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蒼天豈容誤蒼生

第三章 如此盛世

蒼天豈容誤蒼生 青玉獅子 6103 2021-07-10 15:09:06

  區(qū)別在于:元康三年,朝野清靜,天下無事;而永熙元年——

  彼時——應曰“此時”了——之政局,波云詭譎,你死我活的大政潮正在醞釀之中,有人握緊了刀把子,有人的手,正伸向刀把子。

  我明白我為什么會興奮了!

  元康三年的政局,過于平靜,欲向上攀爬,幾無措手之地,一個最普通的東宮給使——就算你是熟悉歷史的穿越者——想要快速上位,幾無可能;而此時的政局,各方角力,潛流涌動,兇險自然兇險,但多有上下其手的機會,正是……大有可為之時!

  這個“大有可為”,不僅僅指個人的生存,還有——

  因緣際遇,或可能改變某些重要的歷史走向?

  譬如——消弭或推遲八王之亂的爆發(fā)?

  進而——避免五胡亂華的發(fā)生?

  晉朝渡過瓶頸,中國維持統(tǒng)一?

  盛唐般盛世,更早些到來?

  這個“早”,可是以百年作為單位的!

  何蒼天的心,“怦怦”的跳了起來。

  我曉得,以西晉的德性,想要達成以上目標,真正是地獄副本難度,但是——也不能就說一點兒可能性沒有呀!

  捫初心自問,我為什么要做公務員?僅僅為了一份穩(wěn)定的待遇嗎?當然不是!自認以本人之學歷、能力,若僅僅為了“待遇”二字,換一份工作,收入數(shù)倍于目下,并不稀奇;我做公務員,是因為——我是真有理想的!于私,希望能夠實踐所學、一展抱負,于公,我是真愿意為人民服務的!

  陰差陽錯,來到了另一個時空,這個“初心”,就可以棄之不顧了嗎?

  不,不,不!

  事實上,如此不可思議的際遇,又焉知不是……上天特別垂顧于我?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何蒼天渾身的血熱了起來,氣力也回到了手腳上,只覺得浩然之氣充塞胸臆,似乎一張嘴,長嘯聲就會噴薄而出,直沖云霄!

  還是那句話——事已至此,既來之,則安之!

  郭一自然不曉得,短短半杯茶的時間,何蒼天的心情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目下已從谷底躍上了波峰,見他怔怔發(fā)呆,不由擔心,伸手來探他的額頭,“喂!又掉了魂啦?”

  哎哎,這位小黃門同學,咋動不動就動手動腳涅?你我都是男人……哦,你好像不算很正經(jīng)的男人……

  何蒼天回過神來,搖搖頭,笑一笑,“沒事兒!”

  頓一頓,“哎,目下,是……幾月份啊?”

  “嗐!……九月!哎,你真沒事兒嗎?”

  九月……嗯,果然,已隱有秋意了。

  好……還有時間、還有時間。

  何蒼天透了口氣,“真沒事兒!”他挺挺胸,掄了掄手臂,“你看!”

  “那就好!——咱們得趕緊了,不然叫孫慮那個頭錢價奴兵尋了來,就啰嗦了!”

  “頭錢價奴兵”猶詈人賤奴,在彼時算是比較狠的罵人話了,而孫慮……這個名字,隱約似乎有點兒印象?但一時之間,想不起其出處了。

  何蒼天扁擔上肩,腿腳使勁兒,一邊兒慢慢的將兩大筐菜挑了起來,一邊兒問道,“孫慮?我記不大清楚了……那是誰呀?”

  郭一沒有馬上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用手替他虛扶著,留意著他的動作,待他穩(wěn)穩(wěn)的站直了身子,才滿意的一笑,“好,看來真沒摔壞!”

  何蒼天對自己的表現(xiàn)亦略覺意外,挑擔子看起來容易,但負重之外,還要掌握平衡,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輕松,看來,這位未來的何監(jiān)工,確實是正正經(jīng)經(jīng)勞動人民出身啊。

  “孫慮嘛……”

  郭一正要回答何蒼天的問題,便聽見遠遠的一個尖利清亮的嗓子喊道:

  “郭一!你們兩只蠅蚋在那邊磨蹭什么吶?不看看都什么時辰了?誤了太子的事,我剝你們的皮!”

