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貞觀隱王

第三十六章 淺談科舉

貞觀隱王 陌流觴 3487 2021-08-26 07:00:25

  說完正事,李世民并沒有走。

  一來,時間快到午時用膳的時間點,筵喜殿的私人小廚房里傳來了滋滋滋的炒菜聲,香味都已經(jīng)飄出來了,李世民厚著臉皮說要留下來用膳,他這一開口,李寬也不好趕人。

  二來,是因為劉令娘,經(jīng)過幾年的修生養(yǎng)性,劉令娘與以往有了明顯的差別,在氣質(zhì)這塊拿捏的死死的,再加上她本就長得漂亮,而她漂亮不同于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是端莊賢淑中帶著些許的異域風(fēng)情,劉令娘是正兒八經(jīng)的漢家女兒,充滿了東方古典美人的氣質(zhì)。

  自然而然的讓好色的李世民心里泛起了一點小心思,中午吃飯的時候,目光都很少離開劉令娘,看得李寬頗為郁悶,心情相當(dāng)復(fù)雜。

  作為兒子,李寬當(dāng)然是希望母親今后也能找個貼心人陪在身邊的,母親以前雖然只是秦王府的通房丫鬟,沒名沒份的,離開了秦王府,等同于脫了籍,和普通女子從本質(zhì)上沒有任何區(qū)別,但是她跟李世民生了個兒子這就變得不一樣了,李世民又沒有掛,如果不跟著李世民,也沒人敢要她,不用想也知道以后是守活寡。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當(dāng)了皇帝的李世民,要納劉令娘進(jìn)宮,李寬又不愿意,他又不是不知道李世民除了對長孫皇后,對其他的嬪妃的感情都相當(dāng)?shù)坏┻M(jìn)了宮,等到李世民膩了,那將是無休止的等待,怕是結(jié)果比守活寡也好不到哪去。

  輕輕咳嗽了一聲,李寬看著李世民道:“陛下,煩請您注意一下,別鬧得到時候不好看?!?p>  從他的話中,能聽得出來,李寬其實更偏向于不贊同劉令娘進(jìn)宮。

  “你這孩子怎么跟陛下說話呢!”萬貴妃笑罵了李寬一句,又對李世民笑道:“寬兒年紀(jì)小,口直心快,陛下莫要介意?!?p>  “不介意,不介意?!崩钍烂駭[了擺手,神情頗為尷尬,因為他腦海中浮現(xiàn)起了李寬之前對他的評價,好色!

  李世民現(xiàn)在也不好意思看劉令娘了,當(dāng)即轉(zhuǎn)換了一個話題,“此前在客棧聽你府上的下人說,你對科舉頗有見解,跟我說說你對當(dāng)前的科舉有什么看法?”

  這個問題,他早就想問了,只是一直沒有機(jī)會,正好現(xiàn)在可以聊聊。

  李寬還沒來得及說話,萬貴妃便開口了。

  “他一個小孩子能有什么看法,陛下恐怕是問錯人了?!?p>  萬貴妃當(dāng)然是好心,李寬一個幾歲大的孩子,說錯了,倒也沒什么,可說的對了,那就問題可就嚴(yán)重了,畢竟萬貴妃是深知李寬到底有多妖孽的。

  一個小孩子的心思比大人的心思還要細(xì)膩,等到成年那還得了,當(dāng)皇帝的能不忌憚?怕是李世民會像李淵一樣忌憚兒子一樣,李寬的下場能好得了?!

  李寬順勢接過萬貴妃的話頭,“祖母說對,陛下您問錯人了,科舉制度是朝堂的大臣們商議制定的,我一個孩子怎么可能比得上他們。”

  李世民呵呵一笑,“你能說出這番話來,就證明是有想法的,說說吧!”

  “要我說也可以,不過陛下要答應(yīng)我一個條件?!?p>  “你跟朕談條件?”李世民有些生氣了。

  “我為什么不能跟您談條件?”

