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講講你們是怎么走的?”
關辰超轉了一會戒指,抬起頭看著一高一矮兩個人,出聲問道。
這是秦朗他們遇見段爺以來第一次聽到小關開口說話。與他清秀學生氣的外表不同,他的聲音低沉穩(wěn)重,像敲擊編鐘后悠揚而深沉共鳴聲,聽上去如同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但又帶著毫無滯澀的清透。
那兩個手下小心翼翼瞥了一眼皺著眉頭的段爺,見段爺沒出聲,那個矮一點的便先開口回答道:
“里面太黑了,我們兩個能看到的范圍有限,就摸著石壁沿著邊緣一點一點往前走。”
關辰超想了想,又開口跟兩人確認了一遍:
“你們都是右撇子,也就是說都是貼著右側走的,對吧?”
“是!話是這樣講——”
那個高個子的手下先是肯定了關辰超的說法,隨后補充說道:
“但你們是知道的,這通道不寬,就算我倆都貼著墻走,也不至于傻到擦肩而過個人都不知道??!”
旁邊段爺看著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的關辰超,問道:
“小關,你是有什么想法了?”
“還不確定,但是段爺,我猜測這通道可能不止一層?!?p> “不止一層?”
“嗯,他們兩個都是貼著右側墻壁走的,那么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環(huán)境中,如果中途在右側出現一個不明顯的岔道,那么沿著石壁走上另一條路也是極有可能的。只是這岔路可能是殊途同歸,最后還是繞回主路上?!?p> “可有證據?”
“沒有確鑿證據,但我剛才注意到高個子的人明顯步距較大,走路速度也比另一個人快,理論上兩人不會幾乎同時從兩側繞回來,所以我猜測兩個人走的距離是不一樣的,再加上兩個人都是右撇子……”
關辰超邊說邊指了指兩個人,話沒說完,但是在場的人都已經明白他的意思。
這高個子的人身高近一米九,旁邊矮壯的甚至還不到一米七,而且這高個子看起來是個脾氣急膽子大的,沒道理兩人一起回到原點。
段爺收回在小關身上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一番這高矮兩個人,伸手在空中畫了一條線,將面前站著的十多個人粗略分成兩隊。
“大趙,你帶這隊從左側通道走,讓隊里一半人貼著左墻,一半靠著右側。”
“是,老大!”
段爺領著另外一半人從右側通道進入,秦朗三人、鐘濤和小關都在這隊里。
進到漆黑的甬道之后,鐘濤和關辰超帶著兩個段爺手下沿著左側走,段爺和秦朗幾人沿著右側走。
走了大約二十分鐘,一直摸著左墻走在前面的鐘濤突然感覺手下一空,他把手電照過去,果然墻上有一個豁口。
“段爺!這還真有岔路!”
走在右側的幾人聞言迅速邁步過來,只見這豁口有半米寬,只能容納一個瘦削的人側身通過。段爺拿著手電往豁口深處照,光線所及之處,空蕩蕩一片不見盡頭,不知道這窄道究竟有多長,又通向哪里。
段爺抬了抬下巴,說:“你們兩個進去,對講機都帶了吧,有事二頻聯系?!?p> “是,段爺!”
跟著他們的兩個手下從后背取下背包,反抱在胸前,又用方巾圍住口鼻,畢竟誰也不想自己鼻子貼在這糊著黑乎乎黏膩的石壁上。
跟段爺點頭示意了下,就側身貼著石壁從窄縫蹭著往前走。其余幾人也繼續(xù)沿著左右兩側往前摸索著前行。
又走了近二十分鐘,鐘濤摸著墻壁的手又摸到了一條邊棱。他往前邁了一步,探手摸了兩下,一時間竟沒摸到這豁口的另一邊。
看來這岔道不窄!
照亮一看,只見這岔道一米來寬,除了更加寬闊以外,跟剛才的窄道看上去幾乎一模一樣,同樣都是空無一物且照不見盡頭的長度。
段爺看了一眼剩下的幾個人,讓秦朗和關辰超搭伴沿著新發(fā)現的岔道往前走。
半個小時之后,段爺幾人繞了一圈回到之前的刀車石板機關處,之前進去的兩個手下已經在起點處等著他們了,旁邊還站著大趙和另外兩個手下。
不到一刻鐘的功夫,秦朗和其他跟著大趙的幾個人陸陸續(xù)續(xù)從左右兩側出來。
至此為止,只剩關辰超一個人沒有出來。大部隊又等了十多分鐘,卻還是音訊全無。
“怎么回事?”
段爺眉頭打了個結似的,轉身看著秦朗問道:“你們兩個不是一起進去的嗎?人呢?”
“我們一起進去走了十多分鐘之后,小關在左側又發(fā)現一個岔路。我們當下決定兵分兩路,他沿著新岔道往左走,我繼續(xù)向前走。然后我又走了半個小時,就走回來了?!?p> “不是有對講機嗎?”
“是啊,小關走的時候分明也帶走了一個的。”
秦朗從兜里掏出自己的對講機,調到二頻,按下對講鍵“喂喂”喊了幾聲,又叫了幾聲小關的名字,卻都如同石沉大海,對面毫無回應。
大趙聞言轉身又查了查自己帶進去的人,不多不少正好七個,全都出來了。想了一瞬,大趙轉頭沉聲問道:
“你們兩個也遇見新的岔道了嗎?”
“是的,趙二爺。我們兩個也是分頭走的,但走著走著就都回到主道上了?!?p> 段爺顯然也聽到著大趙這邊的問話,挑了下眉似笑非笑地說:
“這甬道層層相連,跟個迷宮似的,這小關要么是遇上了機關,要么——怕不是歪打正著走對了路?!?p> “走對了路?段爺您是說……”
段爺點了點頭,“難不成你們以為墓道為什么這么多層?這來來回回幾個岔道,都是為了防止外人輕易找到進入墓室的路?!?p> 說完拍了拍還在搗弄對講機的秦朗,伸手擺出一副“請君先行”的姿態(tài)。
“秦小兄弟,帶個路,我們去跟小關匯合吧?!?p> 秦朗松開調節(jié)對講機頻道的旋鈕,背起放在地上的背包,擺擺手把程欣和李九龍叫到身邊,從右側的通道貼著左壁大步往前走。
這次走的很快,半個多小時就找到了之前秦朗和關辰超進入的岔道。
段爺從大趙那又拿過一把槍,讓大趙帶著程欣和鐘濤留在原地,自己帶著李九龍和幾個信得過的手下跟在秦朗身后往里走。
雖說這條岔路比前一條窄道寬了不少,李九龍健碩的身材走起來還是有點吃力,兩肩時不時擦著石壁往前走。好在墻上有潮濕的黑色黏液,雖然惡心了些,卻也起到了很好的潤滑作用。
走了十多分鐘,左側的石壁上果然如秦朗所說出現了一個豁口。
這豁口寬度跟岔道相似,往里走了沒幾步就能明顯感到左右兩側的石壁異常干燥,沒有之前的黏液,也沒有青苔,而是干爽粗糙的磚石搭建而成的。
衣料窸窣的聲音在安靜狹窄的通道里格外明顯,又走了十分鐘左右,幾人聽到通道不遠的前方傳來一個人的聲音:
“段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