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哭泣的苦泉水啊,等不到往生

  二

  離潭半里路,有一間庵堂。

  一院三進(jìn),前為佛堂,中為客堂,偏后是女尼的宿室及齋堂等。庵堂多為青磚碧瓦,院里有兩座楊樹立柱搭蓋蘆葦草的涼亭,各有二排木條凳,為了方便來上香的施主歇息??吭簤厙幸粋€涼棚,中間有一口尺許古井,加一口瓦甕,一個木瓢,供香客渴時解渴,也聽聞這口古井水可解幼兒心火。

  涼棚柱子上雕刻有一幅對聯(lián):

  浮生若夢苦泉沁心當(dāng)飲一瓢冷暖自知

  人生如戲福地尋佑必有百般心安理得

  橫批:苦中有樂

  院門上的木板成了灰色,銅鉚釘銅連件倒是錚亮,來此處的不管大人小孩都會摸摸門上的鉚釘,敲幾下銅環(huán),說是有風(fēng)的日子敲了會許愿靈驗,去病辟災(zāi)!門樓上“苦泉庵”三個字只有一個淺淺地輪廓,庵主素慧師太說這是陰沉木刻的,聽說是劉墉做江寧府知府時所書。日曬雨淋夜露,又沒重新修繕上漆描字,免不了風(fēng)化開裂,素慧師太總跟幾個小尼講原來庵堂的風(fēng)光往昔,說這些的時候,咳嗽著的師太蒼白的臉?biāo)坪跤辛艘恍┬┏奔t。當(dāng)然了,說得最多的是一個人的名字:素云。

  素云是素慧的師妹,庵堂香火旺盛時候有尼十一,師傅至清師太為人慈祥,心地良善,加之會一些岐黃之術(shù),采山中草藥加一些驗方,治療好了無數(shù)人,且不收一文診資藥費(fèi),附近村民都稱之為活菩薩。于是慢慢地名聲越傳越響,來上香許愿拜佛的香客愈來愈多,功德箱半旬就滿了。

  素云長得清秀,白皙的皮膚,娥眉,瓜子臉,兩個小酒窩,特別活潑開朗,聲音像百靈鳥般清脆。那些個香客看素云都看癡了。早晚課她也是最吸引眼球的一個。師傅最喜歡素云,聽說至清大師采藥途中,于荒郊野外的一塊青石上發(fā)現(xiàn)了襁褓中的素云,聲音清亮,小小的人兒哭得驚天動地。至清大師帶回庵堂,撫養(yǎng)成人。這孩子不但容顏清麗純婉,且心思細(xì)膩七竅玲瓏,再晦澀難懂的經(jīng)文,都是看幾回都能倒背如流。庵中諸位師太都把無處宣泄的母愛傾注到了素云的身上,于是,素云自然成了苦泉庵的寶貝,無人不愛、無人不寵。

  在庵堂各位師太的溺愛中,素云十六歲了,她念了好多次,要求至清師太幫她落發(fā)剃度,至清大師總說素云塵緣未了,不適合侍奉佛祖。于是,素云成了苦泉庵的一個另類,一道風(fēng)景,特別是她的笑聲,非常有感染力,聲線穿透人心。素云大了,也更愛漂亮了,總是自己偷偷地把尼衫稍作改動,穿起來感覺很不一樣,身姿更加曼妙迷人,也是,哪個少女不懷春?雖然庵堂總是灰衣素衫,卻讓素云穿出更加除塵脫俗的仙子氣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