  “蠅蚋”?這特么罵的更狠,把人直接降級成蟲子了。

  郭一臉色微微一變,壓低了聲音,“說曹操,曹操到!”隨即揚聲賠笑叫道:“都弄好了!都弄好了!這就出來了!這就出來了!”

  “說曹操,曹操到”?這個時候就有這句俗語了嗎?再者說了,司馬晉禪代于曹魏,對于前朝的太祖,不是應該略表尊敬嗎?就介么直呼其名?

  郭一一邊走,一邊偏過頭來,低聲說道,“來不及給你細說了,你且記著:這個孫慮,位份雖不甚高,但萬萬不能得罪——他可是目下太子身邊的第一號紅人!”

  太子左右黃門輩姓名,史無明載,這便無可究竟了,或許是我記差了吧。

  心境既已不同,何蒼天便有多余的注意力觀察周邊情形了:遠遠的一圈籬笆,逶迤宛轉,籬笆之外,樹木蔥蘢,亭臺隱現(xiàn),明顯就不是菜地,而是正經(jīng)的苑囿了。他記得史書有載,東宮之北有玄圃,為皇太子專用苑囿,想來所謂西園,是在玄圃中區(qū)隔出一片地界,專事“葵菜、藍子、雞、面之屬”之生產(chǎn)?

  籬笆有一蓬門,蓬門之外,一人背著手,伸頸張望,一副老大不耐煩模樣。何蒼天覷著,此人漆紗籠冠、青色單衣,服飾同郭一無異,當然也是一個宦者,不過,單就這身裝裹,倒看不出位份高低。

  郭一賠笑作揖,“孫郎中!孫郎中!”

  “郎中”?這個銜頭有趣。

  這位自然就是郭一口中“太子身邊第一號紅人”孫慮了,面目倒是生的頗為清秀,只是略略有些倒吊眉,眉頭一皺了起來,臉上便隱約生出一股戾氣來——目下便是如此一副模樣了。

  何蒼天轉著念頭:您下頭既然少了點兒東東,您介個“郎中”,自然不可能是尚書郎,那么,就只能是寺人郎中了。介個郎中啥級別俺記得不很清楚,不過,魏、晉的寺人監(jiān)為七品官,作為其屬官,寺人郎中的官品,非八即九;論秩呢,大致二百石、撐死了不超過三百石吧。

  這個位份嘛,確實不算高。

  孫慮目光掠過郭一,落在何蒼天身上,眉毛微微一挑,似乎露出一絲訝異的神色,但隨即隱了去,斜睨著,語氣冰冷,“這個就是你那個什么朋友啦?”

  “是!阿天,快,見過孫郎中!”郭一一邊說,一邊掏出一串錢來,塞到孫慮手里,微微加重了語氣,同時將“孫”字省去了,“今后全靠郎中照應了!”

  何蒼天挑著擔子,無法作揖,只能微微哈腰,同時努力賠出一副笑臉來。

  孫慮哼了一聲,收起了那串錢,眉頭依舊皺著,但語氣略略緩和了些,“也罷了!手腳快些,你師傅已經(jīng)在等著了!”

  “是!是!”郭一一邊說,一邊就在蓬門口,除下木屐,穿上襪子,換上布履。

  何蒼天這才明白,孫慮何以只在蓬門外嚷嚷、而不進來?進來就得除布履、換木屐——菜畦泥濘,木屐可以踐泥,布履不行,孫慮并未攜備木屐,怕弄臟了自己的鞋,就只好在蓬門外吊嗓子了。

  至于何蒼天,當然還是穿他的“屩”——他得挑擔子,不管到哪兒,只能穿草鞋。

  另外……

  嗯,我想明白哪里怪怪的了:郭一和孫慮說話時的口音,同和我說話時的口音是不一樣的——和我說話的時候,我倆一種口音;和孫慮說話的時候,他倆一種口音。

  他倆的那種口音,應該就是所謂“洛陽正音”了吧?

