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政的曾祖贏稷,后世上謚號昭襄王,一心想統(tǒng)一中原,他接受范睢“遠交近攻”之策之后,憑借商鞅變法積累起來的強大國力,經(jīng)常發(fā)動戰(zhàn)爭,蠶食鄰國趙、韓、魏的城池,偶爾也打擊一下楚國。
秦昭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266年),咸陽宮書房內(nèi),范睢側身指了指掛在墻上的地圖對秦王道:“大王您看,秦、韓兩國邊境的地形,就像彩色絲線交織的刺繡那樣錯綜復雜。韓國對我們秦國來說,就像鉆進樹皮的蠹蟲,又像潛伏在人心臟、胸腹的疾病。天下沒事還好,一旦天下發(fā)生變故,沒有哪個國家對我們秦國的威脅大過韓國。所以,大王應該趁早收拾韓國,讓韓王向大王稱臣?!?p> 秦王道:“我當然想這樣??身n王不干啊。你有辦法嗎?”
范睢道:“當然有?!?p> 他再一次側身指著墻上的地圖道:“只要我們拿下韓國滎陽,韓國鞏、成皋之間的道路就不通;北太行之間的道路也不通。韓國就將一分為三,那一大片上黨郡就將歸我們所有。如果我們繼續(xù)攻打,那用不了幾年,韓國就將并入我們大秦版圖。韓王不傻,眼見要亡國了,他還敢不向大王稱臣嗎?只要韓王聽從大王的差遣,那除了統(tǒng)一大業(yè)之外,大王還有什么好擔憂的呢?”
秦王道:“好主意!馬上派兵攻打韓國?!?p> 攻伐命令一下,秦軍立即虎狼般撲向韓國。韓國一座座城池被秦軍占領。秦將白起一次斬首韓國士兵五萬。韓國南陽太行山通道被白起切斷。
秦昭王四十五年(即公元前262年),白起又進攻韓國野王邑,野王邑抵擋不住秦軍的進攻,舉邑投降。野王邑是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相連的唯一通道,野王邑的投降使上黨郡成了一座孤城。
韓國新鄭王宮內(nèi),韓王,后世上謚號桓惠王,正與大臣商議,將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換取秦國的罷兵、議和。
丞相道:“那么大一片國土拱手送給虎狼秦國,實在心有不甘。不如,”丞相忽然打住不說。
韓王道:“不如怎樣?”
丞相向韓王眨眨眼道:“打不過人家,還是送吧?!?p> 韓王道:“陽城君,你到秦國請求獻出上黨郡,兩國息兵。太尉,你派人通知上黨郡郡守,讓他們投降秦國。丞相留下,其他人散了。”
待其他人走光,韓王問丞相道:“你剛才對我眨眼睛,什么意思?”
丞相道:“上黨郡不能白送。我們要讓秦軍付出代價。”
韓王道:“怎么做?”
丞相道:“我們一面派人如剛才所議,向秦王獻上黨郡求和,一面暗中派人讓上黨郡郡守馮亭向趙國投降?!?p> 韓王道:“你是說,讓馮亭偷偷將上黨郡獻給趙國?”
丞相道:“對。如此一來,秦國必定會進攻趙國。趙國可不像我們韓國這么好欺負。趙國能打敗秦國最好,那我們的地沒有白獻,他們替我們出了口惡氣;再說,兩虎相爭,無論鹿死誰手對我們韓國都是好事。”
韓王道:“如果趙國不敢接受上黨郡怎么辦?”