  李世民死死的盯著李寬,李寬半點不懼,卻是令萬貴妃等人心里咯噔一下,正準(zhǔn)備說點什么緩和下氣氛,卻見李世民笑了起來。

  “你這孩子倒也有趣,就是承乾見到我板著臉,也怕得不行,你倒是半點不怕?!”

  李寬笑了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我怕您做什么?”

  “好一句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說吧,你要我答應(yīng)你什么?!?p>  “陛下既然讓太上皇隨我而居,那可否讓祖母也出宮?”

  “就這件事?”

  李寬點了點,沒說話。

  “朕答應(yīng)了?!?p>  李寬道了聲謝,然后說道:“都說楊廣是昏君,但他在科舉一事上,廢除九品中正制,開設(shè)進(jìn)士科,卻是值得大家所稱道的,后來祖父登基稱帝,進(jìn)一步完善科舉制度,在抑制世家門閥上,已經(jīng)有明顯的效果?!?p>  李世民點了點頭,示意李寬繼續(xù)說下去。

  “科舉本身沒有弊端,有弊端的是選拔制度。”

  “怎么說?”

  “讀書人和讀書人之間,也就是有區(qū)別的,世家藏書千萬,更有大儒名師輔導(dǎo),才華自然是無法世家之人比較的??婆e本來就是為了取仕,為了壓制世家,一般人家的讀書人在才學(xué)上根本比不上世家之人,這就等于沒有變化,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而已。”

  李世民點點頭,“的確,科舉其實只能治標(biāo)不能治本,都說寒門無貴子,是有道理的,知識都在世家之人的掌握中,寒門學(xué)子根本沒有多少可讀之書,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讓所有人有書讀,只是這個問題根本無法解決?!?p>  李寬是贊同李世民的說法的,在這個年代,書本的刊印和發(fā)行,幾乎都掌握在世家手中。

  換句話說,知識就掌握在了世家這小部分人手中,想要有才學(xué)首先你要讀書,書都沒有多少,才學(xué)也就有限,在科考上自然拼不過世家之人。

  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解決世家的壟斷,別無他法。

  解決世家的壟斷,首先要解決的是書本的發(fā)行和刊印,擴(kuò)大書本的發(fā)行量,降低書本的價格,從而讓人有書讀,能讀得起書。

  可是這很難,難在刊印,現(xiàn)如今連活字印刷都還沒有,刊印一本書便需要大量時間,更別說刊印千萬本了。

  第一點都無法解決,何談其他。

  至于說寒門無貴子,李寬是不贊同的。

  不贊同的是寒門這個說法。

  能讀書的人家,至少也是小地主階層,跟寒門半點不沾邊。

  李寬接過李世民的話頭,“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朝廷就必須解決印刷和造紙的問題,至少目前就要重視起來了?!?p>  李世民嗯了一聲,“你繼續(xù)說?!?p>  “其二便是開名制的缺陷?!?p>  “何謂開名制?”李世民聽糊涂了,他可不記得科舉中有什么開名制。

  李寬哦了一聲,解釋道:“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也就是考生的名字并沒有經(jīng)過遮掩,所以我稱之為開名制,這點很不好,暫且不論學(xué)識,只說人情,同等水平下的一張考卷,若是陛下您作為考官,您是選世家之人還是一般人家的讀書人呢?”

  李世民心中一驚,想了想,沉聲道:“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考生的名字必須要遮掩,不過糊名就應(yīng)該能解決這個問題了?!?p>  李世民頗為贊賞的看著李寬,哪知李寬卻搖了搖頭,“糊名制并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p>  “怎么說?”

  “名字雖然不知道,可字跡卻是可以辨認(rèn)的?!?p>  李世民一點就透,“你的意思的是要謄寫?”

