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我與老五爭斗這么些年,好不容易等到父皇偏向于我,這個時候要我將秋闈掌控之權分一半給他,我怎么肯!”六皇子咬牙。
之前二皇子還在的時候,元慶帝對這三個已經長成的兒子都是忌憚提防,但今歲開始,元慶帝的身子不如從前,就有些要選儲君的意思了。
能直接被封為太子,名正言順的登基,當然比掙到最后,武力解決要好。
孫仕豪何嘗不知道這其中利弊,但如今各地考生言辭激烈,已經引起了朝中不少人重視,為秋闈順利進行,也為平天下讀書人之不平,只能讓林家參與秋闈一應事宜了。
“臣知道殿下心中不愿,但若想要皇上對殿下憐惜更多,以退為進也不乏是種應對之策,何況秋闈事大,林家非要摻和進來,這要是出了什么事端,那也是他們逃不掉的干系啊?!?p> 讀書人都向著林家,誠然會加重林家立世之本,但皇上也會忌憚,一旦能抓住機會,必然不會手軟。
六皇子眸色暗了暗,目前除了能這樣想,也別無他法了,最重要的還是先把關于他后宅不寧,私德不修的流言解決掉。
“朝堂之事尚有喘息之機,這京中流言卻不能放任了,否則那些個御史又要在父皇面前參揍,屆時于我不利。”
自古立嫡立長立賢,二皇子沒了,周蘊這個老五就變成了長子,輕松占了一項去。
可六皇子這卡在中間,不是嫡出又不算長子,若不能占個賢德名聲,可就一樣不占了。
“這件事情倒也有解決之法,這去歲南方遭災禍,淮州滄州兩地災后重建雖不錯,但多為柴米油鹽商鋪以及官府、民居等建設,私塾、學堂此類卻是沒有,如今秋闈在即,殿下若是為淮、滄兩州的讀書人計,倒是能出手相助。”
孫仕豪背手認真道。
身為吏部尚書,主管此次秋闈的事情,各地讀書人的情況他是最了解的,這個問題便是滄州如今的知州文暉裕報上來的。
原本以秋闈為重,這樣花銀子又費力氣的事情,孫仕豪并不打算理會,但眼下要是做好了,倒是能為六皇子洗一洗污名。
而彼時六皇子聽完這番話也是面色略有好轉。
“舅舅妙計,若是我能關心滄淮兩地的讀書人,也算是為這兩地日后的發(fā)展籌謀了?!?p> 如此一個心系百姓,關心地區(qū)發(fā)展,為讀書人謀福祉的皇子,自然應當是一個正人君子,怎么會陷入后院烏糟呢。
“殿下謬贊了,臣理當為殿下籌謀?!睂O仕豪拱手。
解決了這個心頭煩擾,六皇子才有心思問了問自己的妹妹。
“妍兒還有不足一個月就要生產了吧,舅舅府中可都安排妥當了?這件事非同小可,萬萬不能出紕漏?!?p> 否則到時候,皇家和孫家的顏面都要丟完。
孫仕豪忙點頭,“殿下放心,公主身邊都是府中簽了死契的奴才,無論發(fā)生什么,絕不會對外透露出去半個字,且公主如今對外稱病,修養(yǎng)兩個月,也已經生產完,做完月子了,旁人定瞧不出蹊蹺?!?p> “那孩子?”六皇子問道。
“自然是秘密的撫養(yǎng)起來,屆時盡快對外界稱公主已有孕,兩三年后,也就模糊過去了,這小孩子都差不多,大了一歲,也瞧不出什么區(qū)別?!睂O仕豪回答。
見這一切都已經安排的有條有理,六皇子才沒再多問。
畢竟他心里已經覺得,兩三年后,或許他都坐上那個位置了,孫家有什么丑聞,他也能一力遮掩住。
而彼時坐在龍椅上的元慶帝還不知自己的好兒子正籌謀這些,他忙著和嬪妃調情呢。
不是旁人,正是近來頗為得寵的玉昭媛,孫霖玉。
元慶帝近來愈發(fā)體虛,脾胃也弱起來,稍有飲食不慎就腹痛腹瀉,所以孫霖玉就變著法兒的給做吃食。
美人如此貼心,元慶帝自然是受用的。
這不,下午本是約了賀愉妃來伺候筆墨的,等賀愉妃來時,卻被梁進忠告知,玉昭媛來送下午的點心,這會子已經被留在里頭伺候了。
賀愉妃聽罷,眸色就暗了暗,不過也是轉瞬即逝的變化,并未被發(fā)現(xiàn)。
旋即便淺笑著道,“既然有玉昭媛伺候,那本宮就先回去了,還勞煩公公告知皇上,本宮來過。”
“是,奴才一定把話帶到,恭送娘娘?!绷哼M忠拱手。
賀愉妃會做人,在宮中算得廣結善緣,梁進忠這個御前總管也是很尊敬她的。
離開了太極殿,隨侍的白露就忍不住道。
“玉昭媛如今是越發(fā)放肆了,仗著得皇上喜愛,竟然敢在娘娘您面前作妖。”
“她年輕貌美又家世好,還有貴妃幫襯著,自然是得意,我又與她爭搶什么呢?!辟R愉妃不甚在意的笑了笑,“只可惜這位新貴得寵的昭媛至今無子,到底是少了份依靠?!?p> 白露眼睛微亮,“這宮外頭不也是一個意思么,娘娘的意思?”
“她得意至此,我理當錦上添花,就安排起來吧?!辟R愉妃斂眸。
周蘊從外頭傳話進來,這件事她就一直放在心上的,不過近來貴妃因為孫霖玉得寵,也更得勢,為了先保證自己在后宮的地位,二來也是等時機,所以賀愉妃還未著手實施。
而今日,孫霖玉截胡截到她面前來了,這也算是點燃了賀愉妃的怒火。
誠然,賀愉妃對元慶帝這個老頭子也并不在意,可她在意恩寵,畢竟女人在后宮要想存活,皇帝的恩寵必不可少。
更何況她還有兒子,要為兒子籌謀,恩寵也是她的武器。
若任由孫霖玉這樣在她面前威風起來,和貴妃姑侄聯(lián)手,這后宮怕是要姓孫了,哪里還有她的立足之地。
而彼時宮外,為生存籌謀的人也大有人在。
比如五皇子府的后院里,事關姜蕊的流言被平息下來后,很多人都失望不已。
于氏更是如此。
她沒想到五皇子如此維護正院,竟親自出手應對流言,眼下挑撥徐氏不管用了,又只能從旁人身上想法子了。
“羅氏的臉如何了?”
“聽聞好的慢,還在用藥呢?!睂氈榈溃皞儒P心她做什么,那樣一張狐媚子的臉,毀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