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炮制方法
葉大夫收了診金,何大把他們送到門口。
葉大夫再三說了不用送,要何大去照顧小二。
何大看了眼屋里方向,眼神掙扎,但想到兒子,咬牙答應(yīng)。
只是不管葉大夫說什么,他都執(zhí)拗的要看著葉大夫走。
唐子衿:真的沒必要,天還沒黑,現(xiàn)在還不晚。
也就下午四五點的樣子吧。
而何大看著葉大夫和唐子衿的背影,默默感嘆,葉大夫可真是個好大夫啊。
葉大夫的醫(yī)術(shù)是十里八鄉(xiāng)公認的好,很多人寧愿去找葉大夫,也不去鎮(zhèn)上。一是真的效果好,而且價錢比鎮(zhèn)上便宜。
有的醫(yī)館是大夫醫(yī)術(shù)好,有的醫(yī)館價錢便宜。而葉大夫兩樣都占。
試問又好又便宜的誰不愿意呢?難道真有人會去那不好又貴的嗎?
除了那些遠的,來回不方便的。
和葉大夫臨近的人都很喜歡葉大夫,葉大夫所在的那個村子也常以有葉大夫為榮,大伙誰不羨慕那個村子的人啊。
還有葉大夫的徒弟,看著小,但架了一路都沒聽見她抱怨一句,可見也是一個好苗子。
肯定能很好繼承葉大夫的衣托。
而葉大夫和唐子衿那邊......
葉大夫給唐子衿傳授秘籍,“我之道講究望聞問切,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衿寶,聽明白了嗎?”
說著,他自己先嘆了口氣,“你還小,不急?!辈恢腊参空l。
唐子衿:OAO!我還什么都沒說呢。
她聽得仔細,時不時還點點頭。等葉大夫說完后,她問了一個與這個不相牛馬的問題:“師父,蒲公英和車前草您收嗎?”
葉大夫瞪大了雙眼,氣呼呼的問:“衿寶,你剛聽見我說什么了嗎?”
要是不認真可是要打手板子的。這是葉大夫的原則,也是幾代師承的原因。
葉大夫師承:師父講學時,徒弟必須專心。
盡管他很不舍的打這個漂亮的徒兒,但必須給個教訓(xùn)。
就把板子改成手吧!葉大夫暗搓搓的想。
畢竟他收的幾個徒弟,都沒有機會......
“師父,我有在聽,不就是......”唐子衿記憶力很好,幾乎是一字不落。
但看師父的那個表情...嗯?遺憾?不應(yīng)該是高興嗎?唐子衿心里吶喊。
旁邊傳來徒弟幽怨的小眼神,就這么直盯盯的看著他。
他打了兩個馬哈哈,轉(zhuǎn)移話題,試圖吸引她的注意力。“衿寶,我收蒲公英和車前草,不過要收炮制好的?!?p> 唐子衿知道師父在轉(zhuǎn)移她注意力,但小孩子小人有大量,就不和師父這個大人計較了。
她可是肚量很大的。
“要怎么炮制呢?”唐子衿問。
“這兩樣很簡單,有兩種制法。我就先和你說我要的標準吧,除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師父,這么簡單嗎?”唐子衿不信,如果那么簡單,豈不是人人都采來賣了。
“可別小看這幾個步驟,特別是曬干,要是掌握不好時候,一般的都不收?!比~大夫又和她講了幾個要點。
唐子衿恍然大悟,原來細工也有細工的方法,不是內(nèi)行人很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