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玉錦芳
玉鑫豐說的沒錯,過了沒幾天,知府衙門里的人果然上門了。
本地知府姓林,名德田,是兩榜進士出身,如今有四十多歲。這個林德田大人對于玉家的人來說有些特殊,三房的嫡長女,也就是玉錦兮的嫡姐玉錦芳,是這位林大人的第四房妾室。
玉錦芳被一頂小轎抬進林大人的府門時,占據這副身體的還是原身,玉錦兮便對這位嫡姐沒有什么印象。
商戶人家庶子的女兒,能給一位正四品的知府當小妾,這還算是攀了高枝。至于這位女子是否愿意攀這個高枝,女子的父母是否心疼女兒,都不在當家人的考慮之列。
玉老太爺算計得很清楚,拋出去一個不起眼的孫女,換來玉家的穩(wěn)定,是很劃算的一件事情。若是這個孫女有些手段,能在知府大人的后院里站住腳,再添個一男半女,玉家的發(fā)展就不僅僅是穩(wěn)定的事情了,還會有個靠山在后頭。
在銅慶這個地方,知府就是最大的官了。只要知府納了他家的閨女,底下的官員就不會找他家的麻煩。
玉錦芳有沒有手段沒人在乎,反正她在知府的后院還好好地活著就夠了。有沒有子女也沒有太大關系,反正知府在一個地方不會多待,最多三任干滿九年就走了。
如今正是林德田大人的第二任,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官員,一直想再往前走一步,最好是能調到京城當個京官。第一任上出了商戶被江賊屠戮的案子,林大人的當年業(yè)績就被吏部評了個中等,原地留任。
若想調到京城,非得得個優(yōu)等不可,若再穩(wěn)妥一些,就要連續(xù)三年都是優(yōu)等。林大人前幾年都是中等,正是鉚足了勁頭混個優(yōu)等的時候,聽說玉家那個死了好幾年的活了,不但活著回來,還帶回來許多西洋物事,便十分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
主要是玉錦兮手下的行舟太會來事,禮物不但送給了府里的眾位女眷,出嫁了的姑奶奶們也沒落下,就這樣,箱子里還剩下一小半沒送出去呢。
玉家人時不時給玉錦芳送些東西,時間長了,林德田的正妻錢夫人也就不在意了,看都沒看就讓人直接送到了玉姨娘的院子里。
玉錦芳這才知道那個外室生的弟弟活著回來了的消息。
玉錦兮比她還要小兩歲,十歲進門的時候,玉錦芳已經十二歲了,自然記得清楚明白當時自家親娘的痛苦與無奈。
玉錦芳對這個弟弟便只有個面子情,還是在玉鑫多在場的情況下才給的面子。姐弟二人其實也沒有多少見面的機會,玉錦兮住在外院,玉錦芳跟著親娘陳氏住在內院,一個月也就是初一十五兩天湊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才能見上。對玉錦兮的印象遠遠不如對秦姨娘的深刻,只記得是個挺內向靦腆的一個瘦弱小男孩。
沒想到過了這么多年之后,她居然也有被那個弟弟惠及的一天。
知府林大人對這個妾室的新鮮勁只維持了半個月,就被錢夫人抬舉的年輕貌美的揚州瘦馬給吸引了過去。只有逢年過節(jié)玉家送來大筆孝敬的時候,才會到這個院子走走,尋常日子是想都想不起來的。
玉錦芳是嫡女不假,可她爹是庶出,在內院就沒有什么地位,在姐妹堆里屬于被忽略的那一種,在祖母玉老太太面前更是得不到正眼。這種被忽視的日子過習慣了,便養(yǎng)成了唯唯諾諾的軟弱性子,林大人不來,她頂多對著孤燈掉幾滴眼淚,和從玉家?guī)淼难绢^說幾句閑話打發(fā)時間,然后繼續(xù)過自己的苦悶日子。
好在如今還在銅慶,家里人時不時地給她送些東西,這才能讓她衣食無憂,也能保持面上光鮮。要論誰不想林大人升官,林家唯玉姨娘一人而已。
玉錦兮送來的扇子勝在稀罕有趣,玉錦芳在給正室夫人請安的時候就帶上了,好巧不巧地被林大人看了個正著。
林大人是個有見識的,立刻看出這把扇子的蹊蹺來,一問才知道,敢情那張死亡名單上的人,有一個突然變成了活人。
于是,林大人就破天荒地在尋常日子進了玉錦芳的院子,知道了玉錦兮的事情。玉錦芳只知道弟弟去的地方挺多,還拿了一個荷包出來,里頭是各式的各國貨幣。她一個都不認識,林大人雖然不認識,卻知道這不是一個地方的,便拿一整套頭面外加幾匹蜀錦,把這荷包硬幣換走了。
玉錦芳很想告訴他,這是自家弟弟送給她打發(fā)時間玩兒的。你那頭面蜀錦什么的,我不稀罕啊。
可惜,她沒那個膽子。
她的陪嫁丫頭柳梅就出了個主意,再去管六少爺要一份不就得了?
