錯,那個看起來最年輕的人便是當今陛下。”
薛文仲、劉素云、姬仲陽三人心中不由得有些震驚。
薛文仲是沒想到那貴氣的男子就是李世民。
劉素云則是沒想到李寬竟是一位皇子。
至于姬仲陽······他有些吃驚于李寬的說法。
好巧不巧,李進福正好走到門口聽到了李寬的那句話,瞬間如遭雷擊,半晌都沒反應過來。
姬仲陽率先回過神來,有些疑惑地看著李寬,“什么叫你沒猜錯,當今陛下好歹也是你生父,你不認識?”
“你這話問的就挺奇怪的,我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上哪兒認識他去?!崩顚挿藗€白眼。
姬仲陽頗為尷尬地笑道:“好像還真是,自從你過繼之后,不是在后宮中,就是在芷竹院和道觀,不過你就沒去秦王府拜見過他?”
“我為什么要去拜見他?”李寬也不等姬仲陽說話,對門口的李進福道:“你聽見了,那你應該知道我為何找你過來了?”
“知道了?!崩钸M福走進醫(yī)館,二話不說跪在李寬面前,“任憑少爺責罰?!?p> “我不知道跟你說過多少次,不要什么事都張口就來,凡事謹言慎行,尤其出門在外,你可曾記得?今日之事,只當是給你提個醒,回府之后領二十棍,若是還有下次·······”
話沒有說完,李進福便打斷道:“少爺放心,絕不會有下次。”
“如此最好,起來吧。”
李進福站起身,苦著臉道:“少爺,我是去找李總管領罰,還是······”
“就你這個小身板,找李總管,二十棍,我怕他打死你,去找進安。”
這些年,李寬偶爾也會打聽有關武功之類的消息,據(jù)說有人的橫練功夫很好,可那也不過是現(xiàn)代軍隊里的硬氣功水準,至于神奇的內(nèi)功,根據(jù)他目前的聽聞,這個時代是有的,當然不至于像武俠小說里寫的那么過分,但道家的確存在強生健體延年益壽的內(nèi)功,大致也就跟真正的太極拳差不多,只是學起來極不容易。
他最感興趣的也是關于武功方面的,在這個時代,當官也好,經(jīng)商也好,都沒什么意思,唯有武功才有新意,男人嘛,不管是什么年紀,對于“武功”這個東西,都有著無比的向往,只可惜經(jīng)高人認證,他李寬,堂堂穿越者,居然沒有學武功的資質(zhì)。
而高人就是孫道長以及王府的李總管,李總管是一位高手,如今都快六十歲了,可正值壯年的悍卒卻不是他老人家的對手,不說一拳打死一頭牛,但二十棍打死李進福卻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知道不是李總管動手,李進福笑了起來,“多謝少爺?!?p> “此事能讓你長個記性,便是對我最好的感謝,去忙吧?!崩顚挃[了擺手,不再多言。
客棧那邊,飯菜上了桌,酒也拿了過來,不過只有五斗。
李世民三人瞬間就被酒香所吸引,本想跟李進財再聊聊,卻因美酒佳肴而忘了。
一杯下肚,三人頓時漲紅了臉,忍不住大喊道:“好酒!”
過了好一會,三人緩過勁來,那位年紀較大的文士問道:“不知此酒是何人所釀?”
“我家少爺?!闭诔燥埖睦钸M寶頗為傲然道。
李世民有些不信,“你家少爺年方七歲,能釀造出如此美酒?”
對于李世民懷疑自家少爺,李進寶頗為不快,“騙你作甚,你們能喝到我家少爺親手釀造的酒水,那是你們的福分?!?p> 對于李進寶的態(tài)度,李世民也不在意,笑道:“你家少爺是否才比倉舒多一斗暫且不論,倒是這釀酒的本事,倉舒不及也。”
“倉舒是何人?”李進寶問。
不等李世民等人開口,走過來的李進福便沒好氣道:“平日里少爺讓你多看書,你偏不看,倉舒便是曹沖?!?p> “那才比曹沖多一斗又是什么意思,不是說天下文才十斗,曹子建獨占八斗嗎?跟曹沖又有什么關系,難道曹沖就是曹子???”
李進財一拍腦門,覺得有些丟人,無語道:“話雖如此,可論才智,曹子建不及其弟曹沖,且少爺年紀小,所以當初姬老才會說少爺才比倉舒多一斗?!?p> 李進寶哦了一聲,不過一看就知道他沒懂,李進財也懶得跟他多言,反正說了他也聽不進去,便對李世民三人笑道:“客官慢用,有事您招呼?!?p> 剛準備走,卻聽李世民道:“我還真有些事?!?p> “您說?!?p> “我想問問你家少爺對當今朝政有什么看法?”
朝政?
怎么好端端的問起朝政。
就在李進財該如何回答之際,李進寶笑道:“我家少爺從不關心朝政,不過我倒是聽少爺提起過科舉一事?!?p> “哦,你來說說?!?p> “少爺也沒多說,只是說如今的科舉雖有打破世家壟斷的效果,但實際效果并不顯著,要另辟他法?!?p> “是何辦法?”
“我忘了?!?p> 李世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世民三人付過酒菜錢,本想找李寬聊聊科舉一事,卻得知李寬早已離去,只好放棄。
出得門來,三人并未走多遠,便上了一輛普普通通的馬車,馬車上李世民看向身邊的兩位近臣,“克明、仲謐,你們二人覺得那客棧小郎君如何?”
“觀之其府上下人,便知那位小郎君頗有才學,雖年紀不大,但言行謹慎穩(wěn)重,若好生培養(yǎng),此子將來必是朝堂棟梁,不過陛下有沒有察覺,那小郎君與陛下頗有幾分相似,沉下臉時,也有幾分陛下早些年的威嚴?!倍湃缁?,也就是那位看起來有些瘦弱的文士若有所思的回答道。
對于杜如晦的后半句話,李世民沒放在心上,轉(zhuǎn)頭看向了另外一位。
于志寧微微拱手,說道:“陛下此時不是談論那位小郎君之時,今日在客棧遇見的那些商販,明顯不是普通商販,怕是嶺南馮家派來的人?!?p> 聽到這句話,李世民嘴角不知覺的上揚,言語中卻帶著十分的認真,“仲謐說的在理,七歲的少年郎到底還太過年輕,將來有太多的變化,暫且不論他,如今馮盎派人前來長安打探朕的消息,怕是來者不善,二位愛卿以為該如何處置嶺南馮家?”
“微臣認為當出兵嶺南?!?p> 于志寧是激進派,首先想到的就是打。
當然,如果他不是激進派,李世民今天也不會特意帶上他了。
“仲謐此言太過激進了,耿國公對我大唐還是忠心的,且朝中不少老臣也不會贊成陛下出兵征討,現(xiàn)今天下未安,不宜興師動眾?!?p> “克明兄此言差矣,馮家占據(jù)嶺南多年,勢力盤根錯節(jié),對我大唐威脅太大,便是如今忠心大唐,可誰知他能忠心幾時?”
“何況,我不信克明兄不曾收到過嶺南附近州府送來長安的奏報,馮家早已有不臣之心?!?p> “至于朝堂上的老臣,若是克明兄怕得罪人,老夫不怕,明日早朝時,我來提此事。”
于志寧大包大攬,卻沒有注意道李世民與杜如晦對望了一眼,眼神中泛起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