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科舉制
章臺宮中,子楚和吳駒對坐。
麃公等人離開了,老于和那架床弩都被帶走了。
至于他們打算怎么搞,什么時候搞,搞多少,吳駒都不關(guān)心。
反正東西他送來了,其他的和他沒關(guān)系,留給子楚和麃公操心去吧。
那面宮墻正在被修復(fù),不過負(fù)責(zé)修復(fù)的工匠首要要考慮的是怎么把那根嵌入半米深的弩箭弄出來。
章臺宮中。
侍女給子楚和吳駒分別倒上一杯茶水。
茶香馥郁,乃是出自青石茶莊的上好茶葉。
“寡人以為馬蹄鐵和馬鐙只不過是被你湊巧制作出來的,卻不料你確實是有這方面的才華啊,竟然又弄出來一個床弩?!弊映蛄艘豢诓杷?,唏噓不已。
“運(yùn)氣罷了?!眳邱x隨口說道。
子楚沒有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纏。
“望遠(yuǎn)鏡的事如何了?”子楚問。
“已經(jīng)投入生產(chǎn)了,頂多這個月末就能出第一批?!眳邱x說。
子楚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打算賣多少錢?”子楚問。
“大王能給多少錢?”吳駒又將足球踢了回去。
二人不約而同的拿起茶杯淺嘗了一口,吐出一口熱氣。
子楚張開手掌。
“五十貫?”吳駒問。
有點少啊。
玻璃鏡中的全身鏡就已經(jīng)是三十貫一面了。
雖然望遠(yuǎn)鏡用的玻璃遠(yuǎn)遠(yuǎn)少于鏡子,但經(jīng)不住加工費啊。
打磨那些凸透鏡和凹透鏡別提多費力,除了現(xiàn)在在子楚那的一個望遠(yuǎn)鏡之外,還有拿給那些工匠做樣品用的透鏡,總數(shù)大概十多個,就這十多個給吳駒磨的那叫一個心力交瘁。
“五十貫?zāi)阄疵庖蔡床黄鸸讶肆恕!弊映冻隽素敶髿獯值男θ荨?p> 開什么玩笑,他現(xiàn)在也是妥妥的富翁了好吧,秦鹽的生意每個月要給他帶來數(shù)千萬貫的收入,國庫寬裕了許多,他的私庫也多了好多錢,子楚現(xiàn)在感覺自己前所未有的富有。
這就是有錢的感覺嗎?
子楚覺得自己現(xiàn)在也能像呂不韋那樣說一句我對錢沒有興趣了。
“五百貫?!弊映f。
“大王果然有魄力!”吳駒露出笑容。
“它值這個價錢不是嗎?”子楚攤手。
確實值!
望遠(yuǎn)鏡的左右可多了去了,光是用于偵查這一項,就可以料敵先機(jī)。
想想看,大軍安營扎寨,幾個斥候擱這一千米掏出望遠(yuǎn)鏡,主賬和糧倉的位置,軍營的布防,軍隊的配置都被看的一清二楚,這給打仗帶來的便利是顯而易見的。
當(dāng)然,除了物超所值之外,還有一點是子楚看重的:他想讓吳駒多賺點錢。
馬蹄鐵,青霉素,口罩,植物油,秦鹽,高粱,豬肉,望遠(yuǎn)鏡,床弩……
吳駒的這些功績,子楚手腳并用都算不過來。
他給秦國做的貢獻(xiàn)是顯而易見的,而有時候子楚都覺得對他有所虧欠,一千貫一個的望遠(yuǎn)鏡,就算是買一萬個,也就一千萬貫而已,只是他在秦鹽生意的收入的一部分而已,算不上什么事。
“行,五百貫就五百貫,您可別反悔!”吳駒咧嘴一笑。
“君無戲言!”子楚說。
此事就這么敲定下來了。
“行,又一筆錢入賬,感謝大王,這一杯臣必須敬您!”吳駒裝模作樣的端起茶杯。
啪!
子楚拿起杯子和他碰了一下。
茶水入肚,兩個茶杯被放在桌案上。
“臣還有一件事?!眳邱x說。
“快說,不要賣關(guān)子?!?p> “算是臣對國家官制和教育方面的一點拙見吧,您看看?!眳邱x將一個寫奏章用的本子推了過去。
本子上記載的是吳駒想的科舉制,以及學(xué)校、義務(wù)教育的一些看法。
“你那么懶的人竟然會寫這么厚的本子。”
子楚放下茶杯,將本子拿過來,尚未翻開,他突然皺了皺眉頭:“印象里,你好像從未沒給寡人遞過奏章吧?!?p> “咳,不習(xí)慣,也懶?!眳邱x撓了撓頭。
“你??!”
子楚沒好氣的搖了搖頭,翻開本子閱覽了起來。
但這本子上的內(nèi)容卻讓他越看越皺起眉頭,內(nèi)容的高深奧妙,令他不禁深深陷入了進(jìn)去。
子楚嘴唇微動,目光中帶著嚴(yán)峻和思索之色,他越看越快,但同時又生怕遺漏任何一個字。
這一看就是十來分鐘的功夫,吳駒四五杯茶都喝完了,而子楚面前那杯茶卻快要涼透了。
吳駒提起茶壺倒了倒,壺嘴中只吐出寥寥幾滴水。
一旁的侍女見狀走了上來,躬身道:“請給奴婢吧?!?p> 子楚聽到聲音,下意識的合上本子往內(nèi)一藏,霍然抬頭看向侍女。
侍女嚇了一跳,連忙躬身:“奴婢什么都沒看到,奴婢不是有意的,還望大王恕罪!”
子楚滯了兩秒,他剛才只不過是下意識的動作罷了,這本子上的東西太驚人,最好是不要有任何人看到。
他搖搖頭:“沒事,下去吧?!?p> “是?!?p> 侍女連忙離開。
看完本子上最后一點內(nèi)容,子楚將本子放在桌案上,用手指輕輕敲著桌案,另一手捏著眉心,一臉愁容:“你小子真是令寡人驚奇啊,一天給寡人帶了兩份大禮?!?p> “科舉制,用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從民間挑選官員,一視同仁……”
現(xiàn)在所用的選拔官員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舉薦,在周王朝還在的時候很盛行,乃是由地方官員舉薦人才,層層選拔,最終到達(dá)中央。
這種方法無疑非常容易滋生腐敗,真正能成為官吏的最終還是貴族,這種舉薦制也促進(jìn)了世卿世祿制的誕生,即一代出了官爵之后,后代可以繼承官位和俸祿。
直到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社會逐漸開放,世卿世祿制逐漸被廢除并拋棄,也有人認(rèn)為這是禮樂崩壞的一部分。
這一時期,官吏選拔開始變得不拘一格起來,許多平民也有了成為官吏的機(jī)會,后來還發(fā)展出了明確的通過功績上升官位和爵位的制度,就比如秦國現(xiàn)在使用的軍功爵位制,通過軍功換取爵位。
不過科舉制……
當(dāng)真是讓子楚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毫無疑問,這個制度絕對可以讓國家從民間選拔出大量的真正的人才,而不是放任來自貴族和世家的廢物充斥在朝廷官府之中。
如何籌備和實施是個大問題,絕對三言兩語就可以面面俱到的決定了。
況且,就從性質(zhì)來說,科舉制和世卿世祿制絕對是水火不容的,這侵犯了那幫世家的利益,這意味著想搞科舉制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你還真是給寡人出了個難題啊?!弊映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