玉錦芳有些不好意思,怎么說?。侩y道說原本的那一份丟了?
柳梅快言快語:“哎呦我的好姨娘,您就實話實說好了。您可不能再這樣了,要不是拿了那把羽毛扇子出去,大人怎么會來咱們院子?”
玉錦芳感激地握住了她的手:“幸虧有你給我出著主意,好,就依你的主意辦?!?p> 錢夫人就接到了稟告,說玉姨娘想派人回趟玉家。錢夫人不耐煩地道:“就顯擺她有撐腰的是吧?跟她說,老爺如今正忙著,讓她給我安分些。”
老爺忙和她派人回娘家有什么關系?玉錦芳眼淚汪汪地在屋里掉了半宿的眼淚,誰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到了第二天,前頭有人來稟告,說玉家來人了。
來的還不是一般的人,是那個死而復生的傳奇人士玉六少爺。
林德田會算計,既然有一個現成的小妾可以拿來拉進關系,自然是要用上的。這些商戶最是精明不過,不見兔子不撒鷹,若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到手,根本掏不出幾句實話來。
林大人就讓衙役把玉錦兮請到了家里,想著年輕人總好對付一些,便特地讓衙役暗示,只請玉錦兮一人,打的旗號是玉錦芳想見見家里的人。
玉鑫豐也不愿意去見林大人,這個知府大人雖說是護佑了玉家一二,可也是拿真金白銀換來的,并沒有因為玉家給了一個閨女就格外多看重玉家一眼,這筆買賣做的有些虧。
兩邊就這么極有默契地定下了來訪的客人,只是他們都不知道,他們挑的這個軟柿子可不是真正的軟柿子,而是一個腹黑的爛柿子。毛手毛腳地一口咬下去,品不到美味多汁不說,還會吃個大虧鬧壞了肚子。
玉錦兮先趁黑跑到林大人的府里轉悠了一圈,尤其是考察了一番玉錦芳的生存環(huán)境,順便認了認人,這才定下了第二天見面的基調和上門應該帶的禮品。
她是空手上門的。
不是衙役來送的信嗎?那就是公事嘛!她直接就去了知府衙門,把林大人憋屈得不成。在衙門里能談什么???這里人多眼雜的,要是不小心泄露了風聲出去,那他怎么從中謀利啊?
林大人只好東拉西扯地說了半天閑話,非要把她拽家里去不可。
玉錦兮靦腆地笑:“小民也沒準備禮物,不好登門拜訪的?!?p> “哎呀,又不是外人,講究那些虛禮作甚?你姐姐在我耳朵邊說了好幾天了,也不知道你出門多年,如今變成了什么樣子。再不把你帶家里去讓她瞧瞧,我這兒都不得清閑了?!?p> 說的跟真的沒區(qū)別,玉錦兮就感激涕零地回憶了一番在家時候,玉錦芳這個姐姐是如何關心自己的。
隨便瞎說幾個例子罷了,反正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都不信。
林大人特地在家里景致最好的一處軒亭招待玉錦兮,四周都上了窗板,只留出一處空著,正對著一株含苞待放的早梅。
玉錦兮便贊了一句:“好景致。”
林大人自得地道:“前頭還對著一池荷塘,夏日去了窗板,綠蔭遮蟬鳴,清風送荷香。甚是雅致?!?p> 玉錦兮便又贊了一句:“好句子。”
林大人被這兩記馬屁拍得甚是舒服,哈哈大笑道:“坐,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p> 對著旁邊伺候的丫頭道:“去,把玉姨娘請來,也讓她見見娘家兄弟?!?p> 若不是昨天晚上剛見過對燈垂淚獨守空房的玉錦芳,玉錦兮還真以為她姐姐在知府這兒是個得寵有臉面的。
她倒不是為了玉錦芳討公道來的,不過既然頭頂上都戳著個玉字,總不好讓人以為可以白白地占了他玉家便宜的同時,還得讓玉家感恩戴德。
林德田是個沉得住氣的,一直到玉錦芳來了,姐弟兩個上演了一番骨肉情深之后,這才慢慢地導入正題。
“小六這么多年著實辛苦,說是去了不少地方?”瞧瞧這稱呼,跟她的正牌姐夫似的,也不知道錢夫人聽了這稱呼之后會有何感想。
玉錦兮跟他打太極:“還好,也沒去多少地方,隨意走走而已?!?p> 林德田心中暗罵小狐貍,面上卻不顯,還哈哈大笑地指著她道:“你個不老實的,還想蒙我?你姐姐那兒可是有你送來的各國貨幣,我這數了半天,也沒數明白到底是哪些地方的。你姐姐也甚是感興趣,跟我們說說,我們是一個也不認得?!?p> 便有小廝端上一個茶盤來,上面端端正正放了一個荷包,正是玉家拿來送禮的典型款式。
玉錦兮笑了笑:“這是小弟送給姐姐拿來玩兒的,姐姐可喜歡?”