  這位未來的何監(jiān)工,同郭小黃門應是同鄉(xiāng)……俺們會是哪里人涅?

  蓬門外一條窄窄的石板路,沿著籬笆,迤邐而西,孫慮打頭,郭一次之,何蒼天殿后,他小心的維持著擔子的平衡,同時腦子并未停止轉動:

  魏晉的每一任太后,都有自己的宮號,不算兩位太后同在位的情形(這種情形并非絕無僅有),前后兩任太后之所居,大概率為同一宮區(qū),只不過換個名字而已——太后儀制尊貴,并非任一宮區(qū)都適合太后居住的。目下,太后所居為“弘訓宮”,則此“弘訓宮”,是否即前朝的“永寧宮”?

  這事關自己讀史時的一樁疑案。

  齊王芳即位,曹爽專權,不禮于郭太后,史載,丁謐為曹爽謀,逼遷太后于永寧宮,以至皇帝、太后灑淚泣別,給人一種印象,“永寧宮”乃某偏僻冷宮也??蓡栴}是,郭氏被尊為皇太后之后,即號“永寧宮”,也就是說,郭太后本就居于永寧宮,既如此,又何來“逼遷”一說?

  目下之皇太后,自然是司馬炎的繼室姓楊名芷字季蘭者,后父當朝,大政不決于皇帝而決于太后,咱們的楊太后,正正是最最尊貴薰赫之時,不可能選擇前朝某冷宮為自己的居所,若“弘訓宮”即為前朝的“永寧宮”,則可以證明:曹爽和郭氏的關系雖確實不好,也未必沒干過隔絕皇帝、太后的事情,但“逼遷”一說,實在是晉史臣對曹爽的誣辭,用意不過是為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多找點兒合理性罷了。

  對相關答案,俺還是很期待的——您看,穿越,還是有點兒好處的嘛。

  走不多時,苑墻已現(xiàn),而苑門——左右各立一根木柱,上端架一根橫木,三木搭配成草字頭形;突出于橫梁之上的兩根柱頭,雕飾繁復,通體漆為黑色。

  這,應該就是所謂“烏頭門”了吧?

  后魏——即北魏之前,烏頭門不見載于史,秦漢魏晉,是否通行烏頭門,只能靠推測,現(xiàn)在,自己算是在“見證歷史”了!

  這一路走將過去,必不斷的“見證歷史”,而且,所見所證者,必愈來愈震撼!

  對歷史愛好者來說,真正是饕餮盛宴??!

  哎!穿越……穿越?。?p>  嗯,對了,在這個時代,烏頭門應主要用于高官宅邸和寺廟等處,雖然也是身份的象征,非黎庶可用,但對于宮苑來說,等級就不算高了,不過也正?!@里是東宮,不是宮城;是苑囿,不是宮殿;而且,畢竟是偏門西門,不是正門南門,沒理由在介么一犄角旮旯整一座象魏出來?

  雖然是“犄角旮旯”,但依舊禁衛(wèi)森嚴,衛(wèi)士一絲不茍,驗過符信,翻檢過筐中物事,方才放三人出門。

  何蒼天覷著,幾個衛(wèi)士,不論等級高低,頭上皆著屋山幘,腳上皆著圓頭高靿靴——也即是“高腰靴”了;但身上皆未衷甲,所著者只是褶服,腰間束以皮帶,若說同普通的褶服有什么不同,就是褲腿極闊,仿佛現(xiàn)代女子的裙褲。

  看來,此時代,“衷甲”確實是一件嚴重的事情,即便是宮苑禁衛(wèi),非要害崗位的,也非一定衷甲的。

  何蒼天略覺失望——后世未出土過完整的魏晉甲胄,研究者之所本主要為陶俑,他本來以為可立即“見證”魏晉甲胄之實貌滴。

  不過,束腰的皮帶還是很有特色的:

  活舌帶扣,迥異于秦漢的固定式帶勾,幾已同現(xiàn)代的皮帶帶扣無異了;不同于現(xiàn)代皮帶者,一是扣好之后,還留有極長的帶尾,一直松松的繞到后腰,尾端插進皮帶和腰身之間,打個極松的活結,以此做最后的固定;二是帶扣置于在身體的右側,而非如現(xiàn)代的置于腹下中央。

  苑門口停了兩架車子,前頭的一架應為……軺車?后頭的一架,應為……露車?

