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出奇的冷。
漫天的亡魂哀鳴著,干癟的枯葉從樹上摔落,粉身碎骨。風放肆拼命地吹著,屋子里的人聽去,好像有人在一邊唱歌,一邊哭泣。而梧桐林中的兩抹慘白,更裝點了這光景的凄涼。
少年跪在墳前,將一束白色鮮花輕輕放在地上。
天空落下了一滴,緊接著是滂沱大雨。
少年倚在墳邊,抱著墓碑痛哭流涕。
三歲那年,身為奴隸的父親在采石場挖掘石頭時被巨石砸死。當他和母親得知此事的時候,已是一個星期之后了。
亞斯蘭的律法中,奴隸是最卑微的存在,奴隸在工地的情況,奴隸主是沒有必要通知其親屬的。其實,更多時候,奴隸主甚至不記得有這么一個奴隸死了,他在意的只是這些奴隸是否還有利用價值。
母親很堅強,一手把他帶到8歲。雖然日子很苦,但是母子倆相依為命,也還勉強過得去。
直到三天前,那場大火。
災難突如其來地發(fā)生了,沒人知道起因是什么。
母親撲向他的那一瞬間,他看到了母親的眼神。那是一種怎樣的眼神?觸動著他。
他被母親撲到一邊,翻滾中頭撞到了石頭,暈了過去。再醒來時,大火早已熄滅。他像瘋了一樣扒著廢墟,終于,在一段粗壯的圓木下,他發(fā)現了一具燒焦的尸體。
他像行尸走肉一樣走在路上,一位婦人迎面走來,見他彷徨,問他,他搖搖頭。婦人又說了句什么,他搖搖頭。
“我是亞斯蘭皇宮的花匠,”婦人拿出一束白色鮮花,說,“孩子,雖然不知道你經歷了什么,但是我認為純潔而微帶憂傷的白色更符合你現在的心情?!?p> 他看著手中的白色鮮花,他頓悟了,他必須為母親做最后一件事。
他用盡辦法,為母親謀了一副簡易的棺材。但是以此為代價的是,他如今所剩下的,只有這一身破衣服,他已經一無所有了。
現在,風力很大,強勁的風將放在地上的白色鮮花吹到灌木叢邊,他跑過去揀。
他聽到灌木叢那邊的聲音,于是撥開草叢觀望。
兩抹慘白,終究相遇了。
魔法師左手拿著油紙傘,右手抱著另一抹白色,女嬰在白色襁褓中酣睡著。
魔法師說著什么。他并不是在自言自語,只是他所言語的對象,已不在這人世。
她慢慢地移動著,盡量不驚動被魔法師吸引注意力的少年。獨特的熱感應眼部結構檢測出了少年的特別,全身都是暖色調。這并不是因為少年淋雨而產生的發(fā)燒,而是因為他的純陽體質。這正是她所需要的。
她“騰”地躍起,撲向少年,沒想到少年身上忽然出現了一層護盾,她被彈開,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