丞相道:“趙王沒有主見。他必定會與平原君商議。平原君自恃趙國兵強,肯定會認為十七個縣的大郡不要白不要。何況上黨郡與趙國邊境相鄰。再說,如果趙國真的不敢接受上黨郡,那也沒關系。反正我們已經(jīng)派人向秦國獻地求和了。最少秦國可以與我們罷兵息戰(zhàn)。”
韓王道:“妙!趙國這方面的事你親自去辦。不能泄漏半點風聲。”
丞相道:“臣明白。臣這就去辦?!?p> 上黨郡府內(nèi),郡守馮亭正與召集來的各級官吏、大小豪杰開會。
馮亭道:“野王邑投降了秦國,我們上黨郡通往都城新鄭的道路已經(jīng)被秦軍阻絕。秦軍一天天逼近,國內(nèi)沒有軍隊可以救援我們。我們肯定不能成為韓國的子民了。我覺得我們與其投降秦國,不如投降趙國。趙國如果接受我們的投降,秦國必定憤怒,必定會攻打趙國。趙國被秦軍攻打,必定會親近韓國。韓、趙就會結成聯(lián)盟,共同抵抗秦國,我們就能抵擋秦軍的進攻了。大家說說,我這提議可行不可行?!?p> 吏、民紛紛贊同。
馮亭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就去趙國邯鄲向趙王獻城投降了。”
趙孝成王四年(即公元前262年),趙國邯鄲王宮內(nèi),韓國上黨郡郡守馮亭向趙王,即后世上謚號趙孝成王,獻上上黨郡十七座城邑圖投降。
馮亭道:“野王邑投降秦國,使我們上黨郡成了韓國一塊飛地。秦軍日益進逼,韓王要我們投降秦國,我們上黨郡人一致認為,與其投降虎狼之邦,不如投降肝膽俠義、英勇善戰(zhàn)的趙國。請趙王接受我們上黨郡十七座城邑的投降,讓我們成為趙國子民。”
趙王道:“很高興你們愿意成為趙國子民。馮郡守辛苦了!請先去驛館休息。”
馮亭走后,趙王立即招來平陽君、平原君商量馮亭投降之事。
平陽君道:“不能接受上黨郡。否則,禍大于所得?!?p> 平原君道:“發(fā)動百萬大軍作戰(zhàn),經(jīng)年累月地攻打,也不見得能攻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十七座城池送上門來,這是大利,不要白不要。不能失去這個機會。秦國有那么可怕嗎?”
趙王于是接受了馮亭的投降,接收了韓國的上黨郡,封馮亭為華陽君。
秦王聞訊,大怒,立即派大軍對趙國發(fā)動戰(zhàn)爭。趙國派廉頗帶兵抗擊秦國。兩軍在上黨一線展開攻防相拒戰(zhàn)。秦國一面進攻趙國,一面繼續(xù)攻打韓國。因為廉頗善守,秦國沒占到趙國多少便宜,但韓國又被秦國先后占領了十幾座城池。
衛(wèi)國濮陽商人呂不韋最善發(fā)戰(zhàn)爭財。這年冬天,他到趙國邯鄲販賣貨物,偶見一青年穿著單薄,縮首聳肩地在寒風中行走。雖然他衣著寒傖,但骨子里卻透著一股迥異常人的高貴氣質(zhì)。
呂不韋便忍不住打聽這青年是誰。當?shù)弥窃谮w國當質(zhì)子的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庶子,即秦王的孫子秦異人時,不免心中一動。自己常常感嘆上天沒有給自己像田單那樣施展才華的機會,否則自己也能像田單那樣做出一番扭轉乾坤、令人景仰的事業(yè)來。
現(xiàn)在,上天似乎聽到了自己的感嘆,將一個“可居奇貨”送到自己跟前來,倘若自己不抓住,那夢寐以求、既富且貴的生活恐怕將永遠與自己失之交臂。茲事體大,得回家問問翁。
呂不韋匆匆趕回濮陽老家。呂家火塘邊,呂不韋問他翁道:“耕田之利幾倍?”
他翁答:“十倍?!?p> 呂不韋再問:“珠玉之贏幾倍?”
他翁答:“百倍?!?p> 呂不韋繼續(xù)問:“立國家之主贏幾倍?”
他翁答:“無數(shù)。”
呂不韋道:“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愿往事之。”
他翁答:“占一卦再定不遲。”
呂不韋道:“我正為此而來。”
呂不韋的翁拿出占具,開始虔誠地布卦。呂不韋有點緊張地看著。
一會兒,呂不韋翁道:“得既濟卦。”
呂不韋道:“此卦如何?”
他翁道:“事能成,于國有利,但于你可能終將是一場空?!?p> 呂不韋道:“翁,說詳細點。”
他翁道:“既濟卦,上為坎,下為離。水火相交,預示成功,但盛極將衰?!?p> 呂不韋道:“翁,你將六爻都解釋給我聽聽。”
他翁道:“初九,拽其輪,濡其尾,無咎。意思是,事情剛開始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只要認準目標,小心前行,會達成目標?!?p> 呂不韋道:“第二爻呢?。”
他翁道:“六二,婦喪其幅,勿逐,七日得。意思是,失去的東西以后會回到手中來?!?p> 呂不韋道:“這卦很應景。翁,繼續(xù)說?!?p> 他翁道:“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意思是,經(jīng)過艱苦奮斗,終于取得成功,但切記,勿驕傲自滿,勿用貪功冒進的小人。”
呂不韋道:“只要能成功就好。翁,繼續(xù)說第四爻。”
他翁道:“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意思是,成功之后不可麻痹大意,放松警惕?!?p> 呂不韋道:“翁,明白了。繼續(xù)說第五爻?!?p> 他翁道:“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禴祭,實受其福。意思是,不要追求虛名,簡單虔誠反而能得到神靈的賜福。此爻日沒于地,前途不明。若無差錯,可保無憂?!?p> 呂不韋道:“最后一爻怎么說?”