  軺,遙也,遠也;所謂軺車,四向遠望之車也,即四面敞露之車。眼前的這架車子,雙輪,車廂無頂而有傘蓋,廂壁半人高左右,立、坐于其中,正可“四向遠望”。其具體形狀,看官們可參考秦陵出土的銅車馬一號車。

  不過時代變遷,眼前的這架軺車,形制已頗有異于銅車馬一號車者:其一,銅車馬一號車的御者立于車廂之內,而此軺車的御者坐在車廂之前的板架上;其二,銅車馬一號車的傘柄立于車廂中央,傘蓋為圓形,而此軺車車廂四角各豎起一根曲柄,共同撐起一張方形的傘蓋。如此安排,好處顯而易見——車箱內沒有一根粗大的傘柄礙手礙腳,乘客們的活動自如多了。

  同銅車馬一號車一樣,這架軺車也沒有“后戶”,即只有前、左、右三塊廂壁而欠奉可以開合的后廂壁。銅車馬一號車是戰(zhàn)車,不設“后戶”是為了上下車方便,眼前的這架軺車不設“后戶”,卻是因為等級的關系:此時代,只有較高品級的官員才準許使用設有“后戶”的軺車。

  另外,何蒼天注意到,這架軺車也沒有“耳”。所謂“耳”,就是車輪上方設一長方形平板,以擋住車輪滾動時帶起的泥水——仿佛后世之擋泥板。而車有無“耳”,亦關乎等級,也是只有較高品級的官員才準許使用設有“耳”的車子滴。

  至于“露車”,就是最普通的平板大車啦。

  軺車以一馬牽引,露車以一牛牽引。

  軺車之前,站著一個頭發(fā)經(jīng)已斑白的宦者,孫慮抬手,松松的做了個揖,但腰不彎、頭不低,含笑道:“徐令!”

  郭一則垂手頷首,恭恭敬敬的叫了聲:“師傅!”

  哦,之前孫慮說什么“你師傅已經(jīng)在等著了”,指的就是這位“徐令”了。

  既然頭銜為“令”,又于東宮服役,則只能是東宮黃門令了,也即東宮諸宦之首,官六品,秩六百石。

  此時代之宦者地位,較之東漢,經(jīng)已大幅度下降,六品的官、六百石的薪水,不管在東宮還是宮城,都是宦者之極峰了。

  孫慮的品級,較之這位徐令,低了不止一個檔次,但很顯然,“太子身邊第一號紅人”并沒有怎么把他的頂頭上司放在眼里。

  不過,何蒼天發(fā)現(xiàn),因為孫慮雙眉微微倒吊,皺眉之時,臉上隱現(xiàn)戾氣,但一笑起來,眉頭舒展,這個倒吊眉卻變成了優(yōu)勢:形如彎月,令人如沐春風,加上他面容清秀,很容易叫人生出好感來。

  這,應該是他能得太子歡心的原因之一吧。

  “徐令”卻面無表情,并不搭理孫慮,只向郭一點點頭,悶悶的說道,“裝車吧!”

  “是!”郭一應了一聲,不待他示意,何蒼天即放下?lián)?,取下扁擔,將兩筐菜一一穩(wěn)穩(wěn)搬上了露車。

  不錯,看來這位未來的何監(jiān)工,確實是很有把子氣力滴。

  孫慮對于上司的冷臉并不在意,再拱一拱手,“既如此,就靜候徐令佳音了!”頓一頓,“哦,我去給太子復命——先行一步。”

  說罷,略略哈一哈腰,轉過身,施施然的進苑門去了。

  望著孫慮的背影,郭一咬著牙,輕輕的啐了一口,“頭錢價奴兵!”

  “徐令”皺了皺眉,“好了,別說不相干的話了——時辰不算早了,登車吧!”

