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我必犯人
兩位御史鎩羽而歸,郭明興正暗自高興宣傳玉萃齋的目的達到了,誰知道御史丙出列,還是參他們家的。
就連光熹帝都皺了眉頭,這群御史沒完沒了了是吧?
御史丙言之鑿鑿:“啟稟陛下,臣參樂怡大長公主私宰耕?!边@位也是個口才好的,巴拉巴拉把昨天婚宴上以牛肉為食材的菜色說了一遍,到最后得出結論,這么大的用肉量,最少也得殺兩頭耕牛才夠!
你家是宰牛的吧?怎么連牛身上哪塊肉適合做什么菜都這么清楚?!
郭明興一點兒也不怕這個,嘲笑道:“竟不知督察院這位大人對牛如此熟悉,莫非是庖丁出身?”
御史丙涵養(yǎng)功夫十分到家,根本不理他的茬兒,而是繼續(xù)道:“臣已問過上林苑,并無肉牛賣與大長公主府。順天府處亦有老弱牛屠殺記錄,去向均清楚,樂怡大長公主府并未采購。因此,昨日婚宴之上的牛肉,只能是私下屠宰耕牛而來。”
敏國公的心又懸了起來,上林苑?順天府?這是沖著郭明興來的!
郭明興冷笑道:“這位御史大人不去當個捕快著實可惜,竟是對京城每塊牛肉的去向都調查得清楚明白。只是倒讓你失望了,這兩頭牛也是玉萃齋提供的,不是耕牛,而是肉牛。不是上林苑的肉牛,而是自沃難關繳獲的韃子肉牛。臣弟和玉錦兮分得幾頭,便將其運了來飼養(yǎng)。這兩頭因為是公的,昨日便成了各位的口中食?!?p> 掃了一眼告狀的御史甲乙丙,搖頭道:“若是我記得不錯,昨日三位大人可沒少吃?!?p> 這幾位官職不高,都是在外頭吃大桌的份兒。聽郭明興這么一說,臉微微一紅,倒還知道些羞愧。
當御史的最在意名聲,吃了人家的宴席還反過來告人家的狀,的確是下作了些。
郭明興見好就收,御史這種人雖然討厭,偏偏你還拿他沒辦法,人家就是干這個的,有風聞奏事的權利。
就這幾位還是比較敬業(yè)的,拿的都是真憑實證,只是沒想到他家早有對策而已。
若是換了別家,早就讓他們告成這刁狀了。
不過嘛,御史這把刀,對方能使,自己便也能使。
榮世廣白忙了一場,心中不快。散了大朝會也沒回戶部,而是去了順天府衙。利用婚宴做文章怕是不成了,還有什么事情可以利用一二呢?
他這邊還沒有想出招數(shù)來,就聽說上林苑的監(jiān)正項家豪被上了折子參了。
項家豪?糟糕!
榮世廣急匆匆地去了魏相府。
魏相正沉著臉在書房里坐著,見他來了之后只淡淡地說了一聲坐。
書房里人不少,都是魏相的門生,也是這個圈子里的核心人物。
榮世廣坐下,聽魏相問吏部侍郎邊程鵬:“上林苑除了項家豪,還有誰可用?”
邊程鵬皺眉道:“項家豪職位最高,其余的都是典署署丞之流,怕是不頂事?!?p> “左監(jiān)正伍人華呢?”
“伍人華是陛下潛邸時的老人兒,對陛下忠心耿耿,跟咱們向來無來往?!?p> “上林苑這一塊兒不能有失,項家豪是不成了,那就推一個咱們的人上去。”
“是,屬下這就去辦?!?p> 魏相轉頭又對榮世廣道:“鄭相已經表態(tài),戶部尚書這個位子他是要讓出來的,我會在內閣之中舉薦你。但在玉米等作物上你讓郭明興占了先機,這些日子你也要仔細些。好在你是兩榜進士出身,總比他那個靠恩蔭入仕的有底氣?!?p> 榮世廣恭敬地謝過恩師提攜,又和眾人一起聽了魏相各種吩咐,便各自散去。
魏相當了多年的首輔,早已養(yǎng)成了獨斷專行的性子,他們這些門生從來只有聽命的份兒,能如邊程鵬那般有來有往地說上幾句,已是天大的面子了。
榮世廣一路思索著回了家,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他是一定要拿到手的,他的目標可是入閣。
能有資格跟他競爭的人不多,郭明興其實算是里頭不太有競爭力的那一個。顯赫的出身給了他高于一般人的起點,卻也限制了他的仕途之路。一般來講,像他那樣靠恩蔭入仕的官員,正三品就是個頭兒了。
可誰知道人家運氣不是一般的好,上頭有爹娘罩著,下頭兒子也出息,最重要的是旁邊還有友人相助。
戶部的試驗田里,冬小麥剛剛種下。郭明興恨不得長在地里,就連他親兄弟成親這么大的事情,也不過只請了當天一天假。
榮世廣有些后悔,早知道新作物這般高產,他就應該在一開始就介入的。
可是那時候誰也不知道新作物能有這么高的產量?。舨恳郧坝植皇菦]有種過從異邦傳來的新作物,哪一種不是耗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弄清楚其習性的?
