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撫漢

第5章 跟進之策

撫漢 唯物小豐子 4035 2021-08-30 23:04:23

  次日拂曉,霞光浮現(xiàn),半日懸空。

  郡府門前,左倉和楊葉二人早早地就披著官服,戴冠攜袍,同昨日一樣,分立于府門兩側(cè),府門大開。

  經(jīng)過一日的沉淀,全城百姓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了郡府出了這般奇觀,由于的確是聞所未聞,大多數(shù)百姓哪怕是抱著圖個熱鬧來嘗嘗鮮的態(tài)度都來欣賞了,艷紅的太陽還沒完全探出圓腦袋,郡府之前就已經(jīng)是人聲鼎沸,錯亂紛雜。

  這其間,有裹挾著農(nóng)具即將趕赴田園的光桿老人,有一手托著輕扇呈學(xué)子模樣的年輕書生,更多是體態(tài)微胖出口坦率的中年婦女,而最受楊葉關(guān)注的,是頭頂青冠,身著絲衣的大戶管家。

  若是說昨日的府門前可稱得上熙熙攘攘,那今日便是摩肩接踵,水泄不通,而這,便是楊葉要制造出的效果。

  “大人吶,你們兩位在此站著,又有何用,我等知道,這并非二位大人所為,太守之責(zé)二位不必過于自責(zé)!”

  終于,人群中為楊葉二人說話的聲音終于出現(xiàn),畢竟這公告背后的落款乃是武鄉(xiāng)太守姜維,看著兩個年輕人在此守著,倒也是過意不去,好歹這兩個人都是武鄉(xiāng)當(dāng)?shù)厝?,和許多人也有過照面。

  對于這種聲音,楊葉二人只是微笑以待,默然不應(yīng)。

  忽然,一個漢服加身的中年男子引著兩個長工打扮的人從人群中逐漸擠到了府門之前,見了楊葉,恭敬地拱手一拜,詢問道:“大人,在下乃是德塢縣王老爺家委派而來,前來領(lǐng)取郡府承諾的糧食的,不知大人此時可否方便?”

  后面眾人一聽,頓時炸開了鍋,閑言碎語張嘴就來。

  “分明就是我等先登記的,為何便宜這個土財主?。俊?p>  “這太守難道沒收這幫人好處?”

  “本身就財大氣粗,還和小老百姓爭飯吃,心里過得去嗎?”

  ....

  潮水般的斥責(zé)聲使的男子猛然回頭,大喝一聲:“爾等于此狂怒又能如何,此乃太守大人親筆所書,白紙黑紙于此張貼,你等要是嫌活膩了,大可以沖進這府門,待到日后下獄一死了之,休要在此呈口舌之快!”

  這話一出,大部分人沒有停下抱怨的嘴皮子,只是聲音略略小了些,而楊葉微微一笑,應(yīng)男子的話道:“此時便可領(lǐng)取,糧食乃在府庫,還請稍作等候,須臾即可。”

  “多謝大人了。”男子拜了拜。

  “不過,在領(lǐng)取之前,需要核計身份,做好登記,乃可領(lǐng)糧。”楊葉再道。

  到這里,中年男子還是沒有察覺出問題,只是認為這不過就是程序罷了,便依著楊葉所說的信息一一解答道:“德塢縣王老爺家,共六十三口人?!?p>  “六十三口人....”楊葉含笑看著這男子,繼而追問道,“此數(shù)字可屬實?”

  “當(dāng)然屬實。”男子一口咬定。

  在男子咬定的同時,身后一陣唏噓,不少人的噓聲中說道一年到頭也沒見著這王家有超過二十個人,哪來的六十多口?

  “既是如此,那便請貴戶人家依照年長至幼的順序,逐一來此領(lǐng)取糧食,否則,郡府不予分發(fā)?!睏钊~恭敬地俯身一拜,“還勞煩配合。”

  中年男子一聽,頓時有些心虛,很明顯這個數(shù)字是夸大的,于是婉言道:“大人,你看我們家人口眾多,且大多為老幼,德塢縣距離此處有頗遠,實在是不便,還請大人體諒....”

  楊葉笑了笑,十分理解地說道:“本官十分體諒,只是,距離甚遠,足下猶能在日出之前抵達郡府,想必是日夜兼程了吧,加之,既多為老幼,為何家中所登記者將近九成都有取字(古達男子二十歲取字)?”

