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景初
天子駕崩,舉國大喪。
夜幕中的京都,從皇宮里傳出陣陣喪鐘的沉悶響聲,傳遍了整個京都。
林府。
榻上的林老爺子驟然睜開眼睛,撐著身子坐起,似乎是在確定聽到的聲音是不是宮里傳來的。
片刻之后,老爺子立即起身推開房門走到了院子里,抬頭看著布滿星辰的夜空,顫抖著雙肩,老淚縱橫。
“宜兒,宜兒啊,是爹害了你,現(xiàn)如今蘊兒替你報仇了,你在天上可都看見了嗎?”
林宜室,是林老爺子捧在掌心里的嫡長女,此時此刻,聽到元慶帝的喪鐘,老爺子再也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悲痛,想起了那個早逝的女兒。
一陣急切的腳步聲從院門處傳來。
身著寢衣,僅披著件外袍的林正屹幾乎是跑著進了父親的院子。
當看見庭院里掩面痛哭的父親時,他的腳步忽然就緩下來了。
良久,見老爺子的情緒平復下來后,才走過去。
“爹,長姐她在天之靈,看到蘊兒成長的這樣好,一定會欣慰的,您不要傷感太過,傷了自己的身子?!?p> 林老爺子抹了抹淚,點頭,而后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聲音去掉哭腔。
“皇上駕崩,未免夜長夢多,太子殿下要盡快登基才行,這件事你一定要督促禮部盡快辦,朝堂之上,要引領群臣諫言,讓太子直接入駐宮中,不必居東宮理政。”
“父親放心,兒子心里有數(shù)?!绷终兕h首。
而后扶著老爺子重新回房里躺下,才離開了院子。
他還要趕著去宮里。
皇上駕崩,宗室勛貴和群臣都要馬上入宮的。
這勛貴之中,就還包括了姜侯爺。
驟然聽聞元慶帝駕崩的消息,姜侯爺也是心驚。
不過馬上要上位的是他的嫡親女婿,到也就沒那么怕了。
叮囑好妻兒收好家門,便匆匆的著侯爵官服入宮去了。
太極殿。
周蘊和姜蕊已經(jīng)換上了喪服,正在聽禮部尚書匯報接下來的流程。
元慶帝身體不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身后事早都已經(jīng)預備好。
梁進忠配合禮部的人整理完元慶帝的遺容,出來復命。
“太子殿下,皇上已經(jīng)更衣完畢了?!?p> “嗯,移去英華殿吧,群臣已經(jīng)入宮,在英華殿等候叩拜?!敝芴N沉聲道。
聲音聽不出來悲痛,梁進忠只低聲應答,并不敢挑刺。
他能不知道這父子倆的關系么,活著的時候就沒感情,別說死了。
只希望太子殿下仁慈,賜他能好好出宮安度晚年。
隨著元慶帝的遺體被裝入棺槨抬去英華殿,太極殿內(nèi)就冷清了下來。
姜蕊這時候才偷偷的端來一小碟子熱乎乎的糕點,并一杯茶。
“殿下快吃些墊墊肚子,這后頭怕是還有的忙呢,不知什么時候能吃上一口熱乎的?!?p> 三更半夜入宮,一直忙到現(xiàn)在天蒙蒙亮,周蘊的確餓了。
點點頭就拿起一塊兒來吃。
邊吃邊問,“哪里端來的?你吃了沒?”
“我同貴妃娘娘提了提,娘娘就安排人簡單做了這些,我還沒來得及吃,先端來給殿下了?!苯锶崧暤溃斑€有茶水呢,殿下別噎著。”
周蘊就著她的手喝了一口,而后就拿了一塊兒喂她。
“你也吃,今天都是要累一天的,你身子弱,別餓的胃疼了?!?p> 姜蕊眼里染上幾分柔意,輕輕點頭。
兩個人就站在太極殿外殿的屏風后頭,一起吃了盤糕點,喝完了同一杯茶。
這太極殿里還是有宮女和太監(jiān)在的,雖不敢吱聲兒,但也把這一幕都看在眼里。
一個個心里大為震驚。
早知道五皇子和皇妃姜氏感情甚篤,沒想到這般親密。
想到這太子妃馬上就是大晉的皇后娘娘了,都立刻把這一幕牢牢記在心里,提醒自己可不能得罪了。
元慶帝新喪的頭一日,周蘊和姜蕊足足在宮中待了一天。
當天朝臣們也提出,國不可一日無君,先帝駕崩,太子理當即刻入駐皇宮,登基大典由禮部抓緊安排。
所以周蘊當晚就沒能出宮。
不過姜蕊還是能出宮的,畢竟兒子還在府里呢。
回了府中之后,不顧一身疲憊,先去了廂房里頭看孩子。
小小的珎兒睡得香甜,粉嘟嘟的臉蛋兒格外可愛。
絲毫不知自己的身份已經(jīng)從皇孫變成皇子,且即將成為太子。
姜蕊愛憐的摸了摸兒子的臉,又忍不住俯身親了一口。
“咱們就要入宮去了呀。”
姜蕊喃喃低語,這話像是說給孩子聽的,又更像是說給自己聽。
但此時此刻,姜蕊的眼里沒有擔憂和顧慮,取而代之的是溫柔和堅定。
今天在宮里和周蘊的相處,她越發(fā)的信賴周蘊了。
周蘊和元慶帝是不一樣的,他是值得托付的人。
姜蕊垂眸,她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皇后,平心而論,她也不知道該怎么樣去做皇后,但她又覺得,只要保持本心就好。
不管怎樣,接下來的人生,她依舊會好好的站在周蘊身側(cè),是舉案齊眉的夫妻,也是相互依靠的摯友。
一個月后。
周蘊正式登基,改年號為景初,稱景初帝。
并于登基當日,冊封嫡妻姜蕊為中宮皇后,母儀天下,嫡長子周旸為大晉太子,尊生母林宜妃為慈懿仁太后。
同時,尊愉貴妃為太貴妃,八皇子封嘉郡王,賜府邸,并允許愉太貴妃能出宮去嘉郡王府上頤養(yǎng)天年。
姜家作為皇后母家,姜父按皇室規(guī)矩,封為文國公,姜清念為世子。
林家,林老爺子也同樣被封為國公,封號為譽。
除此之外,任命季焓為皇宮禁軍統(tǒng)領,周蘊的暗衛(wèi)繼續(xù)保留,由崔移山掌管。
劉忠林做了多年的密探,被周蘊丟進督察院任職去了,也是正好讓他發(fā)揮拳腳。
最后就是個陳一,因為他沒有凈身,不是太監(jiān)沒法進宮,所以周蘊問過他的意見后,讓他繼續(xù)留在府上當管事了。
畢竟皇帝的潛邸也是要妥善大理的。
其余的朝中官員,該升的升,該貶的貶,因為周蘊登基是大勢所趨,所以上位后開辟新政并未受到什么阻礙。
就是他把姜清遠丟到揚州去跟著林冉歷練去了,這讓二嬸還心疼了一下。
不過知道這歷練后再回京就一定是高官,倒也沒說什么。
還有沈哲,他本以為自己受鄭澤川的連累要被疏遠冷待,但沒想到周蘊把他放進了吏部。
同樣被放進去的還有他那一屆的狀元郎何求。
周蘊直言,希望他們能成為寒門學子入朝為官的守門人,替大晉朝堂選拔人才,擺脫過去朝堂被勛貴高門子弟壟斷的局面。
這兩位寒門學子自然都是一腔熱血的受命。
一時間,新君新氣象,整個大晉朝堂都重新有了鮮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