他翁道:“上六,濡其首,厲。意思是,若有差錯,就是滅頂之災。”
呂不韋道:“翁可否看出災從何來?”
他翁道:“女人。成也女人,敗也女人?!?p> 呂不韋道:“事成后,我遠離女人是否可免敗局?”
他翁道:“可。但從這個卦來說,難。我勸你,如果你不懂得分辨小人,不能自律,你還是不要去謀國?!?p> 呂不韋道:“事成之后再說?!?p> 于是第二天,他告別家人,回到邯鄲,設法見到異人。他對異人道:“吾能大子之門?!?p> 異人道:“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
呂不韋道:“您不知道,吾門待子門而大?!?p> 異人心知所謂,于是與呂不韋促膝深談。
呂不韋對異人道:“秦王老了,您的翁安國君已立為太子。我聽說安國君寵愛華陽夫人,可惜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而能立太子的人只有華陽夫人。您兄弟二十多個,居中的您不太能得到您的翁和華陽夫人的寵愛。而且您一直在諸侯當人質(zhì)。如果大王薨了,您的翁安國君繼位,您是沒有希望與您的長兄及諸位兄弟早早晚晚在您翁面前爭當太子的?!?p> 異人道:“是啊。為之奈何?”
呂不韋道:“您在此客居,沒有錢孝順親人,也沒有寶物可以贈送給各種關鍵人物。我雖然不太富裕,但錢還是有一些。請您允許我?guī)еX去秦國,為您游說您的翁安國君及華陽夫人,讓他們立您為太子?!?p> 異人對呂不韋磕頭道:“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于是呂不韋送給入不敷出,生活困窘的異人五百金作為日常生活之用;為討出身楚國貴族的華陽夫人的歡心,呂不韋還讓異人改名“子楚”,讓他以“子楚”之名廣交趙國文士、富豪,讓那些文士、富豪知道且頌揚他的才華、他的慈孝。
呂不韋又用五百金買些奇物玩好,然后帶著這些寶物西去秦國。
到秦國后,呂不韋首先結交華陽夫人的姐姐華明,讓她替自己打前站,游說華陽夫人收子楚為子。
待華明說動華陽夫人后,呂不韋再捧著寶物出場。一番見面,幾番言談,華陽夫人終于向呂不韋明確表示,她同意認子楚為兒子。
為免夜長夢多,呂不韋讓華陽夫人把認子楚為兒子的事盡快告訴太子安國君。如果太子不反對的話,就盡可能快、盡可能多地讓人知道子楚是她的兒子。
于是,第二天,咸陽宮里就幾乎人人都知道華陽夫人已認子楚為兒子一事了。
達到目的后,呂不韋滿心歡喜地回到邯鄲,馬不停蹄地去往子楚居所,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子楚,并請子楚到自己家里去宴飲,慶祝成功。
酒酣之際,呂不韋將家里最年輕、最漂亮、最善歌舞,自己最寵愛的趙姬叫出來陪飲。誰知子楚一見趙姬,心生愛慕,情不能已,便向呂不韋討要趙姬。呂不韋雖不舍,但最終還是將趙姬送給了子楚。
趙姬曾是趙國富豪之女。只因她翁一次醉后失言:“哼,現(xiàn)在我請你們喝酒,求你們行個方便,你們對我愛理不理。以后有你們跪求我的時候。”
酒友們冷笑道:“就你?我們會跪求?”
趙姬翁道:“方士說,我家日后會出一位厲害帝王。別說趙國,到時候,韓國、魏國、齊國等等都會被他滅掉。全天下都是他的。你們說,那時候你們是不是得跪著求我,如同今日我求你們一樣?”
酒友們“哈哈”大笑。一位王室宗親道:“那是。到時候你可要高抬貴手哦。”
趙姬翁笑道:“好說,好說?!?p> 酒席散后,那位王室宗親立即向官府舉報趙姬翁有謀反意圖,令官府立即派官差前往趙家查抄、抓人。
趙姬的翁回家后倒頭便睡。睡得正香時,妻妾、女兒悲慘的哭聲;屋外重重的腳步聲;陌生的斷喝聲將他驚醒。他剛起身,想出去看看怎么回事,便看見兩個官差走進屋來。
趙姬翁道:“你們何事來我家?”
一官差道:“我們奉命查抄你家,快跟我們走。”
趙姬翁道:“我沒犯法,我家人也沒犯法,你們憑什么查抄我家?”