偏偏郭明興運氣這么好,頭一年就成功了。他一個勛貴子弟,哪里知道莊稼怎么種?還不是那個叫玉錦兮的功勞!
榮世廣閉上眼睛,細細地回憶自己印象里的玉錦兮。看著挺瘦小柔弱的一個人,模樣長得不錯,還帶著一絲陰柔之氣。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個有本事的,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
唉,可偏偏就是這么個不起眼的人,幫助郭明興在戶部站穩(wěn)了腳跟不說,還隱隱有與他抗衡之勢。
幸虧把他弄到上林苑去了,等等,上林苑?!
榮世廣猛地站起來,忘了是在行進的車里,咚的一聲撞上了車廂。
外頭就有人問:“大人您沒事兒吧?”
榮世廣揉著生疼生疼的腦袋,強忍著回了一句沒事兒,坐下繼續(xù)思考。
那個玉錦兮去的就是蕃育署,項家豪在蕃育署都待了多少年了啊,一直太平無事。怎么他一去,就被人翻出貪墨的事實來了呢?
那個玉錦兮可是在沃難關立了軍功回來的!榮世廣敲敲車廂:“掉頭回魏相府!”
車夫十分忠誠地執(zhí)行了他的命令,只是魏相府的門房見他去而復返,十分訝異地問了一句:“榮大人這是落下要緊東西了?”
榮世廣搪塞了一句,腳下生風地往魏相的書房去了。門房早就在看到他的時候派人進去通報,好在魏相還沒休息,直接就在書房里接見了他。
榮世廣也顧不得寒暄,直接道:“恩師,學生想起一人來。那個玉錦兮可是從沃難關立了軍功回來的,恩師還記得他是立的什么軍功么?”
都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魏相還真不太記得了,不過這個好說,吏部有檔案,查一查就是。
魏相是個老狐貍,一聽他的話就懂了:“你是說,項家豪落馬一事,與他有關聯(lián)?”
榮世廣道:“學生也只是猜測,我恍惚記得玉錦兮在沃難關是給大軍提供了韃子的詳細情報,這才讓我軍及時作出對策的。若他擅于搜羅信息,那項家豪落馬也就不冤了?!?p> 魏相當機立斷:“明天我會讓人查一查,若此人真的有這個本事,那咱們的人選就要好好考慮一二了?!?p> 到了第二天,魏相一大早就派人去了吏部,邊程鵬聽了來人傳達的話后,親自把玉錦兮的履歷找了出來。
雖只有寥寥數(shù)語,但對邊程鵬這樣的官員來說足夠了。果然,此人竟然是個極會搜集情報的,而且特別擅長糧草運輸!
怪不得!
邊程鵬急匆匆去找魏相了,這樣的人是絕對不能與之為敵的!
不過,好像已經晚了。
魏相沉吟片刻:“那就避開蕃育署,此人像是個好陶朱之道的,在蕃育署也待不了多久。等過一陣子把他調走,再說蕃育署的事情?!?p> 聽著好像有些窩囊,可在還沒有調查清楚對方的實力之前,這是明智之舉。魏相浸淫官場多年,從來不會輕視一個對手,否則他也不會在和光熹帝有巨大分歧的前提下依舊盤踞首輔之位多年了。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以前沒有注意到玉錦兮的真正實力,如今既然已經意識到此人的能量,還是要謹慎行事才好。
于是,玉錦兮就在過幾天之后得到了一個令她十分滿意的消息,新上任的右監(jiān)正沒有來蕃育署坐鎮(zhèn)。更準確地說,是兩位監(jiān)正和兩位監(jiān)副一改過去各鎮(zhèn)一署的作風,都聚集于坐落在南苑的上林苑監(jiān)衙門去了。
這樣才對嘛,你一個上級官衙的官員跑到下級官衙來坐鎮(zhèn),還讓下頭人怎么干活兒啊?
