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院竟然不在,說是去太醫(yī)院了。
昨夜鬧了那么一場后,董封被法家鎮(zhèn)壓,最后關(guān)了緊閉。孫望堂跟郭鎮(zhèn)輔打了一架,竟然還沒釋放完?去太醫(yī)院是去找院使魏無病去了嗎?
事實上,這么多年,掌院心中積累的怨憤,絕對不比董封少,他確實也需要釋放,可能還需要釋放更多。
掌院不在,李問寒也不在。
劉知易索性去了法家拂士院,跟李啟論樂論法理。李啟如今已經(jīng)是頗有名氣的上舍才子,正在準備明年春闈,春闈過后他就能做學(xué)官。劉知易不好打擾他太多,請教了一些修煉問題后,就離開法家,四處轉(zhuǎn)了起來。
進入太學(xué)后,還沒把百家逛遍,突然發(fā)現(xiàn)他很忙。
法家對面,是儒家的仁德院。
在儒家仁德院中轉(zhuǎn)了一會兒,這里比法家祥和多了,經(jīng)常見到的是花園里,樹蔭下,一群士子聚在一起讀書、賞花,而不像法家聚在一起,除了辯法之外,沒有其他愛好。
聽這些人讀書也沒什么意思,他們讀過的書,劉知易都讀過。道理都寫在紙上,但他就是領(lǐng)悟不了。書庫更是不用去,儒家根本沒有書庫,因為天下書店里到處都是儒家的經(jīng)典。儒家無術(shù),所以也不會有秘籍讓學(xué)生領(lǐng)悟,他們都是去白嫖其他學(xué)院的法術(shù)。
劉知易轉(zhuǎn)了一圈后覺得,覺得偷師儒家難度很大。
離開儒家之后,劉知易又去其他幾個學(xué)院轉(zhuǎn)了一圈。
兵家學(xué)子各個身穿勁裝,精悍干練,可沒人練武切磋,而是下棋手談,他們認為棋盤上有兵法演化,博弈就是交兵。至于練武,那是幾十年前的老兵家了,那時候兵家還屬于武道,不屬于文道。
兵家隔壁是墨家。墨家是天下四大顯學(xué),影響力不輸儒道,但就是入不了朝堂。原因很簡單,墨家反對等級,反對貴賤,他們倡導(dǎo)的是博愛,是不分窮富貴賤一樣相親相愛。讓皇帝愛平民像愛他的妃子那樣,肯定不現(xiàn)實,所以墨家本身就不是一個現(xiàn)實的學(xué)派,帶著人心中的天真和理想,但確實很多人心中的夢幻,所以大家都想要墨家成為現(xiàn)實,可人人都不會親自去踐行,人人都想別人愛自己,卻不愿先去愛別人。
進了墨家學(xué)院,如同進了丐幫。這里的人穿著破衣草鞋,住著茅屋草舍。不是太學(xué)不肯給他們撥款,只是這些人不肯花。墨家人講究身體力行,他們平日一邊修煉,一邊還在京城打工,不是自己掙來的錢不花,不是自己掙來的飯不吃。至于學(xué)院給的錢,他們都存起來,作為外來墨家子弟進京時候的花銷。對此書院也無可奈何,因為真的花錢了,那就是假墨家了。
劉知易轉(zhuǎn)了一圈,看到了貧窮,但心里受到的沖擊極大,他從每一個墨家弟子的臉上,看到的都是最純粹的笑,從每一個墨家弟子的眼中,看到的都是最透亮的光。
聽說領(lǐng)悟墨家的讀書人,大多數(shù)都不是赤貧之家,因為赤貧之家的孩子基本不讀書。這些中產(chǎn)甚至富裕之家的孩子,從墨家經(jīng)典中領(lǐng)悟了道理,心甘情愿的放下一切富貴,過起赤貧的生活,內(nèi)心獲得強烈的滿足。
墨家有魔力!
劉知易脊背發(fā)寒,他覺得他是打死都不會入墨家的。墨術(shù)他倒是想學(xué),可要學(xué)墨術(shù),他也得像這些墨家弟子一樣,每天跟苦力一樣,到外面做苦工,黎明既起,黃昏才息。這樣還還怎么學(xué)習其他百家的法術(shù)!
