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穿書后她種田嬌養(yǎng)黑化大佬

第16章 新集市初運(yùn)營上

  沈懿讓村民們在官道和城里加緊宣傳。

  沈家村離官道近,關(guān)于沈家村集市的消息很快便傳了出去。大家口口相傳,沈家村即將建成一家物美價廉、不收保護(hù)費(fèi)的集市。

  新集市運(yùn)營第一日。

  集市門口人聲鼎沸。不過大多數(shù)人只是來看個熱鬧,圖個新鮮勁。

  氣氛還算熱烈,沈懿卻撓頭傻眼了。整整兩排竹舍店鋪,竟然只有寥落的三家開業(yè)了。

  不愧是被她設(shè)定為“種田”的沈家村,大家伙兒真是毫無經(jīng)商情懷。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紀(jì)的大中華,他們就是溫州人的反義詞。

  最靠近門口的水果店,是三叔婆家開的,她家祖輩便在山里種果林,現(xiàn)在夏末秋初,正是橘子李子梨子成熟的時候。果子擺在貨臺上,琳瑯滿目,一走過便是一陣果子的甜香。

  開在三叔婆家隔壁的是沈懿的老熟人,五嬸子一家。

  沈大毛在沽城集市的生意已經(jīng)小有名氣,但為了支持新集市,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在新集市開店。還是按往常的,賣自家的竹筍與種植的蔬菜。店鋪里還放著販賣的竹制成品,小店整理得一絲不茍,看上去格外精致。

  最后剩下的那間,就是沈懿本人的店鋪。

  沈懿搬出老本行,賣雞蛋。

  她將雞蛋擺滿貨架,另外又支起兩口鍋,一口鍋里是清水,煮的是白煮蛋,另一口鍋煮的是鹵水,里面是一顆顆令人垂涎欲滴的鹵蛋。沈懿在沒種出土豆和水稻前,打算先靠賣庫存的雞蛋過日子。為了做口碑,沈懿的雞蛋遠(yuǎn)低于市場價,賣的很便宜。

  三叔婆家的果子,五嬸子家的筍,都是附近有名的商品,今日賣得便宜,不少來看熱鬧的縣城老顧客都迅速出手搶購。開業(yè)沒多久,這兩家就賣的七七八八。

  唯有沈懿的雞蛋鋪門口,顯得有些門廳冷落。雞蛋本就是金貴貨,并不屬于今日看熱鬧人群的目標(biāo)貨物。

  只有幾個心疼沈懿的村民前來光顧。

  沈懿邊熬鹵水邊等著顧客。

  近中午,人群漸漸退去。幾個書生來到集市,意氣風(fēng)發(fā)地論著詩。

  大概是被沈懿的鹵蛋香吸引,他們走近雞蛋鋪。

  此時,沈懿正搬著一籮新鮮的雞蛋,打算將它們倒進(jìn)鹵水中。她吃力的樣子,引起了書生們的注意。其中一人走上前,給沈懿搭把手。

  沈懿沖他笑笑。

  那書生瞧上去十六七的年紀(jì),有些青澀。他見到眼前貌美小姑娘的笑容,羞澀地愣在原地。沒想到肚子“咕”得一叫,他立刻臉紅起來。

  “孟賢弟今日賦詩最多,果然餓得最早?!?p>  “孟賢弟買幾顆蛋吃罷,這掛著的價格,瞧上去很便宜?!?p>  書生們笑著起哄。

  姓孟的少年書生掏了掏兜,捉襟見肘。

  有書生取笑他:“孟賢弟的錢,都換成竹筐里的書了,雞蛋這金貴東西如何吃得起?”

  孟小書生臉紅的更厲害了,站在那里顯得無助。

  這時,沈懿叉腰站了出來。她拿起一旁的小竹碟,夾起幾個鹵蛋和白煮蛋放進(jìn)去,然后遞給孟小書生道:“小公子,您有真才實(shí)學(xué),又有助人之心,他人必定前途無量。這碟蛋我送你,就當(dāng)萍水相逢的緣分?!?p>  “孟賢弟才高八斗,又生的好,果然不缺紅顏知己。”

  孟小書生還未接蛋,旁人酸溜溜的話卻先到了。

  沈懿笑著接過話茬:“我還是孩童,哪里稱得上紅顏知己。各位公子都是人中龍鳳,此去秋闈必定金榜題名,蟾宮折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