玉錦兮滿意地看著柴鳳昌十分上道地把光祿寺的采購單子送了過來,前兩天她暗示了對方幾句,對方是個很會看人下菜碟的,立刻表達了自己一定會在典署大人的指揮下努力干活兒還不添亂的決心。
看在他這么識時務的份兒上,玉錦兮不介意留下他幾天,若是不聽話再弄走就是了,反正對方的把柄在她手上,她還比他高了兩級。
官大一級壓死人,蕃育署從此就是她玉錦兮說了算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玉錦兮燒的第一把火就是把損耗從五成降到了兩成,并且對全體成員承諾,所有的外快按人頭平均分配,跟官職大小無關。
小吏們剛開始有些抵觸,可里頭有會算賬的,很快就把其中的賬算明白了,沖著身邊滿身怨氣的同僚嘀咕了幾句,同僚的怨氣立刻就煙消云散了。
等拿了分紅在手,不但沒有了一絲抱怨,反而對這個上任不久的典署大人感激涕零了起來,這么一改,看著損耗少了不假,可分到自己手里的銀錢,卻是實實在在地多了不少。
大家都不是傻子,立刻就知道以前的損耗被項家豪貪了多少。那可是大家伙兒的錢!
當下,就連以前跟項家豪走得近的幾個小吏,都不說什么了。
其實還是有人不高興的,那就是柴鳳昌。因為這樣一來,他的收入就少了。
可他不敢說出來,玉錦兮那里還有他的小黑賬呢。
玉錦兮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她燒的第二把火就是劃定了一部分無人要的荒地,把這些荒地上的出產定為了蕃育署衙門的經費。
這樣的荒地其實也不少,因為在前朝,蕃育署整塊土地都是一片沙漠,上面只長著寥寥幾種沙漠植物。還是大月朝建立之后,覺得京畿之地空著這么一片地太可惜,這才從其它地方移民過來,想了許多法子,經過好幾代人的努力,這才勉強能讓這片沙漠重新恢復了生機。
這也是為什么蕃育署的老百姓日子不好過的原因,從沙漠改回來的土地,能種的東西太少了。
這事兒卻難不倒玉錦兮。最早分在她名下的那一百畝沙地,被她種上了蘿卜,如今長勢十分喜人,已經是一片綠油油了。
有河泥作為肥料保障,蘿卜苗長得十分茁壯。玉錦兮把小吏們拉到了這片地里,做了示范之后,大家就一人兩趟,把多余的蘿卜苗給撥出來了。
蘿卜苗多嫩啊,玉錦兮大手一揮,把這些蘿卜苗送到了飯?zhí)?,加了剁碎了的雞肉,蒸出香噴噴的幾鍋大包子來,把那些小吏們歡喜壞了。典署大人說了,以后田里的出產就是大家伙兒的了,吃不了可以拿回家。
雖然第一次不過就是幾個肉包子,可以后就說不準會有什么啦!大人說了,靠小河的那一片,可以種梨樹。梨樹苗他來找,明年開春就能種上。以后結了果子,還是大家伙兒的。
在頭兩把火的基礎上,第三把火燒得格外順利。玉錦兮翻了翻花名冊,發(fā)現(xiàn)了好幾個長久不來但還占著位子的家伙,而且還一文錢都不少分的那種。不用說了,這定是關系戶了。
玉錦兮才不管那個,我管你是誰家的親戚,不來干活兒就想吃白飯,門兒都沒有!
她就又公布了一個規(guī)定,不管你的名字在沒在花名冊上,分紅的時候,一律按到場的人算。
什么?你說萬一干活兒的時候人不在,分紅的時候跑過來???呵呵,考勤這件事情了解一下。
不但如此,玉錦兮還把署里的事務進行了分工負責制,這件事情是由哪幾個人做的,分紅的時候就單獨拿出一部分來,由這幾個人平分。
得了,這回想偷懶的也沒法兒偷懶了,勤快的卻高興壞了,一時之間,蕃育署的小吏們突然個個變成了能吏干吏,多干活兒多賺錢??!
柴鳳昌張大了嘴巴,目瞪口呆地看著蕃育署的風氣在短短兩天內就煥然一新,不由感嘆:項大人走得真好?。?
唯兒時多夢故
過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