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忠武王姓劉,諱停,字明止,為高祖義弟。王與帝同力開辟,靖刈群雄,帝遂封王為明王,使世襲罔替,且以荊州牧為陪任。而明王之號,不能有二,以是凡紹蒙者,概稱“嗣明王”也。明王之門,專制荊州,至今猶然,故為《明王荊州世家》,以錄其事云。
明章王榮,字顯祖,明忠武王嫡長子。榮少隨忠武王驅馳,頗受其愛。而忠武王不好詩書,每見榮讀習燈下,恐其疲老,曰:“汝何故夜分苦讀邪?”榮謝曰:“兒晝則行戎馬、理軍務,不有時學,若夜貪休憩,恐不能成國家之所求,愧父母生養(yǎng)之恩矣?!敝椅渫跫沃?。
高帝既混一寰宇,當以忠武王為荊州,而帝慮其不能條順庶政,遂留忠武王于洛陽,以榮代行荊州事,鎮(zhèn)襄陽。榮將就官,帝與之別,囑曰:“荊部大州,控帶吳蜀(注曰:荊州上為巴蜀,下為吳越,故言之),且是汝皇伯、王伯與汝父初起之地(注曰:高帝與圣王、明王情如兄弟,故自言曰“皇伯”,稱圣王曰“王伯”),我侄不可懈怠矣?!睒s拜而昂然曰:“榮忝列龍州,當肝膽瀝血,上不負圣恩,下不辜父業(yè),不然,碎尸萬段不可銷愆矣?!?p> 至州,發(fā)令撫罷戎卒,使還農(nóng)務,又以弟允歷江夏、武陵太守,綏懷蠻獠,以江漢名士蒯肇為別駕,總結碎厘,榮惟舉大綱,一州得以稱治。
榮在荊州,開設庠序,延要名師,江漢瀟湘之間,淮汝濟清之境,人物悉至,衣冠比來,榮造“齊俊館”以為講學之地。慕名求學者眾。
昌武三年,明忠武王崩,榮襲爵為嗣明王。丁父尤,使別駕韓隼代視事。六年,起拜荊州牧,都督荊州諸兵事,加使持節(jié),封邑凡萬戶,分二千戶與兩弟。
延昌四年,以疾薨,時年五十,謚曰章。凡四子:儻、價、倫、依。嫡長子儻嗣位。
明宣王儻,字諒直,章王嫡長子。章王為荊州,勤政敦學,常晝夜勞案,儻每見之則涕泣,章王問曰:“汝何以哭?”儻曰:“兒見官勞于政事(注曰:時人或稱父曰“官”),欲諫,則荊部大州,不可有滯事,倘生差池,是為不忠于天朝;不諫,則官實辛累,夜分而未眠,兒徒目睹,是為不孝之子孫矣。兒左右兩難,不知何若,以故涕泣?!闭峦躞@嘆其言,拊其背曰:“汝務成才,佐我功事,豈不得兩全乎?”
昌武二年,拜桂陽太守。六年,轉南陽太守。延昌四年,襲父爵為嗣明王,丁憂。登豐元年,起為荊州刺史。時趙氏專制,儻知將有變,遂陰練勇壯,假討蠻為名,弘擴行伍。
三年,趙獻欲征之,儻稱疾不赴。是歲,趙氏篡逆,儻聞大怒,稱兵舉義,直宋王興師于揚州,儻遂拜表,與諸同義將帥共尊宋王為盟主,發(fā)荊州兵二萬五千人東會義師。
宏長元年二月,儻集將士宣誓,北伐趙氏。初,趙氏既篡逆,使偽侍中趙玉將兵攻南陽,太守郝步與戰(zhàn)不利,遂舉郡降。三月,儻將兵四萬,拔湖陽,圍新野(注曰:二縣皆在南陽)。南陽百姓聞王師至,皆輸糧械。先是,趙獻欲勸儻同逆,每與儻書,儻嚴詞罵之,與左右曰:“我大父是高祖之皇弟(注曰:大父,言祖父也),故在京之公侯(注曰:言秦宗室),或我兄弟,或我子侄,聞賊一并害之,是為殺我手足,殘我骨肉,此仇不報,誓不為人,安與之同惡乎!”趙獻遂知其不可與己一,乃拜趙玉偽荊州刺史,使將兵犯王。
