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四人團”這次北上南下及和本地高科企業(yè)洽談,雖說經歷曲折,乃至諜影重重,但收獲也著實不小。
這天晚上,在宮教授家里,大家各自談了感受,普遍認為整個過程非常刺激,并且由衷地佩服宮教授想得周到、防范有力,沒有讓“商諜”的陰謀得逞。
最后,經過評估分析,大家覺得三家高科公司實力相當,各有千秋。但是究竟選擇哪家高科公司,幾個人拿不定主意,把目光都轉向了宮教授。
此時的宮教授早已深思熟慮。為了防止“一家獨控”局面的出現,他建議以“三合一”的方式進行合作,“四人團”和動物園仍占整個項目的大頭,三家高科公司各自參與其中的一部分。
宮教授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我看章海高科集團的那個‘移動平臺’,可以作為未來咱們開展場外實驗的交通工具。這個‘移動平臺’科技含量高,用途廣泛,在這個基礎上咱們還可以開發(fā)出更智能、更時尚的小型飛行器?!比~尚漪對“移動平臺”非常感興趣,建議深度開發(fā)這個“移動平臺”。
“我覺得北方那家高科公司,可以承接機器動物的制作。他們的設備、制造工藝在國內都是一流的,能夠滿足咱們的需求?!碑吶A明推薦了北方這家公司生產機器動物。
“那,剩下的南方那家高科公司就來承接核心語音翻譯系統(tǒng)。他們的‘芯’技術國際領先,更為過硬?!睂m湘東推薦了南方這家公司來承接“芯”設計。
“過去總說要實現‘強強聯合’,依我看,這就是最好的‘強強聯合’。三家高科公司的實力都很強,這正是咱們需要的。不過,經過綜合評估,我覺得章海高科集團的綜合實力更強一些。要我看,咱們可以分頭推進,在章海高科集團做最后的組裝完成。大家還有什么意見?好,沒有意見就這么定了,大家分頭落實吧。”宮教授最后敲定了方案。
一周后,功能強大的超級“芯”、功能強大的“機器動物”、功能強大的“移動平臺”相繼制作完成。而隨著各個分項目的完成,也使得整個““DFQ計劃””的推進如虎添翼。
葉尚漪在后續(xù)的項目合成工作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由她來主導動物語音的解析與翻譯工作。
葉尚漪熟知數百種動物發(fā)出的聲音,憑耳聽就能夠準確分辨出聲音來自何種動物,以及動物聲音的大致分類,這為最終完成人與動物交流時的語言轉換系統(tǒng),深度解讀、解析動物語言提供了強力保障。
在過去的一周時間里,“四人團”馬不停蹄,全身心投入到最后的項目沖刺階段。其中畢華明和宮湘東再次北上南下,按照計劃完成了分項目的制作。
畢華明負責“機器動物”的制作,他對企業(yè)的要求很高,從動物形態(tài)、骨骼、肌肉組織、眼神、皮毛等都不能含糊,要逼真的再逼真、完美的再完美。
宮湘東負責超級“芯”的設計制作,他兩天兩夜沒有合眼,全程跟進,他希望這個超級“芯”支撐起強大的動物翻譯系統(tǒng),至少在十年之內不落后。
時間過得飛快,畢華明和宮湘東負責的分項目完成后相繼運抵到了章海高科集團,只一天的時間,“超級動物翻譯器”就整體組裝完畢,進入到了最后的測試階段。
當天晚上,在測試開始前,“四人團”加上宮教授,舉行了一個小型聚會,預祝測試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席間,一想到夢想即將成真,大伙都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開懷暢飲。連成心茹和葉尚漪都喝得小臉紅撲撲的。
宮教授提議,大家舉起酒杯,一起喊“‘DFQ計劃’必成功——耶!”(畢華明、成心茹、宮湘東、葉尚漪四個人名字的第一個拼音字母)
看著這一群時尚、現代、智慧的年輕人搞出了驚世創(chuàng)造,宮教授也是十分的欣慰,不由得為他們的奮進精神鼓起掌來。他知道這幾個年輕人志向遠大,一定會走得更遠,他默默地祝福他們走向成功。
第二天上午,在章海高科集團,宮教授率領著“四人團”走進了“超級動物翻譯器”的總裝車間。
這時,章海高科的幾位老總在數控部門經理任海的陪同下也來到了總裝車間,他們要見證與“四人團”科研小組合作的最新成果。
此時的任海穿著一身藍色的印有“章海高科”字樣的工裝,依然是那么的帥氣、瀟灑。由于經過警方確認,任海經歷了被智能高仿機器人“掉包”的過程,面對“四人團”和宮教授,任海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任海嘿嘿一笑說:“都怪我,警惕性不高,中了‘商諜’的圈套。我保證,從此以后,我將徹底戒酒。不然的話,早晚還要栽在這酒上?!?p> 任海現場顯露出的“窘樣”及真誠的表白,樂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任海負責“超級動物翻譯器”總裝的指揮。他不停地發(fā)出指令,熟練地調度安排,非常專業(yè),畢華明、宮湘東、成心茹、葉尚漪在一旁協助。
很快,世界上第一臺“超級動物翻譯器”誕生了。任海親自操控,將這臺微型翻譯器植入到了“機器大熊貓”的“大腦”中。
對于為何要選用大熊貓的外形?畢華明解釋說,大熊貓是“國寶”,整體上憨厚、可愛、群眾喜歡。果然,組成完成的“機器大熊貓”,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
隨后,在成心茹的操作下,開始了對“機器大熊貓”的系統(tǒng)調試。她放出了大熊貓的原音,這時,“機器大熊貓”開始“應答”。而隨著對話頻率的加快,“機器大熊貓”亦是應對自如沒打半點磕巴。
十分鐘后,成心茹又反向操作,讓“機器大熊貓”把真的大熊貓的語音翻譯成中文,且發(fā)出擬人化的聲音。“機器大熊貓”同樣表現出色,擬人化的中文說得很溜。
當測試即將結束時,“機器大熊貓”還做出了拱手的姿態(tài),幽默般地發(fā)出了“謝謝”的聲音。頓時,全場掌聲雷動。
“成功啦,成功啦。”畢華明、宮湘東、成心茹和葉尚漪幾個人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今天真是個值得紀念的好日子。不過,這僅僅是在實驗室成功了,能否在現實環(huán)境中取得成功,還得實踐檢驗。”畢華明興奮過后,冷靜地說道。
“對了,黃園長說了,一旦樣機成功了就先到動物園直接跟動物進行交流測試。這樣更接‘地氣’,測試的效果也會更好。”葉尚漪想起了黃園長交代的話提議道。
“對,帶著咱們的‘機器大熊貓’去動物園,和真的大熊貓對對話,這就叫‘是熊貓還是狗熊,也拉出來遛遛’。”宮湘東打趣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