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思?xì)w
齊諧對他們的驚訝也不以為意。
也許燒烤這個概念他們沒接觸過,但像這種稍稍新奇一點的東西,總不至于被他們認(rèn)為是毒水猛獸。
他們最多會覺得齊諧的想法有些天馬行空罷了。
很快,兩個人的興趣點從“吃”轉(zhuǎn)移到了“烤”上。
他們注意到,齊諧在燒烤一陣后,會用手中的小瓷瓶往烤肉上撒一些調(diào)味料。
這讓烤肉的香味直接飆升了一個等級。
他們有樣學(xué)樣,不一會兒的工夫便找到了燒烤的訣竅。
平端多了兩個幫手,齊諧自然樂得自顧自吃喝。
像這樣一邊吃著燒烤一邊喝酒,已經(jīng)是多少年的往事了啊。
自從參加工作,自從立志買房,齊諧基本便告別了早年的逍遙日子。
現(xiàn)在想想,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不過現(xiàn)在說什么都有些晚了。
可惜手中的酒不是啤酒啊。
齊諧不無遺憾地想著。
一時之間,他有些愣住了。
來這兒這么久,他很少會“懷念”前世的飲食。
哪怕在土地廟村時候吃得有多樸素,最多也只是吐槽幾句而已。
反倒是現(xiàn)在,自己為了一口吃的,居然會下了如此多的成本的工夫……
是自己墮落了嗎?
還是說,自己如今越來越回歸到“人”的本性上了?
很快齊諧便把這個想法放下。
據(jù)說啤酒的釀造工藝并不復(fù)雜,可齊諧依舊沒有半分要研究這個的沖動。
這種在后世能夠風(fēng)靡全球的酒水飲料,放在這個朝代,就算是真的鼓搗出來了,也注定是一個自娛自樂的東西。
古代人,誰會喝那種一股怪味的“酒”啊。
別說是酒,就算是茶葉,這個時代也還是少之又少呢。
……
劉伯欽是個軍漢,齊諧算是半個書生,而楊嘉賓雖然家學(xué)淵源,但行走坐臥頗有幾分魏晉遺風(fēng)。
所以酒喝至酣處,三人都是一手端酒碗,一手捏竹簽,東歪西倒地坐在蒲團(tuán)上。
互相讓了幾輪酒,劉伯欽微微一嘆。
楊嘉賓立即問道:“劉兄可是有什么心事?”
劉伯欽笑著說道:“倒也算是一件喜事。某過段時日便要回鄉(xiāng)了?!?p> 齊諧一愣。
回家?
回兩界山嗎?
想到劉伯欽所說的那個某只猴子,一時間,齊諧隱隱浮現(xiàn)出來的酒意消逝了大半。
愣了片刻,齊諧立即在碗中添滿酒:“這自然是喜事,當(dāng)浮一大白?!?p> 楊嘉賓身份畢竟不同,想的自然也多了些:“劉兄可是打算解甲歸田了?”
劉伯欽嘆一口氣:“也算是吧。不過圣人相招,還是要立馬回來的?!?p> 圣人……
齊諧聽著這個有些別扭的稱呼,心里在想著,劉伯欽所說的“圣人”,指的應(yīng)該是李世民吧。
齊諧早在記憶中便知曉,此時所謂的“圣人”,不是后世尊崇的那位至圣先師,而是皇帝身邊的親近之人對皇帝的稱呼。
能夠稱呼皇帝為“圣人”的,只有兩種人。
一種是當(dāng)今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另外一種便是天子近人。
劉伯欽肯定不是朝堂諸公,那么肯定是皇帝的身邊人了。
這家伙是個宦官?!
齊諧下意識地看了看劉伯欽那滿臉的絡(luò)腮胡。這難道是為了掩人耳目特意沾上的假胡子?
看起來不像啊。
如果不是太監(jiān),那么必然是皇城里某一個衛(wèi)所的將軍了。
能夠隨時被皇帝傳召,說明這劉伯欽是“簡在帝心”啊。
“那首先恭喜劉兄榮歸故里、衣錦還鄉(xiāng)?!睏罴钨e說完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接著又滿上一晚,“但愿劉兄再次回長安,咱們還能再像今天這么痛飲一宿!”
一時間,這話說得豪氣干云,連齊諧也跟著干了一碗酒。
不得不說,楊嘉賓在酒桌上,還真是個人才。
剛才那話說得,水準(zhǔn)不是一般的高。
齊諧細(xì)細(xì)咀嚼,也只品出其中的三層含義來。
……
又是一陣觥籌交錯,楊嘉賓酒喝得便有些多了。
話腳也逐漸密了起來。
“劉兄跟齊兄,我是一見如故……”
“在家被囚禁了三個月,出來以后天下居然變了……嘿嘿……”
“齊兄、劉兄,今日的皇榜之事你們可是知道了……”
楊嘉賓越說越有些過。
此時不比后世,哪怕是關(guān)在家里跟朋友喝酒,也是不能隨便說話的。
除非能保證當(dāng)時自己說話不會被別人聽到,否則便是妄議朝政,往大里說,是可能會掉腦袋的。
齊諧連忙呵斥:“楊兄你喝多了!”
他自然不怕“掉腦袋”,可楊嘉賓的身后是一整個的楊家。
要是真有什么人在暗中找楊家的麻煩,楊嘉賓方才的一番話,落到有心人的耳中,便是天大的罪過。
尤其是,楊嘉賓的旁邊,除了自己以外,還有一個劉伯欽。
雖然齊諧對劉伯欽的人品還是有信心的,但是這段時期、這件事都實在是太敏感了。
無論楊嘉賓今天在說什么,劉伯欽應(yīng)該都不會走漏風(fēng)聲。
可萬一隔墻有耳,那么今天的簍子可就捅大了。
齊諧不怕他們見識自己的饕餮劍,甚至也不怕被別人惦記上。
可楊嘉賓說的,可是要抄家滅族的大麻煩。
楊嘉賓被齊諧這一聲喝罵,震得稍稍清醒了些。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笑笑:“沒事!這里沒有外人。是不是啊劉兄?”
劉伯欽笑笑,默默點頭。
齊諧把劉伯欽的表情看在眼里。
劉伯欽對自己的事都是三緘其口,除了家鄉(xiāng)里的一些往事,在長安城里做的事情卻是絲毫沒有透漏。
不過齊諧多少還是猜出對方的立場。
劉伯欽應(yīng)該是李世民的人。
因為楊嘉賓在說起前段時間的“玄武門事變”的時候,劉伯欽眼中流露出的不是恐懼或者憤怒。
而是羞愧。
盡管劉伯欽有所掩飾,但是那微微抖動的眼皮,還是讓齊諧瞧出了蛛絲馬跡。
也難怪劉伯欽方才會說,“圣人相招,還會回來”。
既然參與過“玄武門事變”,至少說明了劉伯欽是秦王一系的核心人物。
甚至,有可能劉伯欽根本就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