  說這話時,楊葉像模像樣地拿出了上周的登記單,舉之示眾,大聲地查問,逼得中年男子一時間啞口無言,只是羞得滿臉通紅,而身后唏噓之聲更濃,還有人偷摸著踹了他的屁股一下,使得他差點一個踉蹌栽倒在地上,引得嬉笑不斷。

  眼看著下不來臺,男子慌忙承認乃是前番登記時有所差池,出了意外,這才鬧出了烏龍,而楊葉答道:“既然鬧出了烏龍,那更需家中眾人,一一來府,逐一核實,方才可領(lǐng)糧?!?p>  男子于此時可謂是進不能進,退不能退,望著嘴角帶笑的楊葉,只覺得自己受到了百般羞辱,一氣之下領(lǐng)著左右就要走,還丟下一句:“這點狗屁糧食,喂狗王家都不要!”

  即將要揚長而去,楊葉再度開口:“即便是不要糧食,拒來郡府核實信息,則按原信息處理,你王家確有六十三口人,本官所言可有誤?”

  “你可自便?!蹦凶觼G下一句,于眾人中退卻。

  楊葉乃收起笑容,朝著一旁的左倉點了點頭,隨即面向眾位百姓說道:“無論是誰,膽敢冒名,添名,圖郡之糧食者,都拿不到一粒粟,太守大人早已經(jīng)強調(diào)過,若是做不到公正,則此次放糧毫無意義!今日的王家就是例子,希望諸位不要步了王家的后塵?!?p>  話音剛落,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搖頭離去,有人顯露擔(dān)憂之狀,有人表現(xiàn)欣慰之態(tài),門庭若市,如是而已。最多的人,心懷忐忑,他們雖然沒有財主那般貪婪,但想占小便宜的也大有人在,要是真像楊葉說的那般一絲不茍地核實的話,那幾乎人人自危了。

  但,老人們是絕對不相信郡衙會這么做的,畢竟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再加上完全可以扯一堆由頭,耍無賴也大有人在,要真說啊,就是單純地覺得,再嚴重也就不過是拿不到這天降餡餅罷了,只當(dāng)是自己吃了也沒什么大不了。

  也不知哪里冒出來一個衣衫襤褸的佝僂老頭,拖著顫顫巍巍的聲音輕輕上前,喉嚨里好似卡了根刺似的,皺皺巴巴地說出了五個字:“大人....能改嗎?”

  這一句話自老人嘴里出,入在場人之耳,府門前兩個門吏忍不住笑了,楊葉面色僵硬,一時間沒有作答,左倉觀望著楊葉,也不出聲。

  一時間,場面上竟安靜下來了。

  “當(dāng)然可以。”

  此時,姜維自楊葉身后緩緩走出,面含微笑地看著老人。

  楊葉和左倉連忙回首,行了個禮,又轉(zhuǎn)回身子,而姜維也擠到了兩人中間,筆直的軀干有如中天懸梁。

  “大人...賤民也只是....太缺糧了,這才.....”老人的眼睛深深地凹陷了下去,臉上的皺紋層層疊疊,隨著嘴巴的張開而抖動,他想解釋,可出不了口。

  “老人家,郡府會發(fā)糧的。糧食種來就是吃的,怎么會不發(fā)呢?”姜維俯下身子,握住老人有些擰巴的手,輕聲說道,老人家一時間眼淚奪眶而出,差點就跪下了,而姜維又借此機會趁機補上一句,“本太守在此說明,若是先日存在謊報,冒報,可以上報郡府,否則,后果同王家一樣。”

  這樣的震懾作用立馬就影響了一大波人的心態(tài),但同樣也有部分人,認為姜維此舉無非是要引蛇出洞,最后一網(wǎng)打盡,當(dāng)然,這種想法會在真正開始實行時煙消云散,因為姜維并無此意,而無論是發(fā)糧,亦或是瞞報,這都不是姜維關(guān)注的重點,姜維真正關(guān)心的,就是人口能否轉(zhuǎn)化為軍力這一問題。

  “不知為何太守大人朝令夕改,又突然不按登記次序發(fā)糧,而按八人以上,是否有失公允?”