  聽他如是說,御者即從車上搬下一個腳踏,在車后邊擺好了。

  郭一卻不罷休,“論位份、論資歷,他和我?guī)煾?,相去可以道里計?仗著太子的寵,就敢對丈人擺出如此一副嘴臉來!”這個話,卻是對著何蒼天說的。

  此“丈人”,非婦翁之意,而是對男性長輩的尊稱。

  “徐令”微微搖頭,不再搭理郭一,自顧自上了軺車。

  郭一壓低聲音,對何蒼天說道,“怕你不記得——我?guī)煾档拿质莻€‘登’字。別的,回來再說你聽!”

  說罷,三步并做兩步,也上了軺車。

  軺車上設有一條固定的長凳,就是乘客的座位了。

  何蒼天呢,作為挑擔子的給使,當然是和擔子同車啦。

  人貨同車,何蒼天并不介意,他好奇的是:兩筐蔬菜,就算品質再高,也值不了多少錢,何以會出動東宮位份最高的宦官辦這個差呢?

  而且,看情形,往永寧宮送菜,應該是孫慮的主意,而徐登并不以為然——他明顯是不大想辦這個差的。

  好吧,一時不明白就暫且擱下,現(xiàn)在要做的是——盡請欣賞公元290年我大洛陽的城市風光!

  緊貼苑墻墻根的路,應是專供人行的,路邊密植極高大的槐樹、榆樹,這些不曉得已生長了多少年頭的大樹,將這條五、六米寬的道路幾乎完全遮蔽成了一條林蔭路。因為樹木遮擋視線,站在苑門口,外頭大路何等風光不甚清楚,一俟車子轉入大路,眼前便即豁然開朗,何蒼天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驚喜的險些叫出聲來!

  大路極寬!路對面亦同樣密植榆、槐樹,兩排樹木之所夾,目測……總有四、五十米的樣子吧!

  四、五十米……這是什么概念?!

  何蒼天曉得,1952年大規(guī)模改造之前的長安街,最寬處亦不過十五米——長安街,算是明清以降中國最重要的一條街道了吧?

  路面的土,夯的極實,有若磚石,車子走在上頭,平平穩(wěn)穩(wěn)。

  他的心跳加快了:

  這就是中國!此時代之中國——承兩漢余烈,統(tǒng)一、和平的中國!

  何蒼天定了定神,發(fā)現(xiàn)這條氣勢恢宏的大路中央,還筑有兩道土墻,大約一米來高的樣子,將整條大路分成了三道,彼此區(qū)隔,而以中央一道最為寬綽。

  嗯,這中央一道,應該就是御道了,史載,“唯公卿尚書章服道從中道;凡人皆從左右”也。

  何蒼天們走的是左道,想來,“東宮給西宮送菜”雖也勉強算是“王差”,但六品的黃門令的級別還是不夠走御道?——除非是傳旨。

  接著便發(fā)現(xiàn)另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大路是南北向的,他們的車子,由北而南,而路上——指的是左道——前后左右的車子,方向如一,皆由北而南,沒有一架車子“逆行”的。

  抬頭右眺,視線越過御道隔墻,發(fā)現(xiàn)右道上的車子的行使方向,正正好倒轉了過來:皆由南而北,亦沒有一架“逆行”的。

  于是證明了另一條史載:“左入右出”。即,除了御道,左右兩道皆“靠左行使”、“單向行使”也。

  而且,“人車分流”——大路兩邊密植的榆、槐樹,既是景觀樹,也是區(qū)別人、車的“隔離帶”。

  瞧人家這個交通秩序!這可是公元290年哦!

  還有,以路面——僅僅指左道——之寬綽,雙車并行毫無問題——甚至三車并行都是騰挪得開的。

  果然,史書不我欺,整條大路,攏共“九軌”也。

  一個念頭油然而生,并緊緊攫住了何蒼天的心:

  如此中國、如此盛世——史上是有“太康盛世”“太康之治”一說的,豈可叫她陷入似乎永遠看不靠盡頭的混亂、分裂?!

  他不禁握了握拳頭: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