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兒?”
李世民有些疑惑,卻也沒有計較太多,他現(xiàn)在更關(guān)心長孫皇后的后半句。
“觀音婢,非神跡,也可以說是神跡,這是何意?”
其他人大抵因為絢麗煙花,導(dǎo)致心中震驚,沒有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
但是心細(xì)的長孫皇后在震驚過后,便一眼看出了其中的關(guān)鍵。
“陛下,你看那‘神跡’顯現(xiàn)的地方在何處?”長孫皇后指著煙花綻放的地方道。
李世民鎮(zhèn)定下來,順著長孫皇后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有些不確定道:“那處好像是楚國太妃的寢宮?!?p>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正是楚國太妃的寢宮,今日是太妃壽辰,每年寬兒都會進(jìn)宮給太妃祝壽,每次的壽禮都是稀奇玩意,陛下知道如今長安城中那些纖毫畢現(xiàn)的鏡子吧!”
李世民當(dāng)然知道,前年長孫皇后生辰,那會兒鏡子剛出現(xiàn)在長安城不久,一舉成了各家貴婦的心頭愛。
為此,他特意去買了一面鏡子送給長孫皇后。
那時貴為秦王的他,都忍不住罵娘。
真他娘的貴啊,一面鏡子竟要數(shù)十貫。
再大一些,能照見半身的,甚至高達(dá)百貫。
價格之高昂,讓李世民記憶深刻。
李世民點了點頭,有些感慨,也有些羨慕道:“如果我沒有記錯,那鏡子好像是四姐家的產(chǎn)業(yè),最近幾年四姐可是掙了不少,聽說比國庫都有錢?!?p> “不錯正是四姐家的產(chǎn)業(yè),不過據(jù)妾身所知,四姐家的產(chǎn)業(yè)有十之八九都與寬兒有關(guān),那鏡子也是當(dāng)年寬兒獻(xiàn)給太妃的壽禮,之后才在長安城中售賣?!?p> “你是說四姐府上的產(chǎn)業(yè)其實是與人合伙?”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
“是你口中的寬兒?”
長孫皇后再次點頭。
“你說的那寬兒,是何人?”
長孫皇后愣了,無奈一笑,“是您二子,早年過繼給了五弟的寬兒?!?p> 對于李世民重嫡輕庶的思想,長孫皇后其實沒覺得有什么,畢竟這個時代,大家都是如此。
只是李世民居然忘記了,長孫皇后覺得有些不該,卻又不知道該說點什么,畢竟李世民現(xiàn)在是皇帝,一些個指責(zé)的話,以前能說,現(xiàn)在卻不能說。
何況,李世民重視嫡子,也是重視她,作為女人,誰不希望自己是老公獨寵的一個?
即便長孫皇后被譽(yù)為千古賢后,也是希望她們母子獨得李世民偏愛的。
李世民這才想起自己還有李寬這么一個兒子,有些內(nèi)疚的笑道:“倒是忘了他了,不過我記得寬兒與恪兒同年,你說他與四姐合作經(jīng)商,怕是你打聽錯了?”
長孫皇后搖頭道:“不會有假,此事妾身曾問過常內(nèi)侍,近些年長安城中出現(xiàn)的各種稀奇玩意,近乎出自于寬兒之手?!?p> 常內(nèi)侍,也就是李淵身邊的太監(jiān)常寶,很多隱秘的消息,都會經(jīng)由常寶之手,他確定過的消息,幾乎不會有假。
李世民一驚,“你是說那些東西都是寬兒弄出來的?”
“或許是寬兒背后有高人指點?!遍L孫皇后不確定道,畢竟李寬的年紀(jì)實在太小了,要說長安城里的白糖、鏡子等等,是李寬自己弄出來的,長孫皇后自己都有些不信。
“所以今日的神跡,是人為?”
“恐怕是如此了,若是陛下不信,可去太妃娘娘處瞧瞧?!?p> “那便去瞧瞧,朕倒要看看何人有如此神技。”
·······
太極宮。
太極殿中。
一個小黃門跌跌撞撞的跑進(jìn)了大殿。
“陛·····太上皇,宮中驚現(xiàn)神跡。”
“滾!”李淵喝罵一聲,理都沒理他,看著對面的裴寂道:“你也認(rèn)為那是什么神跡?”
對于這位老臣兼好友,李淵的態(tài)度并不友善。
因為裴寂就是李世民找來勸說李淵搬離太極宮的人。
今日下午。
裴寂到太極殿,看見李淵的第一句話便是,“太上皇,是時候該搬走了,皇位都已經(jīng)讓出去了,現(xiàn)在也不差著一座宮殿了?!?p> 李淵披頭散發(fā),干了一口酒,提溜手中酒瓶晃蕩,看著裴寂憤慨道:“裴玄真,朕真沒有想到你竟然會來替那逆子說項?!?p> “太上皇,陛下如今已登基稱帝,事已成定局,您又何必占著這太極宮又有何用?為大唐社稷計,老臣懇請?zhí)匣拾犭x太極宮,為陛下留一份面子,也是為您自己留一份尊嚴(yán)?!?p> 聞聽此言,李淵哈哈大笑,言語中說不出的傷心與悲憤,“朕敗了,竟敗在了自己兒子手里,想來真是可笑,不過朕就是不搬,想讓朕讓出太極宮,讓那逆子親自前來跪著求朕,滾!”
