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而此時泉州“安平”海濱,十八芝之一,鄭芝龍之大弟“鄭芝虎”迎接明廷翰林院“欽差大臣”“文方武”與隨同太監(jiān),王子期!
圣旨很簡單,鄭芝虎代大兄擺得香案!
臣等恭請圣躬安!
朕、安!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廣州有賊,禍亂瓊州,不尊王化,朕必伐之。然北地之賊未盡,丑奴未滅,朕時難以抽調大軍。特命五省游擊鄭芝龍,前往擊寇。以示天恩!側封鄭芝龍為福建總兵,總理南海海事!
欽此!
鄭芝虎等皆是大喜,當夜大宴欽差一眾,期間許得“十萬兩白銀給予欽差”文方武,二萬兩白銀給予皇家“司禮監(jiān)隨堂太監(jiān)”王子期,其余協(xié)同人員皆有上千兩不等,盡顯豪富!
閩南鄭氏真乃國之干臣!事后文方武、王子期回到北京,隨即覲見皇帝崇禎,如是說道!
愛卿辛苦了,朕知道了,且回去吧!大明天子如同老朽,面容甚是疲憊,打發(fā)文方武等離去!
.................
鄭芝龍歷經數月終是回到福建!
此時鄭芝虎正向其兄鄭芝龍稟報!
朕如今行得吃齋之事,以告之上蒼,日日悔過,愿苦難皆降與朕一人,以示心誠!
至于兵事,流賊按楊嗣昌之計,九邊大軍不可輕動。維瓊州蟊賊無計可施,不知何為真假!
然臣認為鄭氏雖然以往為盜,也不至于敢行如此悖逆之事。但天下悠悠之口難平,今命鄭氏前往瓊地,若是鄭氏無辜,可攜賊眾賊首頭顱以證清白!是此,陛下可專心賊事!
此話是“司禮監(jiān)隨堂太監(jiān)”王子期酒后告知我的,而讓我鄭氏戰(zhàn)瓊州為溫體仁所言!
正該如此,既然皇帝開了口,咱們就打吧!剛回到泉州的鄭芝龍意氣風發(fā),大手一揮,準備調兵遣將!
如今我鄭氏獨霸海事,自在這海上無敵,不怕他明廷耍什么花招。
那瓊州之賊自作聰明,想要挑撥我與明廷的關系,膽量倒是可以,但是卻不知道能不能承受住我鄭芝龍的怒火!
芝虎!我讓你“買船之事”辦的如何了?
大哥!說來也真是氣人,也是二弟無用,一條大船都沒有買到,小船倒是有一些!要我說啊!要哪些船干什么?咱們自己造的紅毛鳥船又快又結實,不比那福船好?不是浪費銀子?
你懂什么?如今這東南大海無量,只有咋們一家,咱們這一千多條船只怕是少了。得趕緊擴軍了,但是沒有船只么擴?全東南島國全都要商貿,咱們難不成收收“旗銀”就滿足了?白花花的銀子不賺了?
啊!大哥,那這可如何是好?
慌什么?當初福建、江浙倆地海商造船,皆被我一舉買下,自是大賺一筆!但何其可笑,自以為我鄭芝龍還會繼續(xù)從他們那里購船?
沒錯!見識過三夷之船,再觀其福船,猶如嚼草,如何能再看得上,大哥你當初自開船廠仿造紅夷巨艦,當是天大的高明!可笑那些“江浙佬”,還有咱們福建商人大小造了七百多條船,聽說去歲都沒有賣完呢!鄭芝虎想起往事,哈哈大笑!
所以如今只怕是那些商賈有船,但是見我突然需要船,定是知道我鄭氏如今若是找他們要船,怕不是尋常,定是需要大批!以此想來壓我的價呢!
鄭芝虎一聽可還得了?冷笑道:大哥!怕是我鄭氏如今刀子都往海里使,這些奸商佬忘記了以往罷!竟然敲起來我們的竹竿?
怕不是“幺蛾子撲火,命太長?”
哼!此事倒是簡單,如今朝廷正是敏感,不必太過張揚。但某如今受皇恩總理海事,雖然與以往“并無任何差異”,但福建總兵的軍令一下,怕就是由不得他們了!
老子本來心氣好,想來些溫和的手段,現在這些蠢東西,怕不是自己撞槍口,是真不怕老子開槍!
老二!你去尋芝鳳,他“腦子”好,先去探查、探查。老子要以一百兩銀子購買福船!解解我心中惡氣!
可憐我江浙、福建船商,何其冤!
嘆其明海鄭氏,稍覺商賈不如意,便是死路無生還!