另一官差道:“我們只是奉命行事,你們有沒有犯法到衙門說去?,F(xiàn)在你快跟我們走?!?p> 趙姬翁道:“我沒犯法,我不走。”
先前那個官差道:“敬酒不吃吃罰酒。捆了他?!?p> 兩官差一起上前,抓住趙姬翁,將他雙手反縛于后,推了出去。
出屋門后,趙姬翁看到家里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全被捆在廳堂里。好些官差進進出出各個屋子,將各個屋子里的財物搬向外面。
趙姬翁霎時淚流滿面。他的小女兒趙姬看見他后,哭道:“翁,我怕。”
趙姬翁強忍悲痛道:“別怕,等翁去衙門說清楚就沒事了?!?p> 趙姬翁一去不回。他家人跟著遭秧。男的要么下獄,要么被流放;女的要么送去官府為奴,要么被送去青樓。
被他視為掌上明珠的十二歲小女兒趙姬被送到當時邯鄲最火的紅香青樓。他的家產(chǎn)悉數(shù)被官府抄沒,連宅院也沒留下一處。昔日的豪門瞬間化為烏有。
不諳世事的趙姬被送進青樓后,躲在房里痛哭了幾天。在老鴇和眾姐姐的不斷勸說下,她才止住悲啼,邁出房門,逐漸適應起青樓生活。
由于趙姬天生麗質(zhì),又乖巧伶俐,深得老鴇喜愛。老鴇看準她是塊當青樓頭牌的好材料,于是請來邯鄲城當時最好的樂師教她唱歌、跳舞、彈琴。待她“破身”前,老鴇又將自己屢試不爽,讓男人著迷的手段一一秘傳于她。趙姬不負老鴇厚望,出道一、兩年,便為老鴇賺得盆滿、缽滿。
一天,不幸中萬幸的趙姬奉老鴇之命接待富商呂不韋。當時已是盛年的呂不韋被趙姬迷得神魂顛倒,立時一擲千金,將她買回家做妾。當了呂不韋小妾的趙姬滿心歡喜,心里想著終于熬出頭了。沒想到,老天給她一個更大的驚喜。呂不韋的小妾沒做多久,她就又變成秦國質(zhì)子子楚之妻了。
為了早日結束秦、趙之間的戰(zhàn)爭,秦國丞相范睢,派間諜向趙王的寵臣郭開送去千金,讓他對趙王說:“秦軍不怕廉頗,只怕馬服子趙奢的兒子趙括。廉頗只會躲在營壘里當縮頭烏龜,而且已經(jīng)投降秦國了?!?p> 趙王聽信郭開的讒言,派趙括接替廉頗抗擊秦國。秦王得到情報后,立即暗派白起趕赴上黨接替王齕攻打趙國的上將軍之職。
于是,著名的長平之戰(zhàn)在秦昭王四十七年五月(即公元前260年5月)爆發(fā)了。白起采取詐敗、攔截、分割、斷糧道等一系列戰(zhàn)術,將四十幾萬趙軍圍困于長平。趙軍累次拼死沖殺,卻怎么也突不出秦軍的包圍圈。絕食四十六天后,四十幾萬趙軍無奈投降秦軍。上黨郡被秦軍占領,歷時五個月的長平之戰(zhàn)宣告結束。
白起認為趙軍并非真心投降。為絕秦國后患,他命人將四十幾萬投降的趙軍全部坑殺,僅將240個未成年趙兵放出,讓他們回去報信。
當兩百多個衣衫不整、滿面塵垢的童子兵終于回到邯鄲,將四十幾萬趙軍被秦軍活埋的消息告訴邯鄲人后,邯鄲人震驚了、痛哭了。他們發(fā)誓要為慘死的親人報仇。
守在新占領地上黨的白起向秦王上書,建議立即攻打邯鄲,滅掉趙國。但遭到丞相范睢的反對。
范睢認為,秦趙之戰(zhàn),秦國雖然勝利了,但秦軍也傷亡二十多萬,剩余的疲兵無力攻下邯鄲,只會白白犧牲士兵的性命。不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士兵們也可以回國休整一段時間。以后再攻打趙國不遲。
秦王采納范睢的意見,令白起撤兵回秦。
白起接到秦王讓他撤兵的命令,心知是范睢影響了秦王的決定。一心想乘此良機一舉滅掉趙國的白起,無奈收兵歸秦。本就對范睢取代魏冉丞相之職不爽的白起,從此與范睢結下仇怨。
趙姬與子楚相處一年后,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即公元前259年正月),在邯鄲生下兩人的兒子趙政。之所以給兒子取名“政”(即“正”)是因為趙政出生在正月?!摆w”是他的氏,“贏”是他的姓。趙政出生后,子楚將趙姬立為夫人。趙姬自是歡喜,覺得老天爺待她真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