  一個年輕人問出了很多人不敢問的問題。

  姜維笑笑道:“大家試想,王家領(lǐng)到糧了嗎?沒有。但他們家不可能領(lǐng)到糧了,在場有多少人是按實情登記?作為太守,我不知道。而有多少人為了多領(lǐng)糧食而謊報?想必數(shù)不勝數(shù),郡府當(dāng)然知道有人如此為,故而,以大戶為先,但凡有謊報,皆除取糧之名。這同時也是給在場諸位,亦或是全郡百姓,一個機會。”

  底下人面面相覷,這才恍然大悟,叫罵聲終于消散了。

  眾目睽睽下,姜維微微一笑,轉(zhuǎn)身撕去了貼在府門側(cè)墻上的大戶優(yōu)先的告示,在楊葉耳邊輕語道:“即刻起,按次序發(fā)糧,吩咐下去,還是要查,免不了有人有僥幸心理,最好是,寧可放慢工作進程,也要保證數(shù)據(jù)屬實?!?p>  楊葉會了姜維的意思,微微頷首,道:“大人放心,在下一定盡力而為?!?p>  言罷,姜維拽住左倉便往內(nèi)府走去,留下楊葉一人布置相關(guān)事宜,姜維方才轉(zhuǎn)身,身后百姓已然歡呼不已。

  回至公堂,姜維往案后一坐,活動了下脖子,吁了口氣,如釋重負,而其側(cè)的左倉看著姜維,腦子里又冒出了許多問號。

  “大人,,,,在下有些不解....”

  “不懂就問?!?p>  “昨日大人難道不是為了先行處理大戶人家的發(fā)糧任務(wù)嗎,為何現(xiàn)在搖身一變,又取消了?”

  姜維一聽,哭笑不得,氣的坐了起來,指著左倉的鼻子,簡直是恨鐵不成鋼:“左倉啊左倉,我說你什么好,我以為你跟著楊葉在外頭站了許久,腦子能明白一點,沒想到還是如此,你在外面站了如此久,難道就看不出民怨嗎?”

  “如此說來,大人就不怕得罪了那幫大戶,據(jù)我所知,府里四成的稅賦都來自于大戶,萬一引得眾人不滿....豈不是不好收場?”

  “這倒還算是正常的擔(dān)心,只是,這些大戶,偶爾得罪一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p>  姜維對于如何和大戶周旋,早在出去考察那一日便有了初步的打算,盲目和大戶人家發(fā)生沖突,不利,任由大戶人家目無官府,不行,那如何做?那就是旁敲側(cè)擊,無形施壓。

  登記人口其后跟隨的便是治本之策——調(diào)整稅制。

  只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這個舉措十分冒險,要知道漢朝四百年中,雖然有過征收人頭稅的稅種,但從未把田賦和人口掛鉤,曾經(jīng)乃是計畝而稅,要是改成計人而稅,那這些大戶,即便是土地成片,那么掩藏的人口也是其無形的壓力。

  “大人的意思是....就是要激怒那些大戶嗎?”左倉僵直著臉,額頭上直冒冷汗,他是真恨生下來時爹娘沒給自己一個好腦袋瓜子。

  “大戶們是不會因為領(lǐng)不到糧食而感到惱怒的,你以為就憑這些糧食能吸引得了大戶們的青睞?他們根本不屑,無非就是報著能領(lǐng)則領(lǐng),反之亦可的心態(tài)來的。據(jù)我觀察,這批報上來的戶籍名單上,至少半數(shù)以上的大戶都沒有登記?!苯S答道。

  “???這是為何?”

  “這幫財主,精明著呢,地是自己家的,雇農(nóng)卻只是種的而已,除了給點銅錢,賞口飯吃,別無其他,而大戶本身呢?恐怕是可以坐吃這座銀山,反復(fù)循環(huán),殷實的資產(chǎn)可以供他們的子孫讀四書五經(jīng),學(xué)習(xí)孔孟之道,可以參悟董仲舒的王道,再利用其聲望,使子孫入仕為官,最終進一步鞏固家族地位,有這樣光明的路子,何須在意一次開倉放糧?”

  左倉這才明白過來,若不是姜維指點,他幾乎還不知道大戶人家能有這么誘人的發(fā)展路線,以前他還以為其只是能吃好的,穿貴的,能不干活罷了....

  的確,在科舉制降世之前,階層固化是常有的事,九品中正制最終也衍生了門閥政治,而好在川蜀地區(qū)諸葛亮的治理有效地阻止了門第形成,以至于這些大戶還不至于操縱入仕一說,要真能操作入仕,那地主就升級為士族之家。

  “在下明白了?!弊髠}拱手道,“大人一言,在下實在是醍醐灌頂,如讀十年書啊。”

  姜維眼睛一直,忽然笑道:“既然如此,那你便代勞下去各縣將各地大戶匯總起來,最好是能查清楚其人口數(shù),家庭成員,有多少土地,這些都要一一調(diào)查清楚。”

  “遵命,不過若是其不配合當(dāng)如何?”

  “要是配合還用得著派左大人你去辦嗎?”姜維端詳著左倉,期待地說著。

  “在下了然了。”左倉咽了口口水應(yīng)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