玉錦芳只能說喜歡,的確也是喜歡。
玉錦兮便挽起了袖子:“好,那小弟便給大人和姐姐說說?!?p> 荷包打開,行舟和綠水真實在,十幾個國家的硬幣一個都不少。得虧她長了個心眼,所有的金幣都沒往外拿,要不然真的是虧死了。
她一個一個地拿起來說,說一個便按國度擺一摞,還是按從近到遠的國家順序排的。等她說完,從交趾到暹羅再到天方最后到歐羅巴,十幾個國家的風土人情便說的差不多了,有的還附帶著小故事。
比如說歐羅巴的尼德蘭,她就說從那里帶了幾個種球來,名曰郁金香,等到了春天栽到花盆里給姐姐送來欣賞。
說到羅馬,便說在那里找到了比較稀罕的一樣莊稼叫玉米,旱地即可栽種,只是可惜家里囿于商戶的身份不能購買田地,也就沒多帶,準備過年的時候炒了給家里的孩子當個零嘴兒。
對了,羅馬還有一樣東西叫土豆,這可是好東西,又能當菜又能當飯,還不挑地力,山地里開出荒來,頭一年就能有畝產上千斤。還是可惜,咱們家是個商戶不能買地,小弟我也沒多帶,準備過年的時候炒了給家里添個菜,油炸了蘸了甜醬也很好吃,家里的侄兒侄女定然喜歡。
嗯,說到土豆呢,還有一樣好東西,叫地瓜。這個和土豆一樣,比土豆還要好些,能和麥子輪種,畝產上千斤不說,味道還好,甜!這個不用多費事,直接扔在灶灰里就行,烤軟了剝去外頭一層硬皮,哎呦那叫一個香甜。姐姐你屋里有炭盆不?明兒小弟給你送兩塊來,你放在炭盆里埋著,等摸摸軟了,就能吃了。保證你吃了這塊要那塊。就是可惜咱家買不了地,那玩意兒還放不住,要不就是個長久的吃食了。
哎呦,小弟我也是胡說八道,我自己也沒種過,全是聽人家當地人說怎么種的。沒準兒給了我地,我也種不出來不是?所以我就沒多帶,也就是這兩天實在忙得不行,要不早就吃完了。
她說玉米的時候,林德田還沒覺出什么,只是稍微有些可惜。等她說到畝產上千斤的土豆時,眼睛就亮了。再等她說到味道香甜的地瓜時,就再也坐不住了。
“不就是買地嗎?你還缺那幾個錢不成?”林大人佯怒道。
玉錦兮苦笑:“大人說笑了,玉家是不缺買地的錢,可是缺買地的身份啊。朝廷不是有令,商戶不能買地嗎?”
林德田反駁:“你家大伯不是監(jiān)生嗎?”好像還不止玉鑫豐一個呢。
玉錦兮皮笑肉不笑:“大人也說了,那是我家大伯,可不是我和姐姐這一房?!?p> 林德田明白了,自家小妾的爹好像是個庶出的,玉老太爺壓根兒就沒給他捐錢買監(jiān)生的名額,的確還是個商戶來著。
那要不給玉三老爺弄個監(jiān)生當當?不過就是他大筆一揮的事兒,少要些銀子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