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十五奎巷的夜宵
快要除夕的夜里,吳山腳下十五奎巷,余立海坐在居民樓下的飯桌上。
余立海正招待大哥生意上的幾個哥們,桌下自家的旺財正趴在不知哪來的博美身上聳動。
余立海心里吐槽,這幾個山東大漢可太TM能喝了,從樓外樓出來,頂著西湖邊呼呼的冷風(fēng)還在嚷嚷沒喝過癮。
這過年前,大半夜的也找不到合適的地兒了啊,幾個大男人去KTV都火爆到?jīng)]有包廂,都快過年了,里面全是學(xué)生仔在瘋。
只能拉到自家樓下續(xù)攤,邊上全是各種賣吃的小店,街邊招待所也有的是,到時候把人往里一丟,自己爬樓到家就完事了。
往桌子上碼了點吳山烤雞、鹵牛肉和醬鴨、還有永不缺席花生米,右邊凳子上放著一個不銹鋼鍋,熱著開封的瓶裝黃酒,齊活了。
一個姓鄒的哥們坐右邊豪爽地大笑:“大力,你,你酒量可以啊,比你哥強多~~~了?!?p> 余立海也已經(jīng)喝得滿臉通紅了,但是毫不妨礙他吹牛皮。
左手搭在醉倒的大哥肩膀:“鄒總,不是我夸??诎?,我們家老爺子的酒量全都傳給我了?!?p> 說著又自豪地看了一眼對面的倆暈乎乎的哥們,有個連皮帽子都歪了。
“你們是不知道啊,我祖上可是開大藥莊的,有的是漲酒量的藥方,我們剛經(jīng)過的那個胡雪巖故居看見沒,我祖爺爺是和人家一起開藥店噠,胡慶余堂知道吧,胡家慶家余家合開的,以前我們祖上就有一份?!?p> 第一次來杭州的鄒總被唬地一愣一愣的,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臥槽,你們這真是祖上就做生意的啦,來來來,哥們,你這朋友我交定了,我們再喝一杯!”
樓頂上,西湖邊的煙花放的更絢爛了~~~
余立海費力把工具人大哥扔進次臥的床上,爬樓累的要死,在餐桌上歇了口氣,拿起放涼白開的大茶壺就往嘴里灌。
看了眼墻上從大哥辦公室順來的日歷,2003年的1月底了。
呆了一下才想到,從1980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穿越過來23年了。
這一世父母走得早,老父親在病床上把家產(chǎn)分成了兩份,家里的紡織工廠和小房子給了大哥余立江,老房子和商鋪還有一點現(xiàn)金分給了自己,自己利用一直帶著的會計知識,一個月偶爾去一下,替大哥打理一下賬冊報報稅,每月領(lǐng)點工資薅薅他的羊毛。
唯一的商鋪一直低價租給吳家開著吳山居,現(xiàn)在好像就是比自己大三歲的吳邪大哥管著,房租從老父親那輩就號稱從未漲價,換來的是兩家長久的交情,大哥的膽布生意遇到不好解決的江湖事情,就請吳家二叔出面做中人。
撓了撓頭,這幾年也就靠著模糊記憶,在杭州慶春路證券所炒股,賺了0.3個小意思之后趕緊賣掉了股票,太刺激了,一不小心就破產(chǎn),這玩意風(fēng)險太大了,有大心臟也沒用。
從前年開始就老老實實把錢分成了幾部分,一部分買了國債和低風(fēng)險理財產(chǎn)品,一部分的換成茅臺股票長期持有。
一部分在望江門買了幾套小兩居出租,平時就靠這個當(dāng)生活費。算是一邊收租一邊等著以后拆遷。其他賺錢的方式可能也有,但是對自己來講,這些已經(jīng)夠用了,花大精力不值得。
每天去錢塘江大橋上釣魚,自帶遮陽傘和椅子,還可以順便看看古籍。
這叫嘛啊,這叫史海鉤沉。
順便看看古籍中關(guān)于長生啊,還有新出爐的古墓格局之類的考古圖冊啊。
話說我這波瀾壯闊的一生啥時候才開始啊,有錢人的生活真是枯燥無味~~~
一晚上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的旺財竄了進來,這老狗吐著舌頭,似乎很累地跑到大陽臺的狗窩里趴著,端了盆水給它都沒理。
終于知道回家了,算了,它自己知道去衛(wèi)生間喝水,不管它。
余立海接著盤算自己的興趣愛好,發(fā)誓這輩子一定要精彩地好好過。
特別是啥神秘力量啊,長生不老藥啊,不知道能不能讓吳大哥帶挈著去哪好山好水里,好好摸一摸,模糊記得應(yīng)該就是這幾年啊,咋啥事都沒有。
要實在不行端點禮物去看看吳三叔那邊有沒有機會,不過這老狗摸不透心思,和他打交道很累。
就是這吳家大哥看上去實力好像不太行的樣子。
算了,過幾天再去騷然他一下。
想上廁所放放水才發(fā)現(xiàn)大門還沒關(guān),門口倆邊新帖的對聯(lián)反射著燈光亮了一下。
“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之家慶有余。”