墨家墨者院旁,是道院,院里住著一群跟墨者一樣不在乎衣食住行的道家弟子。相比墨家的茅屋草舍,道家的院子體面的多,亭臺樓閣一樣不少??蛇@些老道,根本不在乎,給他們可以,不給也可以,完全無所謂。明明修建的極為講究的院子,被他們搞的野草遍地,雜木叢生。
劉知易剛走進這個院子,還以為是無人的廢院子,太學(xué)中這樣的院子不少,因為許多曾經(jīng)的學(xué)院已經(jīng)不在。退出院門確認了一下,門匾上確實寫著“道院”兩個字。走在草叢雜樹間,時不時會遇到鳥雀蛇蟲,空氣中帶著森寒,毫無生氣。
踩著路磚縫隙中長出來的野草,走到一間大殿前。殿前草木尤為繁盛,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草木清新氣息,幾株巨大的李樹,樹冠遮蔽了大殿屋頂。樹蔭遮住殿前院子,因為樹蔭的遮蔽,這里的雜草、雜木倒是少了一些。
走到這里,就看見人了,大殿屋檐下,三個人并排盤坐,一動不動。左手邊一個人頭發(fā)中竟然長出了青草。右手邊那個人膝蓋上有小鳥筑了一個巢。中間的人,蒲團上長了一圈蘑菇。
這模樣,讓人嘖嘖稱奇,劉知易找道院,就是看熱鬧的,根本沒打算在這里偷師,因為無師可偷。
道家是最古老的修行門派,他們修行的方式十分簡單,就是參悟。
古代道家先賢,打坐參悟,神游太虛,領(lǐng)悟到了無數(shù)道理,這些道理成為儒家、法家等諸子百家的根基。當這些從道家演化出來的學(xué)派發(fā)展的興盛無比之時,道家依然在打坐參悟,時光仿佛從沒帶給他們?nèi)魏胃淖儯缤矍斑@三個老道,時光絲毫無法動搖他們。他們一個坐著蘑菇,一個戴著青草,一個捧著鳥巢。盤坐在地,一動不動,外界的草長鶯飛,陰晴圓缺,世事變化,與他們沒有一點關(guān)系。他們就一直在這里打坐參悟,聽說已經(jīng)坐了一個甲子,六十年整。
劉知易站在三丈外看著,不是怕他們,只是腳步自己停了下來,走的太近,會讓人不舒服。
腦子里閃過無數(shù)關(guān)于道院的傳奇。
傳說太學(xué)剛剛建立的時候,中間這個坐蘑菇的老道就已經(jīng)在了,他是道院的掌院,不過那時候還沒有掌院這個官職,一切都是草創(chuàng)。老道叫道玄,是前朝就得道的人物,沒人知道他活了多久,也沒人想到他能進入太學(xué)。夏文帝開太學(xué),不過是八十年前的事情,早有神仙之名的道玄,太祖時多次請他出山,他都不應(yīng),文帝開太學(xué),他卻手捧道典,親至京城。給初辦的太學(xué)帶來了巨大聲威。
道院開辦之后,一度十分興盛,當時大殿前的廣場上,坐滿了全天下趕來聽神仙講經(jīng)的學(xué)子,道玄在院中種下了三棵李樹。每日講道,不到二十年,所有學(xué)子都走了,只留下兩個人,道玄收為弟子,一個取道名一清,一個取道名一虛,之后六十年,道玄與兩位弟子,每日都在殿前打坐,再也沒有一個學(xué)子來求學(xué)。
太學(xué)道院的情形,也是如今天下道門的情況,道家衰弱,跟百家的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道家不理政,不務(wù)農(nóng),不做工,不經(jīng)商,只知打坐參悟大道。他們求的道超越了王朝興衰,超越了滄海桑田,這種道太高高在上,人有七情六欲,會生老病死,王朝有興衰交替,會改朝換代。所以一心求道的人越來越少,而且那些真心求道的人,也不會來京城,天地之大有的是地方容得下道家放下一個蒲團。
道法自然,天下道門大都在建在高山深處,人跡罕至之地。在洞天福地,與天地交泰,感悟自然法則,這才是正統(tǒng)的道門。鬧市修道,自道玄始。
雖說道院衰微,且一甲子都沒有新生入學(xué),但沒人敢廢棄道院,提都沒人敢提。除了當年文帝開太學(xué)之時,道玄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外。還因為道玄師徒三人道法高深,沒人知道他們什么境界。
傳說六十年中,他們不吃不喝,卻毫無衰竭之相,道玄鶴發(fā)童顏,一清和一虛,面色紅潤,宛若少年。六十年中,極少有動作,三十年前徐謙在太學(xué)論道的時候,一虛睜眼看了一眼仁德院方向,一清只睜開了一只眼睛;二十年前,魏無暇入諸子閣的時候,一虛站了起來,一清睜開了眼睛,而道玄緊緊是朝諸子閣眨了半只眼。
三塊石頭!
劉知易遠遠看了一眼,不打算跟這幾個人有接觸,對這種人他本能有種敬而遠之的傾向。
看了一眼,就打算走,算是來打過卡了。
可誰知道這時候頭上長草的一虛突然搖頭,手上捧巢的一清眼皮閃動,而那個坐下長滿蘑菇的道玄直接開口了。
“坐忘……”
道玄的聲音似虛似實,不知從何處而起。
這聲音響起后,一清的眼皮馬上不動了,終于沒有睜開。
劉知易突然腦子一空,竟然恍恍惚惚坐在了地上。
“……內(nèi)不覺其一身……”
一虛也不在搖頭了
劉知易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了,感覺不到冷熱變換,感覺不到呼吸流轉(zhuǎn)。
“……外不識有天地……”
劉知易什么都感覺不到了,他仿佛消失在了天地間,不,天地都消失了。
“……物我兩忘,天人合一……”
這是他聽到的最后聲音,接著一切都消失了。
只有無數(shù)散碎的念頭無意識浮動,這些念頭此時分不清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甚至是天地的,是宇宙的……
我不是死了吧!
一個雜念升起,劉知易嚇得打了一個哆嗦,呼吸恢復(fù),觸覺恢復(fù),力量恢復(fù),猛的站起來,雙腳麻木,卻狂奔而去,路上打了數(shù)個趔趄,都無法阻撓他離開的心,頭都沒回,一口氣跑出道院,直接跑回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