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桐葉風翻,芙蓉盛開,桂花飄香。洋厝的天依然蔚藍,蟲鳴,鳥啼,魚躍,犬吠,一切如舊。
陰歷七月半,是中國的中元節(jié),也是洋厝一年一次的豐收節(jié)。
一片片金黃色的稻田泛著誘人的金光,潺潺的流水聲從馬仙河里迸出,幾只了無生趣的喜鵲在樹枝上發(fā)出嘰嘰喳喳的叫聲。
饑餓的洋厝人,大多形容枯槁,前胸貼后背,胸前的肋骨輪廓分明。
“豐收啦!豐收啦!”人們歡呼雀躍著,虔誠,感激。感謝王母娘娘,感謝玉皇大帝,感謝老天爺,感謝馬仙娘娘,感謝上天,感謝這片貧瘠的土地!救命的稻子,它是那么神圣,那么高貴,那么莊嚴,那么無私!洋厝的鄉(xiāng)們這天無不舉手歡呼,雀躍。
豐收祭祖從陰歷七月十三一直持續(xù)到七月十五,家家戶戶擠著牙縫,籌備著美酒佳肴來供奉老祖宗們,保佑來年又是豐收年。
村里的娃們最是歡喜,這天有好吃有好玩還有小酒可以偷喝,他們像一群剛出籠的小雞崽,撲騰著翅膀,嘰嘰喳喳地向田地奔去。
每年這時,周大姑都得忙得暈頭轉向,周大姑能干,女人男人的活她都一并攬去,七個子女也撲騰的來幫忙。
自從上次大福來家里提親,周大姑就把丫蛋從廂房里放出來,這幾日籌備祭祖,更是無暇顧及她的事兒了。
二狗子這幾日也沒有停歇。他一面在賣力地給爹干活,一面腦子里盤算著娶丫蛋這事兒得抓緊。過幾日又得去縣城,這事越早定下來越好。
這一天,洋厝的天空特別的開闊,晴朗,空氣中散發(fā)著一股濃烈的曖昧氣息,發(fā)情的狗,發(fā)情的雞鴨,發(fā)情的母牛,都爭先恐后的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毫不羞澀的表露出來。
這一夜,洋厝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備上美酒佳肴,祭祖祈福。
周大姑準備了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時來運轉。擺上自釀的香氣迷人的老米酒。
周大姑喊來七個兒女,讓他們去請七大姑八大姨,擺上三桌。
周大姑在飯桌上,正中間擺上一碗生米上面插上三根香,往小酒盞里倒入茶葉和開水,并排三酒盞。
雙手合十,嘴里嘟噥著,這就是和亡人互通,不知道能不能互通,但是家家戶戶都這么做。接著把小酒盞里的茶水從桌子左邊倒到右邊,這就是請祖宗吃茶。
七八姑八大姨都來了,大家起初正襟危坐,聊著家常,接著都翹首以待。
第一道菜是大蔥五花肉炒筍干,菜一上桌,人們迅速拿起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分食光了。
嘴上都發(fā)出吧唧吧唧地響聲。肥膩的五花肉在舌頭上攪動著,在牙齒間摩擦著,咕嚕咕嚕不一會兒順著喉嚨下肚了。
人們意猶未盡,有好些個嘴角還流著油哈喇子,似乎還沒嚼出滋味就下肚,很有不快。
瓷碗里倒上紅色的佳釀米酒。米酒是溫過的,加了些許白糖,香甜可口,清香四溢。大力盯著酒壺,找機會偷吃米酒。他早就打這壇老米酒主意許久,母親一直不讓他吃酒,他更加好奇這米酒是啥滋味。和魔怔了一樣。