顯然,因為一座太極宮便讓李世民來跪求李淵,這是不可能的。
裴寂還打算說點什么,李淵半躺在龍椅上睡了過去,裴寂便一直留在太極殿沒有走。
一直等到筵喜殿那邊煙火升起,驚醒了睡夢中李淵,然后跟著李淵出殿門瞧了瞧,看見了所謂的神跡。
這會兒李淵問起他,他也沒說信不信,只是嘆道:“太上皇,不管老臣信不信,只要今夜見到此等景象的人相信,那陛下便是真命天子,不管您有什么打算,恐怕都會落空了?!?p> 作為李淵的好友,裴寂多少能猜到李淵的一點心思,雖然不知道李淵到底在謀劃什么,但他肯定李淵不會如此輕易的善罷甘休。
事實上,也的確如他猜測的一般。
朝中的大臣都以為李淵是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事,故意留在太極宮,借此給李世民難看。
不否認(rèn)的說,的確有這一部分原因。
但,這并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還是李淵不甘心就此讓出皇位給李世民。
他在等待,就像當(dāng)年在晉陽等到楊廣一步一步走向滅亡一樣,暗地里他的勢力積極聯(lián)絡(luò)世家門閥和軍中的勢力,企圖借用世家門閥的力量,借用女兒平陽公主在軍中的號召力,奪回屬于自己的皇位。
今天的這出所謂的神跡,李淵知道是李寬搞出來的,他遠(yuǎn)比其他人更了解李寬。
沒人比他更了解李寬的神奇之處,也沒人知道他有多喜歡這個孫子,就連他身邊的內(nèi)侍常寶也不清楚。
只是他怎么也沒想到,這個他最喜歡的這個孫兒,今天會弄出來一個所謂的神跡,將他的所有謀劃全盤打亂了。
就像裴寂說的,他信不信其實根本不重要,只要看見了今夜景象的普通人相信就足夠了。
今夜的景象實在太過喜慶,如果他不敢確定是孫兒李寬弄出來的,他都會覺得這便是神跡,是上天給的啟示,預(yù)示李世民將是一位明君。
所以,看到今夜景象的人自然會相信今夜的景象是上天給與的預(yù)示,預(yù)示李世民將會是一位明君,因為今日的景象是發(fā)生在宮里的。
一傳十,十傳百,再經(jīng)過有心人引導(dǎo),李世民得了民心,皇位便坐穩(wěn)了,便是世家門閥,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李世民發(fā)難。
因為最喜歡的孫兒,他敗了,敗得一敗涂地······不,他還沒有敗,他還有機(jī)會。
李淵猛地喊道:“常寶,召楚王來見朕?!?p> “老奴遵命。”
常寶匆匆而去,甚至沒敢支使小黃門去叫,而是親自去了筵喜殿。
常寶一走,裴寂嘆道:“太上皇,楚王不是過世······”
說到這里,裴寂猛然想起楚王有繼子,而且還是當(dāng)今陛下的親子。
他有些驚疑不定的看著李淵,“您不會是想扶持楚王······”
話沒有說完,李淵揮了揮手,打斷道:“朕乏了,你走吧,告訴那逆子,若要朕搬離太極宮,讓那逆子親自前來。”
“老臣望陛下三思,玄武門之事,發(fā)生一次便足夠了?!迸峒砰L嘆了一口氣,退出了太極殿。
顯然,裴寂是以為李淵扶持李寬,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
你李世民不是殺了兄弟,囚禁生父,奪得皇位嗎,老子就扶持你兒子,讓你的兒子跟你看好兒子搶皇位。
作為李淵多年的老友,裴寂深知李淵的性格,他相信李淵干得出這種事來。
關(guān)鍵,李淵是真有可能扶持起李寬,與將來的太子爭皇位。
別看李淵表面上被李世民逼得無可奈何,可他到底是坐了九年江山的皇帝。
李淵隱藏的實力,裴寂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若非李世民這次太過果決,一下便解決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打了李淵一個措手不及,且別無選擇,李世民真不一定能坐上皇位。
·······
筵喜殿。
燃放了兩桶煙花,李寬便叫停了。
因為他肚子餓了,他對自己,向來時什么都能虧待,唯獨不能虧待自己的肚子,小時候餓怕了。
再說了,煙花這種東西,隨時都能看,看過無數(shù)次煙花的他,又沒有什么新鮮勁兒,完全沒必要因為看煙花,虧待自己的肚子。
吩咐李進(jìn)財領(lǐng)著宮女去準(zhǔn)備晚飯,李寬一邊吃著糕點,一邊與高密公主等人閑聊時,常寶帶著一眾小黃門走了進(jìn)來。
常寶領(lǐng)著小黃門先是給萬貴妃等人行禮問安,然后將目光鎖定在李寬身上,“楚王殿下,太上皇召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