幸哉我鎮(zhèn)海李大王,一步登先算妙棋,從此一官算有敵!
....................
崇禎八年末十一月二十,季風剛歇,本欲來年再征瓊州的福建總兵鄭芝龍,悍然出兵,一時各類小船四面八方而去。
集合琉球、日本、泉州本地大小船只千余條,其中二百條為江浙、福建新造之船,鄭芝龍原以“資寇”為由收繳,然倆地海商,皆以頭錘地,苦苦哀求,裝作不知緣由,鄭志龍不語!
最終各地商賈一同集資,倒貼鄭氏二百萬兩白銀,才免其“劫難”!
.............
泉州、安平、安海港!
雖晴日高耀,萬里無云。但東、北風呼嘯,尤為刺骨!
千帆如睡龍戲水,靜臥不動,便已掀起驚天海浪!
芝龍攜子立于旗艦,其左面亦有一艘,巨艦左右而臥,只見其首昂尾翹,樹三桅,主桅高三丈,首桅與主桅掛載橫帆,尾桅則掛載斜掛大三角帆。
其長約十六丈,艙五層,船面城樓約五層,狀如城樓,其上所炮,皆為“紅夷巨炮”。而下甲板兩層,以為炮架,皆為三十二磅炮子,炮四十八架!巨艦首尾更是各有一炮臺!皆為四十二磅炮子。巨艦巨炮皆非大明所能造!乃鄭一官倆敗紅夷所得!
兩艦如山岳相鄰,極具壓迫!
其后更有相仿大船上百條,長十丈,寬兩丈米,采用紅夷的木制舵。更有有三桅五帆,其中主桅高七丈,主帆三面!其身軀前后為黑,中間為白。甲板倆層,炮二十,皆為十三磅炮子,首尾各一大炮為十八磅炮子!
是為鄭氏按古法“夷貌”結合,打造之鳥船!
而更后面港口之外,更有大小福二百余,參落四周。皆為倆層甲板,首部為尖而具撞木,尾部為寬為備巨炮,兩頭上昂,船頭皆畫神魔!兩桅主帆皆為古式橫帆,船首一小帆可橫可縱,是為鄭芝龍現改!整船有炮十架,皆是約為十磅大炮。
其游蕩與大海,尋常見之,必以為海中羅剎!
其余各類輕帆、小舟不計其數,多為鷹船、子母、車輪舸皆是散落在四海之外,其身具佛郎機一架,如同群狼圍繞,其數六百余!
鄭一官立于艦首,身材高壯,面容剛正威嚴,其臉如刀削,雙眼布寒霜。顯然心中有大怒,更兼錦衣華服襯托其貴,正所謂“長鞘倭刀負身前,金黃戰(zhàn)袍玉蝴蝶”。“千帆萬海齊聚來,刀鋒怒向戰(zhàn)瓊?!薄?p> 鄭芝虎立于身后,手中“藍白令旗”向上揮舞三下,轉而打橫。
而兩艘巨艦炮手見狀,速度以火藥填充炮管,再以“紅粉裹上膠泥”,放置少許火藥,置于炮管,再將炮口仰向天空!
射!
轟!
巨艦微微一動!
只見炮彈彈射而出,其音如驚天巨雷!更是半空中開裂四散,炮中紅粉如濃煙翻滾,狀若煙花,在空中經久不散!
嗚!嗚!嗚!
鄭芝龍軍令一發(fā)!靜臥在安平、安海港的“千舟萬帆”瞬間醒了過來。
其輕舟前行分倆邊,其速當破“十節(jié)”!
鳥船沖之最前,當為先鋒,其勢如長劍出鞘,志在“先鋒”!其速當破“氣節(jié)”!
而兩艘如山巨艦,緩緩而出,三帆“慢慢展開”,以迎東風!其速宛如“七節(jié)”,但船帆并未全開,顯得尤為輕松!
福船多載軍兵,緩行居后,其速為“五節(jié)”!
鄭芝龍將大旗立于船頭,藍白之間,鄭字如“猙獰巨龍”,尤為可憎!
身旁長子“鄭森”,早被家奴“鄭實”帶下巨船,在安海港碼頭,捏緊拳頭,小小年紀,早被千帆齊動,萬帆同行激蕩得神魂皆顫!宛如魔怔...
男兒當如是,少年許下宏愿!
至此鄭芝龍除了鎮(zhèn)與四海的倆百多艘戰(zhàn)船,近萬名部下。其余大小船舟上千,老舊新兵四萬余,整裝前進。
其威勢真可謂浩浩蕩蕩,所到之處,無論官商,皆是收帆停船,“不敢造次”!
鄭氏之威,已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