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廟前論理
李世民揮散腦海中的念頭,讓自己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飯食上。
這些東西,對現(xiàn)在的自己來說還是太過遙遠,多想無益。
不說背后的隱秘,就是這繼任人皇也不是這么簡單的。
現(xiàn)在雖然有伏羲人皇看好,但是說白了,也就是有那么一個機會而已。
等袁守城回來,帶回來肯定不止是有諸位人皇的饋贈,還有一系列的挑戰(zhàn)和考驗。
人族的人皇之位,哪怕伏羲人皇也不可能一語而決。
不過既然自己決定去繼承人皇的位子,自然也不會懼怕。一個沒有經(jīng)歷過風浪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有能力引領人族。
將長孫遞過來的粥,幾口喝了個干凈,見長孫已經(jīng)吃的差不多,草草吃了幾口,一行人便離開了酒樓。
不得不說,長安城的酒樓價格還真是貴。
李世民自然是不清楚價格的,只是卻看到了王德臉上肉痛的神色。
說來也是尷尬,帝后出宮,兩人居然沒有一人想起來要帶些銀子。路上的一應花費都是王德這個總管太監(jiān)自掏的腰包。
看著王德心疼的五官皺成一團,李世民沒好氣的從后面輕踹了他一腳,
摸著鼻子,瞇著眼睛,有點尷尬的笑罵道:“你這奴才,我平日里是虧待你了,還是怎么著,這么點銀錢也值得你這副作態(tài),等回了宮……府中,你花了多少,再雙倍去領了賞錢就是?!?p> 被踹的王德,揉了揉屁股,也不生氣,聽了李世民的話臉上更是喜笑顏開,趕緊謝恩,臉上的笑容活像一朵老菊花。
“哎呦,謝老爺賞!”
“行了,行了,看你那笑的,也至于。趕緊去安排轎子,咱們?nèi)デ帻埶??!?p> 這慈恩寺乃是長安城中的香火最盛的寺廟,之前百騎司的秘密奏折上說,唐玄奘五日之前,跟隨的他的師傅法悟禪師來到了長安如今就在這座寺內(nèi)居住。
今日出宮,不過大半天時間,卻是一波三折??墒堑筋^來,出宮前說好的確定法師人選的事情這才剛要去辦。
李世民坐在轎子內(nèi)閉目養(yǎng)神,雖然只是半天,可是諸多事情著實是消耗心神。才歇息不過兩三炷香的時間,轎子便莫名其妙停了下來。
“王德,怎么停了?”李世民向轎外問道。
“老爺,咱們已經(jīng)距離慈恩寺不遠了,這慈恩寺是著名的廟宇,許多僧人都在此辯論佛理,又吸引了許多游人前來。前面路口都被堵住了?!蓖醯麓鸬?。
他畢竟是李世民的貼身太監(jiān),自然是了解李世民,既然微服私訪,那陛下肯定不希望大張旗鼓,惹人耳目。不然大可以讓侍衛(wèi)們到前方驅(qū)趕。
果然,聽了王德的話,李世民揉了揉眉心,緩了緩神,便開口道:“既然如此,那便步行過去吧。你去問問夫人身子可勞累,若是勞累就讓她在此休息,你隨我去廟中就好。”
打發(fā)王德去傳話,李世民就掀開厚重的轎簾走了出來。一走出來,原本在轎子中聽到的嘈雜之聲瞬間放大了幾倍。
此時正是金秋時節(jié),慈恩寺中,菊花盛開美不勝收,再加上諸多僧人辯論,游人比平時不知增加了幾倍。
街上游人如穿花蝴蝶一般往來不斷,有青衣打扮的士子,有布衣裝束的百姓,有衣著光鮮的富家小姐,也有身上打著補丁的販夫走卒。
正在李世民觀察四周之時,卻聽到了一則有意思的消息。
“聽說了嗎,天楊師傅和法悟長老兩位法師今日就要在慈恩寺前辯佛論理!”
“真的啊?嘿!今天算是來著了。”
“這兩個人是誰???他們辯理怎么了?現(xiàn)在長安不是有好多和尚辯理嗎?”旁邊有人不解問道。
“你連這兩位都不知道!天楊師傅乃是北方著名的行腳僧人,閱覽山河無數(shù),四處弘揚佛法,雖然并不屬于哪一座固定寺廟,但佛法卻是極其高深。
至于法悟禪師,那也是一點也不比天楊師傅的名聲差,他可是金山寺的主持。這金山寺可是江南的佛教圣地!自東晉時期興建,距今已經(jīng)幾百年了!
很多人都預測,這水陸法會的法師呀,估計就是這兩位師傅中的一個!”先前說話的人解釋道。
“天楊法師?有些耳熟啊。”李世民疑惑道。
李世民之前在奏折中就有看過這個名字,當時便覺得有些眼熟,現(xiàn)在聽到旁邊的人說起,這種熟悉的感覺愈發(fā)的強烈了。
正在思索中,長孫已經(jīng)走到了他面前。
長孫先前在酒樓等候時,已經(jīng)休息了不短的時間,更何況,出來一天,還沒有見到丈夫之前說的已經(jīng)選定的法師,心中也是好奇。聽到王德的傳話,便直接下了轎子。
“老爺,你心儀的法師便是這兩位師傅中的一位嗎?”長孫好奇問道,顯然也是聽到了旁邊人說的話。
李世民看她好奇,賣了個關子,笑道:“和這其中一人有些關聯(lián),卻并非他們兩個,到時候你見了就知道了,保準讓你大吃一驚。
說完話,兩人就向慈恩寺的方向走去。
這一路上,越到里面,人群越是擁擠,每一個路口都有著或白衣或黃衣的僧人坐而論理。
能到這里論理的僧人無不是辯倒了多人的,個個口若懸河,引經(jīng)據(jù)典,十句話中有八句是晦澀難懂的經(jīng)文奧義。
不過卻不影響周圍人群時不時的叫好。
畢竟絕大多數(shù)人,也就是湊個熱鬧,看哪方臉色難看,自然就知道哪方陷入劣勢,跟著落井下石,發(fā)出幾聲意義不明的奚落,就足以開心。
在幾名侍衛(wèi)的一路護衛(wèi)之下,兩人沒多費力,就穿過了重重人群,走到了慈恩寺門前。
這慈恩寺廟門前廣場上此時正被里三層外三層的游人圍了個水泄不通。
正直九月,廟門前兩側(cè)的桂樹,菊花,競相開放。隨著秋風吹拂,陣陣花香縈繞在人們的鼻尖。被風吹散的花瓣散落在人們身上,也散落在廟前,把地面鋪成一片金黃。
兩個頭頂戒疤,腦門光亮,須發(fā)潔白的僧人正在廟門前相對而坐。一人莊嚴寶相,面色白凈。一人粗獷嚴肅,面色滄桑。
正是法悟禪師和天楊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