三月廿三,趙玉與儻遇于穰,儻結陣對之,玉不能克,而知久持不為利己,退據(jù)宛。儻遂克光諸縣,五月,兵偪宛城。玉既至宛逾月,城防蚤全,儻遂圍之,久不能下。九月,表奉光宗,加邑二千。
二年三月,儻久圍不下,防備遂懈,玉夜招死士,出城襲儻,儻軍遂亂,奔潰百十里。儻乃整頓散卒,徐還守穰。玉知其還穰,不追,陰將奇兵逕趨新野,下之,儻大驚,懼糧道為其所斷,退保鄧縣。六月,玉寇鄧縣,儻購得消息,知其所來,設伏擊之,玉遂敗還于穰。九月,儻集荊州諸軍,欲北擊穰,會其寢疾,乃固壘于鄧。十一月,儻頗療,而詐云猶疾,玉不為之防,儻遂將兵銜枚趨新野,一戰(zhàn)下之,復鄉(xiāng)穰,逆軍大驚,出城來降者眾,玉聞儻拔新野而來,與左右曰:“彼有鋒銳,我不羞走?!睏壋鞘赝?。
三年二月,儻圍宛。六月,南馮山失,河北淪陷,人心震動,長沙太守高軌、桂陽太守巢圖舉郡稱反,儻遂整甲徐還(注曰:以備趙玉襲之),留弟倫守穰,自將兵南下平叛。
八月,儻將兵至長沙,與軌戰(zhàn),軌軍見儻來,悉倒戈奔王師,軌為亂軍踏死。四年二月,儻斬巢圖,二郡平。是月,趙玉寇穰,劉倫破之。
四月,儻與大眾還穰。七月,儻與玉戰(zhàn),破之,逆軍瓦解,玉單馬奔宛,九月,王師圍宛。十一月,王師破宛,斬玉。五年正月,盡復南陽郡境。三月,北攻梁縣(注曰:在河南郡),縣令崔麗舉縣降,縣尉單奎不與之同,斬麗,復距王師。六月,克梁,奎欲北奔,為王師所追斬。
八月,陸渾戎首領田貝欲降于王師,其弟獨斬之,復結壘距儻,儻遂與連戰(zhàn),明年正月,斬獨,悉降陸渾。三月,儻進至伊闕,偽征南將軍蕭會塞關距之。儻以晉王與趙獻對峙河北,恐一己之力不能獨克洛陽,遂留兵一萬,使部將章允守伊闕之敵,自將兵收略河南諸縣。六月,還攻伊闕,蕭會屏關距守,九月,拔之。十月,會晉王于洛陽,所部凡六萬人,督攻南門。
七年,以光復有功,遙領尚書仆射,加邑二千戶,并前為一萬二千戶。并聽以子弟三人為縣侯,各邑五百。
永弘四年,偶遇風寒而薨,時年四十六,謚曰宣。凡三子:錦、鵠、瑞。嫡長子鵠襲爵。
宣王異母弟價,分封武陵郡公,早夭。宣王同母弟倫,分封南郡公,拜南郡太守,與宣王同襄光復。倫同母弟依,官至太常丞。
成王鵠,字遠志,明宣王嫡長子。鵠聰敏辯機,能察細微。宏長中,明宣王北征在軍旅,使鵠行州事,拜鵠江夏太守。
永弘四年,襲爵嗣明王,丁憂。七年,起承父職。鵠在二永年間,天下少事,鵠乃提舉綱要,與民寬息,荊楚為之升平。高隆六年薨,時年五十二,謚曰成。凡五子:織、纖、綸、子匡、維,子匡早夭,嫡長子織襲爵。
成王異母兄錦,為秭歸令;同母弟瑞,官至長沙太守。
明平王織,字正允,成王嫡長子。永弘十年,拜為江夏太守。永慶四年,轉南郡太守。高隆元年,征拜散騎常侍。
六年,襲爵,丁父尤。泰盛元年,起承父官。四年,蠻獠有據(jù)山洞而叛者,織遣將平克。韃靼寇掠,織遣荊州軍助兗、豫二州,并資軍糧器械。
西京康弘五年薨,時年六十一,謚曰平。凡五子:準、凱、寶、登、遇,準、凱早織薨而卒,次子登襲爵,事近不錄。
史臣曰:明王于高祖情同兄弟,共匡天下,于是封王裂土,世襲荊楚。而直皇室有難,帝脈逢憂,宣王揚師北討,平王輸兵資糧,蓋其能秉藩臣之忠節(jié),顯帝王之情義也(注曰:帝王,言高帝與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