  李寬點點頭,“如此一來,科舉的公正性便強(qiáng)加了許多,其三嘛,便是舉薦了,一般人家的讀書人根本沒辦法仰仗這條路,所以舉薦等同于給世家開后門?!?p>  說到這里,李寬心里多少有些感慨,生活在古代世家貴族中就是好啊,就連特么考公務(wù)員走后門都走的名正言順,理直氣壯。

  “在才學(xué)上,一般人家的讀書人本就與世家之人沒法比較,再加上世家之人還有官員舉薦,朝廷任命的官員,又能有幾個普通人家的讀書人呢?”

  “你是說廢除官員舉薦?”

  李寬搖了搖頭,“舉薦也是為了選才,就目前而言沒有必要,不過可以加一些規(guī)矩,比如:官員不得舉薦世家貴族之人,或者經(jīng)官員舉薦的世家貴族之人,與之連坐,被舉薦人犯了錯,舉薦人也得受罰?!?p>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嘆道:“還是讀書人太少,朕不得不用他們?。 ?p>  李寬沒理會李世民的感慨,繼續(xù)道:“最后一點,也就是科考的時間點,祖父為了加大民間取仕從而抑制世家,實行了一年一考,而大唐疆域廣闊,各地的讀書人都得趕赴長安,花費在路上的時間恐怕比讀書的時間都多?!?p>  “所以呢?”李世民問。

  “什么所以呢?”

  “所以辦法呢?”

  “辦法啊,設(shè)立縣考、州考,一級一級的考到長安參加科舉,為了抑制世家,大可以在縣考和州考時交待考官,擇取人數(shù)各占一半。雖說如此一來對世家的讀書人有些不公平,但是······”

  但是什么,李寬并沒有說出來,李世民便拍了下大腿,興奮的打斷道:“沒有但是,朕說的話便是公平,你還有其他見解么?”

  看法自然是還有的,但李寬不打算說了,今天已經(jīng)說的夠多了,于是搖了搖頭,“微臣只想到這些,沒有了?!?p>  “足夠了,足夠了,能有此見識,比之些許老臣亦不遑多讓,難怪前幾日那位巫醫(yī)與克明對你評價極高?!崩钍烂窆笮?,話鋒一轉(zhuǎn),問道:“你要什么賞賜?”

  “只要祖母能與微臣而居,那便是最好的賞賜了。”李寬淡淡道。

  李世民搖頭笑道:“這是朕答應(yīng)你的事,不算賞賜。你今日之言,有功于社稷,我大唐就沒有有功不賞的先例,說吧,你想要什么?”

  “微臣真沒有其他要求?!崩顚捬赞o鑿鑿,心里想的卻是老子要一塊免死金牌,你能給我?!

  李世民也沒有過于糾結(jié)這個問題,笑道:“今日聊的很盡興,朕也不久留了,若你小子再想到什么問題,記得找朕?!?p>  說著李世民站了起來,李寬也跟著站了起來,行禮道:“微臣記下了,恭送陛下。”

  糊弄走了李世民,李寬松了一口氣,萬貴妃卻看著他嘆了口氣。

  她老人家其他沒怎么記住,就記住了李世民之前說的那句。

  此前在客棧聽你府上的下人說,你對科舉頗有見解。

  這會兒李世民一走,萬貴妃便問道:“你對科舉頗有見解,是誰跟陛下說的?”

  李寬也沒多想,隨口便道:“應(yīng)該是進(jìn)?;蛘哌M(jìn)財吧!”

  萬貴妃淡淡的嗯了一聲,頓時變得嚴(yán)肅無比,看向劉令娘吩咐道:“回府后,讓陳嬤嬤給他們兩人提個醒?!?p>  顯然,這是要懲戒李進(jìn)財和李進(jìn)福了。

  不過萬貴妃此時正在氣頭上,李寬也不好多說什么。

  而且對于調(diào)教下人這種事,萬貴妃和陳嬤嬤才是真正的個中好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