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禪賢弟,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復相見!”
“賢兄,我此去山長水遠,若是天命能歸,也許三年五載,若是上蒼無心我回,也許……”
話未說完,只聽那人回道:“不,悟禪賢弟福大命大,更何況一心向佛,佛祖定會護佑你平安歸來!”
那人是副官員模樣,又指使下人捧來一個缽盂。
那人接過缽盂,對悟禪道:“先父一心向佛,這是當今圣上賜給先父的紫金缽盂。我今天想把它贈與賢弟,定能保賢弟平安歸來!”
悟禪回道:“賢兄,這十分貴重,恐怕我無福消受!”
那人回道:“不,先父雖信奉佛法,可如今我和家眷們多信奉道法,這只紫金缽盂也落得無處可用,我想給它找個新主人,那個新主人便是賢弟你了!”
悟禪思量了一會兒,又道:“那我恭敬不如從命了!”
說罷,悟禪接過缽盂。
那人道:“賢弟手持缽盂可真是容光煥發(fā),可見這個紫金缽盂也喜歡你這個新主人!”又道:“我想,賢弟不日即可取回真經(jīng),以經(jīng)文平定亂世,再復佛法昌盛!”
悟禪回道:“多謝賢兄,賢弟去也!”
只見悟禪和尚轉(zhuǎn)過身,手持紫金缽盂而去。
悟禪和尚未曾出過遠門,更莫提西取真經(jīng)。
悟禪和尚一路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一晃便是三個春秋已過。
這日,來到了一個名叫“流沙河”的地方。
流沙河長九千里,寬八百里,地勢兇險,水勢滔天,常人根本無法渡過。
有詩為證: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
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最奇異的并非河水兇險,而是有一個恐怖的傳說。
聽人常言:流沙河有一水妖,長得藍面獠牙,赤須紅發(fā);長年在河中興風作浪,專吃過路人,而僧人是他的最愛。
所以這水妖又有一別號:殺僧。
悟禪和尚心想:取回真經(jīng)必須經(jīng)過流沙河,而流沙河又險象橫生,可真愁人!
悟禪和尚壯著膽子來到河水跟前,想先舀一缽和水飲用,先試試水的深淺。
可誰知,剛將那缽盂貼于水面,缽盂登時便破裂開來,缽盂碎片急急沉了下去,只剩下悟禪和尚瞪著眼在岸邊發(fā)呆,不知出了什么情況。
還沒等悟禪和尚緩過神來,緊接著水面又生起了漩渦。
那三丈寬的水渦像是一切都能吞進去一樣!令人不寒而栗!
不多時,從旋渦里鉆出一只藍色的大頭,血盆般的大口仿佛隨時要將人吃進去,藍色大頭上那火焰似的毛發(fā)不知給這怪物添了多少威風!
這一幕嚇得悟禪和尚連連往后退去,剛要轉(zhuǎn)身逃走,誰知這藍色怪物倒吸了一口氣,這股氣立馬生成了一股旋風,一下子把悟禪和尚吸入了口中。
這藍色怪物嚼了兩下,仿佛能仔細得聽見骨肉碎裂的聲音!
藍色怪物的嘴角鮮血直流,只見他停下來咀嚼的動作,緊接著舉起那藍色的大手將口中悟禪和尚帶血的骷髏抻出,隨即扔在了河里。
眼見悟禪和尚的骷髏馬上要沉了下去,水底里破碎的缽盂見到了這一幕,遂將自己化成了一股氣,憑借這股氣力托起了悟禪和尚的骷髏,不讓他沉入水底。
就這樣,不知幾世幾劫,每逢有僧人被水妖吃掉又吐出難咽的骷髏頭時,這股氣力就將頭顱從水中托起,不讓他沉入水底。
這正是:
今生我為紫金缽,
你是僧人欲渡河,
渴來缽舀流沙水,
我卻情斷流沙河。
流沙河,河寬八百水勢險惡,
紫金缽,甘愿焚身把頭顱托。
有人問,這是為何?
惟愿圣僧朝西去,
口頌無量壽佛!
有大仙批曰:
本是金蟬轉(zhuǎn)世生,
暴殄生靈滅佛性。
若非靈芝續(xù)禪緣,
來生必將入幽冥。
劉易澤
她說:我寧愿粉身碎骨,也不讓你的金身沾染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