這米酒大人們喝起來就臉兒泛紅,滔滔不絕地說話吹牛,越喝越起勁,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魔水,竟有此威力,他的好奇心驅使他伸出小手去倒那紅色的帶著蛇脖子的米酒壺來。
他東張西望,好在大家都在盯著食物,他迅速地拿起酒壺往自己的小碗上顫顫巍巍地倒著,洋洋灑灑的米酒灑了好些在桌上。他用手指蘸食桌上紅得像紅綢子的魔水。他蹙起眉頭,辛辣、甘甜又帶著一股酸溜溜的滋味,充盈著味蕾。
他覺得這神奇的魔水,并不太好喝,他往嘴里送了一口米酒,結果被嗆到了,發(fā)出陣陣咳嗽聲,吐了吐可愛的小舌頭。他仍然不放棄,像大人們喝酒一般,往嘴里送酒,他想要被這種魔水制服,想要飄飄欲仙。
第二道菜是一條條臃腫的白色面條在粉色的湖里泡發(fā)著,上面灑著香菜,里面還有泥鰍。這道湯洋厝人稱它為“芋頭湯”,是當?shù)氐奶厣朗场?p> 智慧的洋厝人,把煮熟的芋頭搗爛混入地瓜粉中,加水揉成面團,放在刨菜器上用手推出一條條絲來,形狀像發(fā)泡的白面。加入沸水中,再加入事先煮好去腸的泥鰍,加上酒糟,調料入味,最后撒上香菜。
這道湯一上桌,人們就搶著掄勺子,一勺不夠,再來一勺。人們捧著滾燙的芋頭湯,呼呼呼地吹著熱氣,稀里呼嚕喝起來,有的被滾燙的湯燙的嘶嘶作響,有的小口啐著湯。
第三道菜上來啦!周大姑端著大碗缸走來。大碗缸里盛著一條炸的金黃的魚,面上劃著井字,密密麻麻的井字布滿全身。這魚被當?shù)厝私小敖Y婚魚”,因為當?shù)鼗檠缟媳囟ㄓ兴ǖ慕瘘S,上面淋上炒熟的玉米粒,胡蘿卜丁,豌豆粒,酸酸甜甜,外酥里嫩。
大力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夾魚去,結果大人們的速度簡直比閃電還快,人們大快朵頤,有的吃的太急喉嚨卡刺。
不停咽喉,眼淚珠子都沁出來了。不一會兒碗里就剩下魚刺和魚頭,最后連魚頭都被啃光了。
丫蛋也在強食的隊伍里,她和弟弟一樣,總是慢幾拍,得到的都是盤子渣渣。
周大姑陸續(xù)把第四道、第五道………第十道菜全上齊。人們摸著鼓得像皮球的肚子,打著飽嗝,喝著美酒,好不快意。
洋厝人喜歡這個節(jié)日,雖是祭祖,但滿足的卻是饑腸轆轆的自己。
這夜還有有趣的舞龍。村里有些比較有主意的男人帶頭組織,叫上幾個壯丁,扛著事先用曬干的稻草編織的草龍,逼真的龍頭,用毛筆畫上朱丹紅的龍眼,龍身蜿蜒盤旋,整條龍用幾根粗大的木棍支撐起來,龍身插滿香。
酒足飯飽后,就是看舞龍。每根香都點上火,在漆黑的夜里,火龍閃耀,好看極了。
孩子們紛紛跑到石徑上,追著火龍跑。
壯漢們揮起有力的手臂,舞起火龍,嘴里唱著小調,有節(jié)奏的旋轉舞動火龍,火龍翻滾騰飛,在黑夜里劃出一道道光來。
從村頭一直到村尾,每條石徑都不落下,好一片生氣勃勃。
這夜還要祭拜馬仙娘娘,傳說馬仙河里住著一位美麗的馬仙娘娘,洋厝最早沒有人,后來馬仙娘娘用自己的法力變出了一堆人,并用自己的乳汁孕育著洋厝的萬事萬物。
無子求子,有子求平安,馬仙娘娘偶爾顯靈。洋厝人愛這條母親河,它滋潤著洋厝的花草樹木,它用甘甜的泉水維持洋厝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