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仙道復興
一元洞竟是魔獄的一處入口,這讓元闕精神大振,飛星門如今幾乎滅門,但有魔獄入口在,飛星門在天地巨變靈氣復蘇的時代,就會搶占先機。
“師弟,此事絕不能讓別人知道?!?p> 元闕盯著覃揚,一臉凝重。
“師兄,從今日起,飛星門就閉門鎖戶吧,一元洞由我來駐守?!?p> “那好,我飛星門從現(xiàn)在起,開啟飛星陣,緊閉門戶,休養(yǎng)生息?!?p> 元闕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若是魔獄入口的消息泄漏出去,那以飛星門如今的實力,就徹底地完了。
“師弟,我飛星門要改頭換面,以擎天紫陽心法為根,七脈同修,以求陰陽同步,天人合一?!?p> 元闕在守著魔獄入口這座寶山后,心性大變,這是要羽化成仙。
“師兄,你說的不錯,從今往后,我飛星門沒有陰陽之爭,沒有飛星七脈,只有陰陽同步,七脈同修?!?p> “好,就這么辦。”
元闕離開一元洞,回到通幽峰,立即向白怡、左寒、狐言三人宣布了飛星門的三條新命令。
第一,從即日起,飛星門關閉山門,隔絕于世。
第二,從即日起,飛星門沒有陰陽之爭,只有七脈同修。
第三,從即日起,飛星門以擎天紫陽為根本心法,以求羽化成仙。
這三條命令,讓白怡、左寒、狐言三人面面相覷。
“掌門,擎天紫陽以肉體為主,修煉太慢。”
狐言不比白怡、左寒,他的天賦普通,若是以擎天紫陽為根本心法,那絕對是廢了。
“慢?我飛星門就是因為太快,所以才釀成今日之禍。修仙之途,唯有陰陽同體,天人合一,才是正道。”
元闕說的都是正理,讓狐言無法反駁,只是心懷不滿。
狐言的不滿,元闕并不在乎,有魔獄入口在,萬事不懼。
“你們三人,是飛星門的未來,所以,必須為后來的弟子做出榜樣。一日擎天紫陽心法不能入門,就絕不能修煉其他心法。若有違背,定斬不饒!”
元闕的高壓,讓狐言壓下不滿。
飛星門之前同門自相殘殺,可是毫不手軟,現(xiàn)在,元闕再多殺一人,又有何妨?
“掌門,既然飛星門弟子以后七脈同修,那誰來做主脈?”
左寒看著元闕,一臉決絕。
“主脈?以后飛星門沒有主脈支脈,只有一脈。”
“這怎么可能?一脈?那就是樣樣都通樣樣稀松?!?p> 左寒說的是現(xiàn)實,飛星門原本是沒有七脈的,可隨著靈氣開始變的稀薄,飛星門的弟子只好專修一脈,爭斗的種子就是從這里埋下的。
現(xiàn)在,元闕要扭轉乾坤,仙道復興,徹底消除陰陽之爭。
“后輩無能,卻說前輩太強,這樣的弟子我飛星門不要也罷?!?p> 元闕獨斷專行,讓左寒知道,飛星門真的變天了。
“掌門,既然飛星門以后只有一脈,那誰來做主?”
白怡身上已經(jīng)透著一絲清冷,讓元闕很是贊賞,不愧是飛星門最天才的弟子。
“達者為先。以后每一個甲子,飛星門都會舉行一次論道大會,勝者當為掌門?!?p> 好一個元闕!
“掌門,白怡愿先修擎天紫陽心法?!?p> 白怡的決定,讓左寒一顫。
“白師妹,你望舒峰的廣寒望舒和擎天紫陽可不相容?!?p> 左寒說的沒錯,飛星七脈中,唯有廣寒望舒和擎天紫陽最不想容,一為冷月,一為暖陽,雖然稱不上完全的水火不容,但也難以調和。
“左師兄,我聽說,當初的飛星祖師,可是做到了日月并行。”
白怡這回復,讓左寒牙疼。
飛星祖師那都是神話傳說,自飛星祖師以下,飛星七脈唯獨廣寒望舒和擎天紫陽沒有人同修成功過。
“白師妹,你要三思啊?!?p> 狐言也開口勸說,他對通幽峰一枝獨大,非常擔憂。碧落峰一直以來都落于人后,此時他要是再不爭一爭,那碧落峰就徹底地沒落了。
白怡掃了狐言一眼,神情冷漠。
“強者為尊。”
白怡這句點醒,讓狐言打了一個激靈,他突然明悟了。
時代變了。
“多謝師妹教誨。”
隨即,向元闕施禮。
“掌門,我狐言也愿先修擎天紫陽?!?p> 狐言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左寒恨恨不平。
“掌門,劍斷天都不弱于人!”
元闕沒有理會左寒的憤懣,神情幽暗無常。
“若不先修擎天紫陽,那就不算我飛星門弟子。”
“啊?”
左寒沒想到元闕做的如此決絕,但最后還是垂死掙扎一下。
“那掌門和覃師叔也要先修擎天紫陽了?”
“無一例外。”
說完,一絲紫氣浮現(xiàn)元闕的眉心,這讓左寒徹底斷了僥幸的心思。
“掌門,左寒愿修擎天紫陽?!?p> “好!我飛星門上下同心,必能陰陽同體,天人合一,羽化成仙。”
元闕的激勵,沒人相信。
七脈同修,自飛星祖師之后,已無人再現(xiàn),希望元闕不要卡那么死,一定要把擎天紫陽修煉到圓滿才能修煉其他心法。
元闕將擎天紫陽心法,分發(fā)給白怡、左寒、狐言三人后,就來到了一元洞。
“師弟,那三個小家伙可是不滿的很?!?p> “無妨,等他們的擎天紫陽心法入了門,我來調教一番就好了。”
覃揚說的輕松,元闕卻不會當真。
“師弟,你說你有辦法,可以加速修煉,此為何法?”
元闕之前完全按照覃揚所說行事,為的就是這一刻。
“師兄且看?!?p> 元闕抬眼望去,只見石壁上出現(xiàn)一篇文字。
德道。
德為道基,道為德先。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故人不平,不見天。
人德平等,人道相異。
以德為基,利而不害;以道為先,無而不爭。
德道相符,無為而無所不為。
德高道低,貴生而亡。
德低道高,輕死不壽。
故靜寒,坐忘,靈犀,通明,入微,玄妙。
德以平,平則圣,圣而道,道成天地大。
恍然間,元闕渾身一寒,內心頓時清靜,擎天紫陽心法自動運轉起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覃揚看到元闕進入靜寒之境,不出他料。
上一世,他可是靠著《道德經(jīng)》穩(wěn)健發(fā)育,雖然沒有茍到大結局,但也混到了最后。
只是今生,他要爭,爭那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